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儿童理解和面对死亡栏目,提供与儿童理解和面对死亡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多年前,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有一次跟一个当妈的朋友聊起动画片《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她说她家5岁的儿子不爱看这部电影。我很奇怪,为什么会不爱看?她说,因为开头看到nemo的妈妈死了,孩子哭了,再也不愿意看下去了。她说,不少孩子都有这样的反应,所以很多妈妈事先把开头那段掐掉才给孩子看。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孩子对死亡的反应,也感到这个问题的棘手。下面留学群小编来谈谈怎样和宝宝谈生死。
通常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念认为,父母应该编织一个保护网,不让孩子接触这类信息,就象有些妈妈把电影开头给掐掉。有些父母有时候甚至会跟孩子说,我们爱的人或者爱我们的人不会死。
另一种观念认为,随着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电视,互联网的便捷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关于灾难的消息和图片。所以儿童接触死亡这个概念其实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无法完全屏蔽这方面的信息,而是应该和儿童一起面对这些问题。
儿童怎么理解死亡?怎么面对死亡?比如亲人、宠物的死去,或者灾难里很多人死去。这和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情感发展都有关。所以,父母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以给予相应于他们年龄特点的解释。
研究表明,对于死亡的理解有5个要点:
1,永久性。一个有生命的事物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撒谎,比方说:奶奶睡着了,或者奶奶出远门了。用这样的理由来拖延宣布死亡的消息,有的孩子会期待亲人回来,甚至有些孩子会害怕自己上床睡觉,因为他怕自己醒不来。
2,必然性。所有有生命的物体都最终要死亡。所以不能骗孩子说:你爱的人不会死,或者你不会死,等等。可以说,人死去以后,但是我们有他们的记忆和爱,我们和亲人一起有过的记忆和爱不会消失。
3,终止性。所有的生命功能,包括移动、机体过程、思想和情感,都会因死亡而终止。帮助孩子理解,死亡就是一动不动,死亡就是不能呼吸,没有感觉等等。可以读一些绘本,或者利用生活中枯树叶,死去的昆虫来帮助理解。
4,适用性。死亡只适用于有生命的物体。可以和孩子一起区分什么是有生命的物体,什么是无生命的物体。
5,因果性。死亡的原因是机体功能的破坏。
这些对死亡的理解,是随着年龄,随着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生活经历,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我们不能期望说,今天我给你讲一讲死亡的特征,好了,你就知道什么是死亡了。比方说,3岁的孩子很多时候无法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
如果父母没有针对儿童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尽管“科学”地去解释,但是无法被儿童所接受。
比如,有个3,4岁的小朋友问妈妈,死了去哪里?妈妈实事求是地说,死了就埋在地下。成人知道人死去所有生命功能停止了,但是小朋友没有理解这个概念,她不能明白死亡的终止性特点,听到妈妈这么解释,就觉得很害怕,她会觉得埋在地下黑黑的,好可怕!所以她可能会哭着说,我不要死掉。妈妈不明白她的内心感受,误以为她只是无法接受死亡,就又解释:每个人最终都会死去。这是客观规律,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3,4岁的小朋友也无法理解死亡的必然性特点,她只是觉得死了要被埋在地下,黑黑的很可怕,所以死亡很可怕。
所以,不顾儿童认知特...
儿童理解和面对死亡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