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事业单位基础知识栏目,提供与事业单位基础知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本网整理了201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非洲资源状况,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知识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
201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非洲资源状况
在每年的事业单位考试的常识模块中,结合时政热点,但不直接考察时政知识,而是考察跟时政相关的科技、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种做法成为了很多地区的事业单位命题人的不宣之秘。比如,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事业单位考试同年的题目中就出现了考察甲骨文造字方式、甲骨文发现地点等相关的文化常识。因此,我们对最近的重大时政,除了要掌握它本身的知识,还必须掌握它背后的知识,这样才能提高针对性,做到有备无患。
2018年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非密切合作成为当下时政最大的热点之一,此次峰会通过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两个重要成果文件,《北京宣言》宣示中非双方在战略性、全球性问题上的重要共识,《北京行动计划》则重点对未来三年中非合作进行具体规划。二者构成未来一段时期发展中非关系的纲领和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中非的合作共赢之路,习近平做出4个“坚持”的承诺: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非合作的重大的内容之一,就是在能源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那么问题来了,非洲的资源状况如何呢?笔者试作总结如下:
首先,非洲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最值得考生注意,非洲拥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全长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的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位居世界第二位。非洲湖泊集中分布于东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内陆盆地,主要湖泊有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乍得湖等。其中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
其次非洲还具有丰富的其他资源。非洲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以非洲象、大猩猩、斑马、河马、长颈鹿等最著名。矿产素以品种多、储量大闻名于世。非洲大陆蕴藏的铬、钻、钦、担、锗、锉、金刚石占世界总储量的大部分,磷灰石和黄金的储量占世界的1/2,白金占1/5,此外还有大量的铀、铝土、铜等矿物资源。非洲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之一,有许多名贵树木,如乌木、黑植木、花梨木等。非洲是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之一,它所生产的咖啡、可可、棕油、椰子等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目前非洲国家尚有大量可耕地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如果加以开发将会产生巨大效益。同时,非洲多个国家拥有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是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供应者。
推荐阅读:
本网准备了201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依据,供备考生们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更新。
201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依据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有“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水平提高。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例如,从经济总量上来看,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大约是82.7万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是12万亿美元,位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货物进口、服务贸易、对外投资、利用外资等方面,都是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很多领域都是世界先进水平,例如: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所以,从这些方面来对比得出,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的巨大的提升,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第二,人民需求转变。人民需求已经由过去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现在的“美好生化需要”。具体表现为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40年,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国家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的将来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已经由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现在的超过800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的教育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不提高。所以,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水平、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优美的环境。从这些方面也表明人民的需求发生巨大的转变,对美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强烈。
第三,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各区域各方面的发展的不平衡。例如,从城乡区域发展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前,经济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部很多地区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有些方面已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从城乡发展来看,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的商品经济占据主导,产品附加较高,人们收入水平也远高于农村居民,而以农业为主导的广大农民的收入仍然较低。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着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任务仍然很重。
综上所述,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修改是从实践和理论的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
推荐阅读:
本网整理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医学常识,更多公共基础知识本栏目将不断更新,请随时登陆本网查看。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医学常识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有些地市的试卷中常识的考题能够占到相当的比重,而在常识部分的知识点里面,我国古代的医学知识是事业单位考试出题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因此哲理通过梳理这些知识点帮助学员识记相应考点并在考试中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做出答案。
1. 我国古代医学常识
2.真题演练
(1)(2017年 )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答案】B。解析:《齐民要术》是魏晋时期贾思勰编著的一部综合性的农学著作,故B选项不属于医学著作。A选项《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属于医学著作;C选项《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属于医学著作;D选项《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也属于医学著作。故本题选择B选项。
