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二级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栏目,提供与二级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有想报考2017上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朋友吗?快来看看相关的2017年考试知识点吧!留学群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你分享“2017年二级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表象”,希望此文对你有所帮助。
表象概述
一、表象的定义:
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实际上表象就是在记忆里分类中所讲的形象记忆。表象所回忆出来的内容一定是事物的形象,而不是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者语言的描述。
二、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
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象的素材。
表象的概括性使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
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表象的可操作性、概括性。
表象的形象可以在我们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叫做表象的可操作性。
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你推荐:
...
2016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即将到来,各位考生朋友们有没有准备好呢?留学群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6二级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识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一)角色期待
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
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二)角色领悟
角色领悟,也就是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
(三)角色实践
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表演性人格障碍
行为界定:
1、有强烈的想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的愿望
2、经常有不适当的煽动和性诱惑
3、感情表达肤浅且变化迅速
4、利用多此一举吸引他人注意
5、语言令人印象深刻而缺乏细节
6、戏剧化,表演性,并以夸张的形式表达感情
7、高度易受暗示性
8、对于关系的亲密程度评价过高
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心理咨询师考试面对不会题的技巧11-03
2016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即将到来,各位考生朋友们有没有准备好呢?留学群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6下半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 ,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社会化的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2)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3)大众传播媒介: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
(4)参照群体: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空间。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二级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