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中级审计专业考点

留学群专题频道中级审计专业考点栏目,提供与中级审计专业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宏观经济学基础预习十大重点

  为了让广大考生多增加预习知识点,留学群审计师考试栏目分享“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宏观经济学基础预习十大重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祝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哦!

  宏观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概述

  考情:分值3分左右

  【考点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滞胀:经济增长停滞(产出不变)、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上升)。

  2.研究对象(不包括具体家庭和厂商行为):

  (1)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2)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考点二】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概念: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政府进行干预

  2.市场失灵的情形: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

  【考点三】公共物品

  1.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公共物品的例子:国防、广播电视、灯塔、警察、道路等。

  【考点四】外部性

  情形:

  分类影响例子

  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经济1.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企业培训雇员

  消费的外部经济家庭对环境绿化

  外部不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1.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2.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企业排放污水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吸烟

  2.干预方式:征税和补贴;企业合并;明确产权;政府直接管制。

  【考点五】不完全竞争

  1.表现:市场垄断(完全垄断、寡头竞争、垄断竞争)

  2.干预方式:

  (1)政府管制:经济管制(对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产量、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特殊行业的服务标准的控制等);社会管制(保护环境以及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2)反托拉斯法

  【考点六】不完全信息

  1.主要表现:逆向选择(差的商品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和道德风险(损人利己)

  【考点七】总需求和总供给

  1.总供给决定因素:(1)劳动力(2)生产性资本存量(3)技术

  2.总需求决定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

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预习重点:再贴现率

  为了让广大考生多增加预习知识点,留学群审计师考试栏目分享“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预习重点:再贴现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祝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哦!

  再贴现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1、再贴现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1)再贴现率的调整

  主要着眼于短期,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低或调高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刺激或抑制资金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着眼于长期,对要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可起抑制或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流向。

    2、操作方式

  (1)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导致商业银行借款数量增加,这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派生存款的数量,由此使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加,投资扩大。

  (2)在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则会导致完全相反的效果。

    3、调整再贴现率的政策效果

  (1)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

  再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常起导向作用。

  (2)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4、调整再贴现率的缺陷

  (1)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说,由于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只能产生间接的效果,其最终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反应,因而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工具;

  (2)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

  (3)就伸缩性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常引起利率的变动,若随时调整,会令公众及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在正常情况下不宜随时变动,使其伸缩性受到影响

  (4)调整再贴现率不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意向,对商业银行缺乏强制性影响。

...

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宏观经济学必背考点

  为了让广大考生多增加预习知识点,留学群审计师考试栏目分享“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宏观经济学预习重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祝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哦!

  再贴现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1、再贴现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1)再贴现率的调整

  主要着眼于短期,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低或调高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刺激或抑制资金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着眼于长期,对要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可起抑制或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流向。

    2、操作方式

  (1)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导致商业银行借款数量增加,这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派生存款的数量,由此使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加,投资扩大。

  (2)在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则会导致完全相反的效果。

    3、调整再贴现率的政策效果

  (1)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

  再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常起导向作用。

  (2)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4、调整再贴现率的缺陷

  (1)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说,由于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只能产生间接的效果,其最终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反应,因而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工具;

  (2)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无法影响利率的结构;

  (3)就伸缩性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常引起利率的变动,若随时调整,会令公众及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在正常情况下不宜随时变动,使其伸缩性受到影响

  (4)调整再贴现率不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意向,对商业银行缺乏强制性影响。

...

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宏观经济学预习重点

  为了让广大考生多增加预习知识点,留学群审计师考试栏目分享“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宏观经济学预习重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祝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哦!

  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等。

  可供选择的货币工具有:利率政策、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一)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

  1、操作方式

  (1)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债券价格下跌,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从而促使投资减少,最终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2)当经济处于增长速度过慢、投资锐减的不景气状态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使债券价格上涨,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长,达到刺激总需求扩大的目的。

  2、优点: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按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中央银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2)中央银行能以这项政策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情况;

  (3)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式和步骤也可以自主安排;

  (4)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逐日进行,如有需要,可以迅速进行反方向操作。

  3、缺点:对商业银行强制影响力和对公众预期影响力较弱。

  4、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

  (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法定准备金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供应量减少,银根紧缩,市场利率提高;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供应量增加,银根放松,市场利率降低。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不仅可以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而且,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能间接地影响利率水平,但是它不能影响利率结构。容易引起经济的波动,不宜随时调整,因而quefa伸缩弹性。

...

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宏观经济学预习知识点

 

  为了让广大考生多增加预习知识点,留学群审计师考试栏目分享“中级审计师考试2017年宏观经济学预习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祝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哦!

  从广义上讲,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关于货币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一切措施。

  从狭义上讲,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和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冲突

  1、正相关: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经济下滑则失业增加。

  2、相互矛盾:

  (1)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的矛盾。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将其表示为一条曲线就是“菲利普斯曲线”。

  即:如果工资上涨率较低,则失业率较高;反之,如果工资上涨率较高,则失业率较低。

  工资的上升意味着物价水平的上升,用通货膨胀代替工资上涨率。

  通货膨胀较低,则失业率较高;通货膨胀较高,则失业率较低。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①经济增长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要,又可能提出对一部分本来用于出口的商品的需求,使出口的增长慢于进口的增长,可能导致贸易逆差。

  ②就资本项目来说,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外资。外资流入虽然可能使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出现顺差,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能使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