(2)下列名医与著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华佗——《伤寒杂病论》 B.葛洪——《抱朴子》
C.孙思邈——《千金方》 D.李时珍——《本草纲目》
【答案】BCD。解析:A选项《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著作,而华佗的主要成就在于发明了麻沸散以及“五禽戏”,但华佗并未有太出名的著作,故A选项作者与著作对应关系错误,本题选择BCD选项。
(3)关于以下医学常识说法正确是( )
A.华佗西汉末年人,首创“麻沸散”,称为“外科鼻祖”。
B.张仲景东汉末年人,称为“神医”,《伤寒杂病论》
C.孙思邈唐代人,著有《千金方》,被称为“药王”。
D.古代四大医学巨典《伤寒杂病论》、《千金方》、《黄帝内经》、《难经》
【答案】C。解析:A选项,华佗为东汉人,故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被誉为“神医”的是东汉的华佗,张仲景被誉为“医圣”,故B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古代四大医书巨典为《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与《难经》,而没有《千金方》。故本题选择C选项。
推荐阅读:
本栏目小编今天带来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辩证法两个特征,更多基础知识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关注。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辩证法两个特征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二)联系的特征
1.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现象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客观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4.条件性是指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的运动。
运动和变化可以是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而发展一定是上升的。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区别
新事物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
新旧事物区分的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例题:1.以下各项中体现联系含义的有( )
A. 否极泰来 B.对症下药 C.唇亡齿寒 D.画饼充饥
答案:C。
推荐阅读:
本网整理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进程,更多事业单位考试知识本网站将不断更新。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从出生那刻起就时刻奉行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指导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为无产阶级提供思想武器的,是为全人类的解放提供了行动指南。1921年中共一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针对“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回答。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具体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含义: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
推荐阅读:
本网整理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代水利工程 ,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掌握。更多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历代水利工程
1、战国时期
(1)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郑国渠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3)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秦渠
秦渠,位于宁夏平原黄河以东,相传因始凿于秦而得名。渠口在青铜峡北,引黄河水向东北流经吴忠市到灵武市。秦渠又名北地东渠,据说这个名称也与它位于北地郡的黄河以东有关。历史上北地郡的建制,虽然一直延续到唐,但其辖地达到宁夏平原的,只有秦、汉时期的北地郡。秦渠凿于秦朝,还是可能的。除河东秦渠外,据说秦还在河西穿凿渠道,后人称为北地西渠。
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江南运河
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北起江苏镇江、扬州,绕太湖东岸达江苏苏州,南至浙江杭州。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的运河。后经历代开凿、疏浚,江南运河初具规模。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2、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1)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六辅渠
古代 关中 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 汉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 儿宽 在 郑国渠 上游南岸开凿六...
一起来看看本网为你整理的2018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货币政策,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网站公务员栏目的更新。
2018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易错点:货币政策的执行主体为中央银行,如我国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美国中央银行为美联储。对比: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为政府。
主要途径: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必须保持准备金的比例。
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必须存入中央银行的钱。
因为商行的钱得留一部分钱应对提取存款的需要,同时也要有坏账准备。
假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升,则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钱则变多,商业银行用于放贷的钱则变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则变少,达到抑制市场需求的目的。
2、再贴现率: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通俗点说就是中央银行扣除商业银行的钱。
因为汇票还不到预定的时间取出来现金,非得提前变现的话就会被扣除一些钱。
假如再贴现率提升,则中央银行扣除商业银行的钱则变多,商业银行用于放贷的钱则变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则变少,达到抑制市场需求的目的。
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劵)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一般有两种情况:
(1)央行买进有价证劵:央行市场中将证劵买回来,货币流通于市场,刺激市场的需求。
相当于央行吐出来货币到市场上。
(2)央行卖出有价证劵:央行将证劵卖给市场上,货币则回笼到央行的手中,从而市场上货币供应减少,达到抑制市场需求的目的。
相当于央行吃进去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量。
4、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其中存款利率通俗理解为民众存入银行的钱,假如存款利率上升,民众更喜欢把钱存入银行中,则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减少,达到抑制市场需求的目的。
而贷款利率通俗理解为企业家去银行进行贷款,假如贷款利率上升,企业家则不愿意去银行贷款,则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减少,达到抑制市场需求的目的。
三、货币政策的运用总结
如下图:
记忆技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存贷款利率的变化一致,所以只需判断我们最有把握的一种即...
事业单位基础知识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