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元素教案栏目,提供与元素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1.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2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复习提问]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新课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第1课时 元 素
[提问]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回答]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
[讲解]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解答]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
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元素教案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