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中国近代史

留学群专题频道中国近代史栏目,提供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后的想法写下来。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重说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范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范文【篇1】

  我们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和平,西洋人到中国来,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中国那时不感觉有联络外邦的必须,那时通商制度的特别,因为事实的不方便,清廷法令的禁止,随随便便就成立了所谓一口通商制度,中国对于法权并不看重,也就是说自动放弃,欧洲人那时把乾隆皇帝作为一个模范开明君主看,在他八十岁大寿那天,英国趁机派使来祝寿,那就能得到一个交涉和促进中,英友谊的机会,并且利用乾隆的虚荣心,竭力怂恿英国派使。

  鸦片全国上下都认为是国计民生的大患,黄爵滋这就想办法上了一封奏折,他的办法是:严禁吸食,没有人吸,就没有人卖,所以吸者致以死罪,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我国军民的执迷不悟与英国人因为鸦片而开火了,一军败了,再调一军,我们不能再抵抗!只能被迫接受签订《南京条约》。

  我们之前的狂妄自大,麻木不仁,使我们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我们只会让国家日渐衰弱,而不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时人奋斗,但事实确实名誉比国事重要,不图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不足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名族更如此!

  鸦片战役虽然失败了,他们不承认是失败了,但是受了第二次战败的教训,然后有人认识时代的不同而思考改革。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乱之后的大治,于是人口增加,那时的人不知道利用科学节制生育;另一方面又不知道利用科学增加生产,真是可悲。后来慢慢地统治阶级欲望提高,奢侈标准随之提高,因此官吏的贪污大大地长进,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遇的难关是双层的。

  洪秀全信仰上帝,创立上神会,他的上神会吸收了许多三合会的分子,他们的运动以推到清政府为第一目的,在定都南京以前,定都南京以后,他才开始他的建国工作。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他想打到清政府,恢复汉族自由,这当然是我们应该佩服的。

  曾国藩的教育是从艰苦中奋斗出来的,在他的事业起初的时候,他的声望并不高,他也没有政治优势力做他的后盾。曾国藩不但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为军队的精神基础,而且利用宗教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所以在中国,头等领袖必须兼双层资格,曾国藩虽注重为人,并不疏忽做事,以后他成了大事。

  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读过《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近代史虽然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却给我们带来了经验和教训,唯有增强国家实力,保证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保证本国的稳定,维护好与外国的关系,在国际中占有一席之地。

重说中国近代史读后感范文【篇2】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本人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本人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通用模板合集8篇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为了充分领悟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就是将读书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值得推荐的优秀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由留学群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通用模板”,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通用模板 篇1

  中国近代史讲述的不仅是一部简简单单的历史,它在一些看似没有情感术语里面所陈述的一些历史事实,更多呈现的是中国人性里面的懦弱与卑贱。同时,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清楚一些任务面目。

  翁同和: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向光绪帝引荐康有为,维新变法时期支持光绪帝进行改革,后被慈禧罢黜归家。其主要著作有《翁同和日记》。是一部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研究清末历史的著作。翁氏家族的藏书在学界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概就在前几年被上海图书馆(貌似)购得。

  这些历史人物,深深的记在了我的心里,他们的好,我都记住了。

  我要像李鸿章那样,为中国的未来做奉献,书上说: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他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xx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通用模板 篇2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500字范文:

  老师推荐的那么多本书,我最喜欢蒋廷黻老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正文内容其实很短。短小却精悍,把很多初中、高中略去不讲的东西,娓娓道来。结合老师的授课内容,再反复看这本书,觉得自己看待历史的角度,比以前开阔了许多,文化底蕴也似乎厚了那么些许。

  网络上,总流传着很多有道理的话,其中有一句我觉得挺在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看了一本书,听了别人一番话,就觉得自己的价值观都变了,那他大抵是个井底之蛙。在历史这方面,我承认我只是个坐井观天的人。因此,这本书和这门课带给我的影响,在认知历史方面是彻底的。风靡学生群体的《明朝那些事》,我都只看了两本,就觉得它无聊看不下去了。所以,这本《中国近代史》含着老师的部分内容对应讲解,真真是的非常对我的口味。非常感谢老师,那么用心地准备课堂,那么耐心地讲授内容,那么极力地推荐了一本《中国近代史》。

