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留学群专题频道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栏目,提供与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数学四所有实用性科学的基础,并且在社会上的适用面非常广,因此数学在各项考试中分数占比都非常高。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新知探究

  2.1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

  二、知识点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步骤:

  师: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左图圆的半径=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1m;右图圆的面积=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1m

  师: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个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一个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后反思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一便于直接教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后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后反思(一)

  外出学习之后,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周我校开展了全面的公开课试讲活动。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准备的这节课。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需要渗透的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上的题目都是我自己多方面精选出来的,难度偏低,主要还是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考虑。因式分解作为这节课的基础一开始就被我强调,并让学生去独立解决了一些整式的因式分解问题。然后引入了一个熟悉的数学应用问题,通过问题找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针对这个方程让学生独自去解决、对比,寻找最简便的方法解方程,引出一种新的解方程的方式——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给学生时间去讨论、总结下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步骤。接下来是针对性练习,分组进行,各个小组自己组织解决学案上的部分题目,熟悉下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步骤、流程。让学生自己去讲解、分析他们的练习。然后处理学案上的强化训练部分的题目。整个流程结束后再次提问下解方程的步骤,然后下课。

  可是通过这节课的效果来看,离我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有点让人失望。虽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备课有失针对性、对课堂的把握不够灵活导致了这样子。我讲得多,学生互动的少;知识点的讲解分析没有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总结消化;本人的提问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等等。反思自己的同时,我听取了校内多位教师的课程,明显感觉到了他们进行课程时的那种灵活多变,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掌握中,小组活动基本上都能灵活运用,师生互动很是得当。对比自己的这节课我是深感惭愧。

  感受颇多,不再一一列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仔细的备课、深入应用小组互动教学,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气象,为我的学生找到更合适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吸收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后反思(二)

  上周二上午我上了一堂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数学九年级上册的用列举法求概率,整个教学设计的比较完整。因为这部分的内容相对简单,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所以在教学工程中我引导配合学生,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观察,总结,力求达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效果。虽然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教材,在师傅的帮助下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但是我的发挥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同时,听了x老师的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使我在教学中多了些体会与思考。

  一、缺乏自信

  每次做课时我都会有点紧张,这次也不例外,因为我老是感觉听课的都是老教师,都有很丰富的经验,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我来说都是学习的榜样,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所以就会很不自信。这次刘老师也来听课,因此倍感紧张。一开始在准备的时候我们都很重视,也很努力,从老师到学生,从师傅到徒弟都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力争展示一节让大家满意的课。可是由于我的不自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刚开始我有点紧张,使学生们也开始紧张了,不敢大胆,大声的回答问题,大约过了x分钟左右,我慢慢调整过来了,这才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感觉后面课堂气氛还可以,课堂效果也不错,所以我想我还是锻炼的太少了,缺乏自...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教案。如何做一个好的教案,提起学生的兴趣呢。下面是留学群为大家精选的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式ax2+bx+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识别.

  活动1 复习旧知

  1.什么是方程?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

  2.下列哪些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并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

  (1)2x-1 (2)mx+n=0 (3)1x+1=0 (4)x2=1

  3.下列哪个实数是方程2x-1=3的解?并给出方程的解的概念.

  A.0    B.1    C.2    D.3

  活动2 探究新知

  根据题意列方程.

  1.教材第2页 问题1.

  提出问题:

  (1)正方形的大小由什么量决定?本题应该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2)本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能利用这个数量关系列方程吗?怎么列方程?

  (3)这个方程能整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吗?请说出整理之后的方程.

  2.教材第2页 问题2.

  提出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量?由这些量可以得到什么?

  (2)比赛队伍的数量与比赛的场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5个队参赛,每个队比赛几场?一共有20场比赛吗?如果不是20场比赛,那么究竟比赛多少场?

  (3)如果有x个队参赛,一共比赛多少场呢?

  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0,求这两个数.

  提出问题:

  本题需要设两个未知数吗?如果可以设一个未知数,那么方程应该怎么列?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2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活动3 归纳概念

  提出问题:

  (1)上述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给这一类方程取一个什么名字?

  (3)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_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这样的________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提出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有什么特点?等号的左、右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要限制a≠0,b,c可以为0吗?

  (3)2x2-x+1=0的一次项系数是1吗?为什么?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