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伙伴教案栏目,提供与伙伴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小编为您整理了这篇“美术伙伴教案”相关的资料,欢迎您参考并仔细阅读。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教案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主题:我们的城市
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的组成部分和城市特色。
2. 帮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其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城市的认识和看法。
活动准备:
1. 准备介绍城市的相关图片和书籍,让学生了解城市的组成部分和特色。
2. 准备一些城市的历史和现状相关的视频和资料。
3. 准备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Step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城市图片来引导学生讨论城市的特点,如:高楼大厦、交通工具、公园广场、商业区等,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的组成部分和特色。
Step2: 制作城市发展历程线
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了解的城市历史和发展写在纸上,然后将这些信息整理到一起,制作成城市发展历程线,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Step3: 观看城市相关视频和资料
老师可以通过观看城市相关视频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城市的现状和未来的规划,让学生了解城市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Step4: 绘制城市景观
通过上述步骤的了解,学生可以开始绘制自己眼中的城市景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画笔和颜料,让学生创造出自己眼中的城市景观,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人们的生活等等。
Step5: 展示作品
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学生来分享对城市的认识和看法。
Step6: 总结
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验,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城市的未来。
结语
通过这个主题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城市的各种组成部分和特色,还可以了解城市的历史和现状,并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表达对城市的认识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让学生成为城市变革的创造者之一。
主题:色彩的表达
教学目标:
1. 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2. 学会使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氛围。
3. 掌握颜料的混合方法和颜色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先给学生看几张色彩丰富、能带来不同情感的画作,让学生看出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
二、讲解
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相、明度、饱和度
老师对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概念分别进行解释,并演示不同颜色值的变化。
2. 色彩的表达
让学生通过将颜色分类、搭配等方式,尝试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快乐、悲伤、平静、热情等。让学生通过打乱画家的颜色顺序,自己...
05-09
身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及时的做好教案。下面是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小伙伴》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留学群!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3、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一定有很多自己的小伙伴,请你说一说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小伙伴》(板书课题)看看文中的小伙伴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进行谈话,学生对“伙伴”之意有了初步了解,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在学生读谁字音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性的朗读,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合作识字,交流汇报:
1、圈出文中要求会认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学。
2、小组内学习。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通读课文。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读读课文?
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识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小老师”形式活泼,学生有浓厚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使识字效果大大提高。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练习读课文,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五、指导写字:
1、出示“问、间、伙、伴”四个字。引导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说说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有了针对性,写字会加以注意,提高了写字实效。加强了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并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仪器,图片资料,泥塑作品。
学具:雕塑泥,彩泥,辅助工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
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1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2 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
教学意图:从感知到认知,初步掌握人体比例规律。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3、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学意图:感受雕塑的空间体积感,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感受雕塑语言。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
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完成组群泥塑,用彩泥时还有注意色彩的搭配。
教学意图:综合练习。相互帮助,相互学习。陪养协调合作能力,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1、师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执教时间:4月10日——4月12日
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
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
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
03-16
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三个小伙伴》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三个小伙伴》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种新笔画。
3. 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现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 实物投影仪。
2、 图片、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14 三个小伙伴
野猪 嘴拱树坑
袋鼠 口袋运肥料
小象 鼻子浇水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临写。
课外: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看图,谈话导入。
2、 揭示课题。指名读题。
3、 齐读课题。
4、 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 初读指导
1、 看图读故事开头和结尾。
(1) 看图读开头。A看投影1,点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B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
C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指导感情朗读。分组读,表演。
(2) 看图读结尾。A看投影2,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B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C再次映示投影1,问:读了故事的结尾,知道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
2、 引入故事中间部分。
(1)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2) 可是——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3) 是啊,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可怎么栽树呢?同桌猜猜三个小伙伴会怎么办。
(4) 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将第二至五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
(5) 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读。点名朗读。
三、 指导写字
1、 认读生字:同拉么。
2、 指导书写。
3、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四、 课内作业
1、 用“一同”说一句话。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训练
1、 看图...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留学群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伙伴》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伙伴》教案(一)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开始,让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尾,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并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采用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并思考“谁的帮助最好?”,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探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培养其协作精神。“根据图文内容,探究图中人物分别是谁?”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快乐。当然,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因此,第二个设计理念便是“读贯穿始终”。
◆设计特色:
以读为本,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2、同桌同学互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二)学生交流汇报:
伙伴教案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