  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历史是客观的。看书及听讲,相关初中有讲到的内容,会不自觉想起初中老师如何讲授(高中读理科,上的历史课都是渣滓而已)。初中的历史老师,也是可以把历史通过一些短短的纲领,讲成吸引人的故事的人。当讲到近代史中国人备受屈辱这段,初中老师含着极为强烈的个人色彩,连带着我也觉得那时候的外国人怎么那么可恶。可在这书中,多次讲到一些外国人友好的举动,像使团来访,要求建立大使馆;传教士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都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是中国人自傲,愚昧,生生错过很多能让自己改变的机会。

  就像蒋廷黻先生说的:“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一开始不由觉得都是中国人活该,再回味时,那些偏颇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念头都没有了。...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心得感悟通用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怎样将自己的独到见解写进读后感呢?下面是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心得感悟(篇1)

  没有教科书的教条、没有过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没有大陆版过多的删节,这版中国近代史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作为中国近代史,作者并没有单独去叙述近代中国的衰败与名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而是从对近代有较大影响的清朝一直写到二十世纪末期,这早已超出了通常人们所认为的近代史范围,但正是“超出”的这部分才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上,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充塞着各大书店,但这其中要么是像教科书一样的避重就轻,要么就是标准的主旋律,让人看了感受不到历史的气息。对于这本书的大陆版则更让人倒胃口,港版一千多页的书到了大陆就少了四百页,其中缺少的内容则不言自明。当然,除了一些被河蟹的内容之外,能够成系统的写清中国近代史也不是件易事,毕竟中国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太复杂的东西。

  第一历史已经随着时间而消逝,书本上的第二历史将随着文化的传承而代代相传,但是历史的真相是不容掩盖也不容篡改的,所有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一定会尊重历史,不会将历史用于自己的统治,那种《1984》下的社会必将受到人民的审判和历史的惩罚。

  一提到中国近代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就感觉到了两个字:可恶。当然,这是说外国人的。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外国人,你们怎么能如此不要face呢?可是,当我看了《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原先的一些片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改变。

  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了警钟,它不仅告诉了我不少关于晚清的知识,更告诉了我:思考问题,不要太片面。

  我读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的读后感,让我了解了很多,其中,认识了很多重要人物。

  翁同和: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向光绪帝引荐康有为,维新变法时期支持光绪帝进行改革,后被慈禧罢黜归家。其主要著作有《翁同和日记》。是一部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研究清末历史的著作。翁氏家族的藏书在学界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概就在前几年被上海图书馆(貌似)购得。

  这些历史人物,深深的记在了我的心里,他们的好,我都记住了。

  我要像李鸿章那样,为中国的未来做奉献,书上说: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他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20xx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这本书对我的收益非凡,从中了解了很多近代时期的历史故事。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心得感悟(篇2)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

中国近代史读后心得感悟大全7篇

 

  读书真的是一件很辛苦又很快乐的事情。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中国近代史读后心得感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中国近代史读后心得感悟 篇1

  这段历史中学的课本有学过,不想学,不忍翻。这种心情就是不愿意面对痛苦的不成熟表现。

  自鸦片战争开始开启了中国的近代。作者开始介绍了清朝末年中西方时局,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的交涉。看完这个以后,减少了自中学起建立的对英国的恨。那时以为英国就是无缘无故要欺负中国,这里明白了其实人家只是想和我们做生意,而清政府以及官员当时所表现出的傲慢和无知惹怒了英国,才导致战争爆发。现在再来看,当时如果配合英国通商,也许会快进入中国现代化,对于中国不是个坏事,也许历史会改写,也许后面也不会遭受被日本这种小国欺负到差点灭国。

  我们个人如果在意识到自己落后还继续自负也会被社会教育。我们的国家也一样。在被打了以后,仍然幼稚地妄想不承认那个外面的世界,骄傲地认为中国乃天朝上国,实属掩耳盗铃。鸦片战争以后,不认真总结真正的原因,把原因归结为林则徐不是主帅。这就好比我们普通人遇到一些失败时也不愿意去承认时是自己努力不到位和努力方向不对,而去归结于天气不好,被干扰之类的偶然原因。不能痛定思痛对于国家和个人是一种很致命的性格缺点。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方便统治,历朝历代都是实行封闭的愚民统治。这样是很方便,但是在名族遭遇外来危机时,这样的民众就难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去抵抗危机,甚至会阻碍发展,抵抗外来通商的洋人,连建铁路,办洋学这样的事情都要去抵抗。

