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

留学群专题频道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栏目,提供与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估算法

 

  在公务员考试科目中,面对不同类型的资料分析题目,提速势在必行!如何做到又快又好呢?留学群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估算法”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估算法

  首先每天保证一套真题的题量,也就是至少做四篇资料分析,做题时要尽量采用估算法,要注意不要每题都只列出式子,最后拿计算器一算,那样到考试当中没有计算器的时候相当于每题都要蒙答案,效果最差。

  例如:2006年全省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96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6万人;企业实际缴费人数722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8.2亿元,支出192.3亿元,累计结余45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9亿元,基金支付能力稳定上升,支付能力达26个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0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3%。

  与上年末相比,2006年末,以下四个项目人数增加最多的是:

  A. 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 B.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C.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D.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根据材料选项A为87.6万人,选项B为 ,选项C为 ,选项D为 ,选项D中33.3% 所以D约为151万人,选项B和C直接观察可判断肯定也小于151万,所以答案选D。

  除了采用估算法,答题时对于较难的验证类题目,要注意放弃原则,这类题即使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得分率也较低,在考试当中是最应该放弃的题目类型。

  例如:

  某港口2007年生产统计表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6年第一季度,月均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00万吨

  B.2007年第一季度,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于全年平均水平

  C.2006年4-12月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低于6万TEU的月份有3个

  D.2007年第四季度的所有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均比上一年同期有所下降

  这道题如果四个选项全部验证计算量相当大,并且题目迷惑性较强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考试当中如果我们有一定的时间来计算,也要注意最好从最后一个选项开始验证,因为一般这类题目的答案很少出现在A或B当中,例如此题先验证D选项,发现其为正确的,则ABC不需要验证,可以直接选出答案D。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如何减少分析作答时间

 

  留学群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如何减少分析作答时间”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专项整体来说难度不大,每年的题量也较为稳定。但是考生仍然有很多困扰,如阅读量大,列式慢,计算太麻烦,甚至由于试题顺序的设置很多人来不及做资料分析。以上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节约作答时间。

  1、阅读

  在几种不同类型的材料中,考生最为头疼的就是文字型材料,常常陷入如英语阅读理解一样的两难窘境,究竟是先读材料还是先读题。在这一点上,考生们需要明白:资料分析中有很多数据出现,如果先通篇累读全文,基本上读完就忘记了,所以则对于后续读题和做题并没有明显的帮助,无形之中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效率极低。而如果先看题,再回到原文一一找数据,则面对众多数据会眼花缭乱。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花半分钟时间浏览全文,将文中出现的时间以及名词重点圈定,后面的数据无需留意和记忆,接下来每读一题按照其关键词回到之前做好标记的原材料中进行定位,从而选择该题所需的数据。

  2、列式

  很多考生在做题时都感觉到,如果拥有足够的时间,基本上都能把式子列出来,但是计算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列式顺利与否决定了你做某道题的进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加快列式的速度,就要对资料分析的考点掌握透彻,即每个基本概念涉及到的公式及公式的变形都要记住,熟练到读完题立刻联想到公式并代入数据的程度。

  3、计算

  不少考生只要是遇到计算类的问题,列完式子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埋头苦算,直到自己失去耐心,对于要和时间赛跑的资料分析环节来说,是很不可取的。做资料分析题目的核心思想应该是重观察,轻计算。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将正确选项选出来,而不是把最终结果计算出来,而且四个选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更无需精算。因此,做资料分析题时,要充分利用选项,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估算技巧,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常用的估算方法有:尾数法,首数法,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等等。

  4、做题顺序

  在资料分析的解题过程甚至在整个行测试卷的答题过程中,考生们都要懂得放弃,行测考试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所有题目全部做对,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自己会做的题并且把它们做对,因此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上,在这一点上,资料分析体现得尤为明显,这部分的题只要做了就能保证一定的正确率,所以考生不必按照考卷的顺序最后做,完全可以在考试中段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拿下它们。

  资料分析的答题技巧需要考生要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巩固和提高,最重要的还是多练,从而熟能生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

  2018年国...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言语理解答题角度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彻查的是考生对于言语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的理解和把我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以重要细节,言语题目占行测试卷有百分之30到40的比重,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的表达出来。

