留学群

目录

2013中考语文复习:桃花源记(陶渊明)学习导航(七上)

字典 |

2012-12-11 17:11

|

推荐访问

中考语文

【 liuxuequn.com - 中考语文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上排百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都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主要内容】本文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进入桃花源并在桃花源的经过,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桃花源的情形串连在一起,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主题思想】作者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们和平生活,自食其力,自给自足、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怎样的社会)。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们和平生活,自食其力,自给自足、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向往(寄托的感情)。作者写这篇文章为了寄托了自已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同时也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写作目的)。作者的这一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客观评价)。

  【写作技巧】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景色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第一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及看到的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尚。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渔人访问桃花源,在桃花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五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典型例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是

  【为】捕鱼为业  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念无与为乐者 全石以为底  或异二者之为   以君为长者  酿泉为酒  俱为一体  及为忠善者  何不为也

  【鲜】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无鲜肥滋味之享

  【穷】蝉则千转不穷  穷冬烈风  而乐亦无穷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欲穷其林

  【尽】一食或尽粟一石 进尽忠言   林尽水源

  【属】桑竹之属 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忠之属也

  【具】百废具兴  为具言所闻  具答之

  【绝】来此绝境 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往来而不绝者

  【间】遂与外人间隔  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力不足  足肤皲裂而不知  甲兵已足  以中有足乐者

  【志】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忠志之士  志虑忠纯  苦其心志

  【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能体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理想中的大同的句子是:

  (4)最能反映作者社会理想的句子是:

  3、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① 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答:

  ②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

  ③第四段中“渔人甚或异之”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答:

  4、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从哪两方面来表现世个桃源的?答:

  ②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5、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① 文段第三段主要写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         ;二是: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答:

  ③渔人临走时,桃源人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用意是什么?

  答:

  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答:

  ⑤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

  ⑥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答:

  ⑦“此中人语去,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人怎样的心理?

  答:

  8、阅读第四段,回答问题:

  ①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②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③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出自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美好的境界的一个成语是__。

  ④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

  7、阅读全文,回答问题:①(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2)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

  ②《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答:

  ③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

  ④“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答:

  ⑤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答:

  ⑥ 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答:

  ⑦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答:

  ⑧陶渊明在封建文人中属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哪方面行为最能表现他这一性格特征?

  答:

  ⑨联系本文,如何理解《五柳先生传》中“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志”,《饮酒》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真意”,《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答:

  ⑩“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

  答:

  11、本文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却把它放在“晋太元中”这样一个确切的年代里,你认为有何作用?

  答:

  12.第一自然节作者先描绘了桃林的美景,再引入对桃花源的描述,为什么?

  答:

  13.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寄托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

  答:

  14.为什么桃花源的人听了渔人的话后皆叹惋?

  答:

  15.渔人由洞口进入桃花源,而出去后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16.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答:

  17.文中最能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

  18.请根据文章理解分别以“归隐田园”“安贫乐道”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九言的对偶句:

  19.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答:

  20.文中,桃源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外人道也”?

  答:

  21.文中共设置了几个悬念?请列举出其中任何两个,并说一说这些悬念在文中的作用。

  22.文章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其目的是什么?

  答:

  2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答:

  答案2、(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① 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源桃花林小溪尽头。

  ②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③以前未见过桃花源;桃花林面积之广;桃花林没有其他树种;景色优美。

  4、①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桃源的生活环境 和社会风尚两方面来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

  ②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安定快乐。

  5、① 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二是:村人自叙来此避难的经过。

  ②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③桃源的人不想让外人进来干扰和破坏他们目前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不想把外面的人世纷争带进桃源。

  ④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⑤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⑥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

  ⑦不愿与外界交往,怕外人来打扰他们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

  8、① 包括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增添了神秘色彩。二是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现实是不存在的。       ③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④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7、①(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 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

  ②(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

  ③ 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④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同时也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⑤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⑥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⑦说他与世隔绝,孤陋寡闻,不问世事

  ⑧厌恶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逃禄为耕。

  ⑨陶渊明在这几篇作品中都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即远离黑暗现实,摆脱官场的束缚,向往一种恬淡自然、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

  ⑩(提示:先写心中圣景,后叙实现途径。)

  11、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达到令人想往的目的。

  12.这个描写充满了神秘色彩,令人好奇,为下文描写桃花源作铺垫。

  13.陶渊明笔下的社会的确是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都各尽其能地劳动,老老少少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融洽而友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14.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他们一直过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15.说明桃花源不是现实存在的,是虚构的社会。

  16.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7.(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 渊明采菊躬耕归隐田园;五柳赋诗饮酒安贫乐道

  10.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

  11. 担心外界的战乱危及桃园,破坏这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的生活。

  12.(答出两个悬念即可)

  13.使桃花源增添神秘感,让人觉得桃花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14、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想了解更多中考语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安徽中考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734549.html
延伸阅读
中考语文只掌握了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考生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的要领,明白答题的规范。那在做语文题的过程中不同题型的答题要领是什么,考生又该怎么做呢?下面就跟随留学群小编一起来看
2020-07-17
中考语文作为考试的第一门科目,肯定是很重要的。如果开头语文就发挥不正常,势必也会影响接下来考试的情绪。那如何做好语文考试的答题规划,让后面的考试更顺利呢?下面就跟随留学群小编一
2020-07-11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汇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汇
2020-07-09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全面的试卷分析方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全面的试卷分析方法
2020-07-09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重点题型科学答题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重点题型科学答题
2020-07-09
中考栏目小编整理了“2019年中考语文:《桃花源记》考点”,希望对您有帮助,祝考生们考试取得好成绩。若想了解更多资讯的话,可以看看本网的更新哦!2019年中考语文:《桃花源记》考点
2018-11-26
中考语文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学习技巧:合理复习计划”,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学习技巧:合理复习
2020-07-08
同学们都准备好考试了吗?本文“2019中考语文复习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2019中考语文复习技巧一、题海拾贝法在浩如烟
2018-10-31
中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2018年中考语文怎么复习,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年中考语文怎么复习暑假余额见底,开学季就要来临,对于许多初二的学生而言
2018-08-31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技巧》由本网站小编整理而出!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站更新!祝同学们中考!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技巧一套语文卷子,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块,基
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