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引进魏书生教育思想, 构建学生的自我教育体系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怎样才能达到“一辈子”的要求呢?这里说的就是一个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在学校里,在教师面前,学生呈现出许多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但要形成习惯,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某些方面甚至需要付出终生的努力。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的核心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不断的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不断鼓励和强化,对学生求善的倾向不断的定型化,内化为学生特有的道德品质。学生的自我教育习惯需要教师的设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教育实践就是构建了一整套学生德育的自我教育体系,在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方面我们围绕创建魏书生班级达标活动重点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建立自己的座右铭时时进行自我教育。学生在文具盒、课本上,在自己卧室墙壁上、书桌上张贴、悬挂、书写左右铭、名人名言等,随时提醒自己应当如何做人,这是自我激励的极好方法。走进教室,你会看到每个教室的后墙上都有班级固定的座右铭;黑板的一角每天会更换出新的激励语;打开文具盒或课本扉页,会有属于每个学生自己座右铭。(2)写日记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不断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避免重复犯过的错误,经常还会得到新的体会和认识。这种自我教育方式被魏书生称做道德长跑。从二年级开始,我校就坚持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一天都用专门时间把每一个生字用描红写字本认真书写,以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承担专项事务,是增强责任心和爱心的重要自我教育方式。教师要对学校、班级的事务进行明确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每天必干的事情,天长日久,关心集体和他人的良好品质自然会形成。教师进行班级特色建设,要做到在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保留自己原有的管理经验,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德育工作计划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