  鸦片战争以前咱们暂且不论,鸦片战争以后的xx,中国仍然无所改变。此后一直到清朝灭亡,这期间中国发展缓慢,和统治者是有点关系的吧,道光自己并不出色,传皇位给咸丰,却没有传给有能力又开明的恭亲王,如果不是传给咸丰,也不至于有后面慈禧这婆娘误国几十年。在国家重要时刻还作出这么错误的选择,简直是国家不幸,就如我们平常人无漏偏逢连连雨呀!中国当时落后的体制和教育大概没法培养出明智的君主吧!

  好在我们国家总有一些出色的人能比一般人更有眼光,曾国藩,李鸿章,恭亲王,孙中山等等,他们一步一步为着国家的发展,奋力地努力着,拖着大家前进,才有我们的今天。

中国近代史读后心得感悟 篇2

  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欢迎参考留学群读后感范文。

  中国近代史,这不仅是中国的单独国家的历史,更是全世界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录,只是与西方人而言,他们现在最多只是围观者,而与我们,这是一部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还好,那些时光过去了,幸好,它只是中国光荣历史里面的冰山一角,下面,让我来慢慢的阐述这部书给我们所带来的历史。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心得体会通用(7篇)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心都一定会有所触动。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就是将读书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一篇的读后感呢?经过编辑精心整理,推出读《中国近代史》有感心得体会,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心得体会 篇1

  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资料肤浅。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很多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所以他衷心地期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样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大家都明白,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本事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向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并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礼貌形态上相较落后。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应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明白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十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一样而思考改革。

  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理解西方礼貌。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理解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礼貌,那么中国不仅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并且必须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礼貌的辉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而历史的经验我们是能够汲取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所以,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之道,也必将永远处于进行时。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心得体会 篇2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了,我看的是徐先生的删减版的,虽然内容不是那么充足,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辅导:中国近代史

 

  本网高考栏目带来了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辅导:中国近代史,供考生们备考用,更多高考复习资讯本网站会不断更新,敬请随时关注。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辅导:中国近代史

  1、涉及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2、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和中心:《游学译编》、《浙江潮》《民报》(日本东京)《苏报》(上海)

  3、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都有的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4、有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5、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7、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李大钊。

  8、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9、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10、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1912年3月孙中山宣布解职。

  推荐阅读: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辅导:中国近现代史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辅导:中国封建社会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辅导:中国奴隶社会

...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重点时间事件总结

 

  留学群为您整理“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重点时间事件总结”,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重点时间事件总结

  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4.近现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1840—1842鸦片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元(单位不是两)

  6.近代史上,使北京沦陷的事件: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

  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

  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注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2.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

  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略需求。

  ②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4.《马关条约》中增辟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5.《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体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6.1787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洋务运动的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不是鸦片战争后)。

  19.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

  2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但是不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

  21.戊戌变法(注意字)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留学群为您整理“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www.liuxuequn.com)。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一战中交战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中国是参加协约国一方的作战。1918年,一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转折:1919年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4)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原因: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5)意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爱国学生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③干部和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2)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1924年5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培养军事干部,并亲自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2、北伐战争:1926年,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北伐战争开始,由蒋介石任总司令。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要战场,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推荐阅读: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辛亥革命

  

中考《中国近代史》考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留学群为您整理“中考《中国近代史》考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www.liuxuequn.com)。

  中考《中国近代史》考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一、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掀起的)

  1、总理衙门的设置: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訢等充任办事大臣。它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2、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4、代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5、主要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6、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A、前期的口号是“自强”,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第一所:1861年,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

  B、后期的口号是“求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第一所:1872年,李鸿章创建上海轮船招商局),以辅助军事工业;

  C、兴办新式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学堂:京师同文馆)(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D、设立翻译馆; E、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F、创建近代海军(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代中期)。 1885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7、失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8、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作用):

  ①局限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说明依靠封建官僚地主搞近代工业,既不能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也不能拯救中华民族的灾难。)

  ②进步性:A、它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介绍“西学”,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4、上海的 《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居于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5、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保国会。

  6、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变法开始,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变法措施被废除,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前后仅有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即戊戌变法)

  7、影响:A、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影响)。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民”即资产阶级)。

  8、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