  “言语理解过程”是在阅读并了解一段文字表面意思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及内涵,进而掌握这段文字的结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国考关于理解能力考查的题型主要以片段阅读为主,一些地方考试还会有文章阅读,例如,北京地方公务员考试中言语部分就只有文章阅读。片段包括中心概括题、态度倾向题、下文推断题、细节理解题、代词指代题等。而篇章实际上是将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合二为一的考查形式。liuxue86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1、从横向角度比较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整个行测中占题量比例较高,以中央国家机关国考为例,近五年来,言语占整体试卷的百分之30左右,三分之一的比例对于考生在行测职业能力测试中取得的高分是至关重要的,此外由于言语是处于整张试卷中第二部门,着实能够影响考生的状态和发挥,加之言语文字量比较大,阅读时间较分散,考生若不能快速的备考,将会直接影响整张试卷的考试时间和其他几个模块的作答。

  2、从纵向的角度比较

  言语对于申论以及面试来说具有很大的牵引作用,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系统的考试,为其他几个模块打好基础,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从应用角度上来看

  如果没有做好理解能力,在公职领域里面开展工作的过程会出现一系列的麻烦和障碍,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政策,文件的相关精神和要求,如何在机关单位中把握领导意图那。比如领导交给你一项工作,都没有领会意图,如何能胜利的完成工作那,只有学好了言语,才能好好处理日常的文件,日常事物文件,因此从整体上,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信通过这三种维度,考生应该可以充分理解言语理解与表达在行测中的地位了,既然如此,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要对一部分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容应对。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成语解析

    1.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2.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3.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4.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5.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6.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7.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8.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9.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10.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11.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12.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13.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14.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5.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6. 不胫而走:胫,小腿;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17. 不翼而飞:指具体的东西而言。

  18.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9.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20. 不可思议:只用于事情或道理,中性词。

行测推荐:行测真题 公务员常考常识汇总500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实词对比

    1.暴发与爆发

  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2.必须与必需

  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如:你~把作业完成;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3.辨正与辨证、辩证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4.不至[不至于]与不致[不致于]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5.苍茫与苍莽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6.反映与反应

  反映:①反射;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③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①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

  7.妨害与妨碍

  妨害:使受损害。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8.扶养与抚养

  扶养:扶助、供养。用于有各种扶养关系的人之间; 抚养:爱护并教养。用于长对幼。(如: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9.既而与继而

  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10.艰苦与坚苦

  艰苦(艰苦卓绝):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苦(坚苦卓绝):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11.退化与蛻化

  退化:功能减退,由优变劣; 蛻化:①由动物蛻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如”由奴隶社会~为封建社会;②变质、腐化、堕落,如”~变质”。

行测推荐:行测专项训练习题汇总40篇 行测模拟试卷
...

2013吉林公务员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三段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的逻辑判断部分经常会用三段论进行逻辑推断,但是有些题目明明出现了四个概念却仍然可以使用三段论,这其中有何奥妙玄机呢,liuxue86教育专家为考生做出解答示例。

  1.三段论的定义

  所谓三段论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且每一个概念在三段论推理中都出现两次。

  【示例】所有的护士都是天使,刘扬是护士。所以,刘扬是天使。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护士”、“刘扬”和“天使”三个概念在这个三段论中各出现了两次。

  2.四概念错误

  由于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

  【示例】中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北京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所以,北京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中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即“中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中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中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明白了这一点,广大考生就可以准确的把握此类题目的做法。

  【真题再现一】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湖南09-93)

  以下哪项的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的错误最为相似?

  A.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

  B.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不是人

  C.干部应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应起带头作用

  D.干部应为人民服务,我是干部,所以,我应为人民服务

  【liuxue86解析】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也是三段论中最常见的错误。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必须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本题题干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人”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在大前提中的“人”是泛指人类,而小前提中的“人”是具体的生物意义上的人。A项错因与题干相同。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真题再现二】

  大学生在大学里要学习很多知识,小王是一名大学生,所以他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以下哪项论证展示的推理错误与上述论证中的最相似?

  A.水果中含有各种丰富的维生素,苹果是一种水果,所以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所有的老员工都是优秀的,李刚是新来的员工,所以李刚不是优秀员工

  C.某高校学报的编辑不但要组织和编辑稿件,自己也写了许多学术方面的文章,老郑是该学报的一名编辑,所以他也写过许多学术方面的文章

  ...

2013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数学解题思路

    liuxue86专家发现,在学习数学运算的过程中,考生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并不是不会用对应的知识点,这点对于考生而言,已非难事,因为中国的学生最擅长的就是记忆了。

  现在考生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在哪里?liuxue86专家在教学过程中考生最容易问到的一个问题,也是一直再让我思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讲解的方法是理解了,但是问题在于怎么能够想到采用这种方法,而我想不到?”

  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不懂应用环境!或者说你不懂数学运算的做题思路。

  先从宏观上来讲,数学运算的整体思路,拿到一道题,解题的思路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步骤来走

  1、对应已经学过的应用环境

  2、代入排除

  3、列方程

  当你拿到一道题你就可以去对应它的应用环境,我们举个例子

  【真题示例1】教室里有若干学生,走了10名女生后,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又走了9名男生后,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倍,问最初教室有多少人?

  A.15 B.20 C.25 D.30

  这道题,怎么做?

  当然,你可以采用列方程,这就是刚刚说的第三种方法,没有办法的办法,列方程

  我们今天重点放在应用环境这里,怎么对应应用环境,想想你学过的,题目当中出现了整数,不可拆分的单位------人,那么可以采用整除特性。

  怎么用呢?

  第一种方法,利用整除特性,走了10名女生,男生是女生的2倍,也就是说总人数减去10人后,男生是两份,女生是一份,也就说一共3分,所以能够被3整除,所以答案只能选择C(25-10=15 能够被3 整除)

  第二种方法,题目中出现了倍数,可以考虑采用比例思想,怎么用,列个表看看

  男生 女生

  减10女后 2份 1份

  减9男后 0.2份 1份

  (为什么选择0.2 和1,因为减9男时,女生份数没变化)

  男生相差1.8份,这1.8份是9个男人造成的,所以一份是9/1.8=5

  一份是5,那么减去10女后,还有3份,所以3*5=15人,加上原来的就是15+10=25人

  加上刚刚的方程,基本上就有3种方法了,考生可慢慢体会。我们再来看另外一道题:

  【真题示例2】一同事结婚带来很多喜糖,包括奶糖和水果糖两种,其中奶糖占45%,再放入160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占25%,问:这堆糖中奶糖多少块?

  分析一下,题目当中出现了分数,比例,倍数,所以可以考虑采用特值比例

  奶糖 水果糖

  原来 9 11

  +160水果后 1 3

  因为奶糖不变,所以可以把1变成9,上述就变成了

  +160水果后 9 27

  增加了16份,这是160颗水果糖造成的,所以一份10颗,奶糖的总个数为9*10=90。所以奶糖为90颗

  liuxue86专家猜测,有考生会说,我只需要学会最简单的就行了,但是你要知道,你只有把自己的思维,像这样打开,才能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考生不断地用这样的方式去联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天空,愿考生的行测数学越来越好!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资料分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将于2013年10月启动,11月笔试。考生准备开始前期复习,可以找出自己从前所学的教材,或者参考大多数考生推荐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对照教材把知识点系统梳理,逐字逐句、逐章逐节地对概念、原理、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同时,考生还应关注社会热点和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多做历年的国考与省考真题,根据往年国考情况来看,考试题目大多来源于真题,然后再做一些基础题进行巩固。

  对于行测资料分析来说。在经过了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备考之后,相信考生也疲于题海战术了。在此,liuxue86专家对资料分析知识点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梳理,帮助考生在理顺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重点回顾主要概念

  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型概念考查频率较高,比如:同比与环比、百分数与百分点、比重、倍数与翻番、平均数、年均增长率等,对于这些概念,要重点回顾其定义与列式方法,并注意相近概念间的差别。其中,百分数与百分点这两个概念,在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结合例题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计算量大,在时间非常紧张的考试中,合理运用速算技巧对于考试获取高分至关重要。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抽出时间重点关注以下简化技巧、计算技巧:乘除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年均增长率的简化算法、尾数法、首数法、范围限定法、数字特性法、运算拆分法。在复习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和使用要点。

  把握常见题型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的命题特点技巧解题是考生快速攻克资料分析堡垒的基本功之一,对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命题形式如计算题、查找排序题、计数题、综合分析题等要重点关注。并相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计算题:整合数据关系,正确化简计算,根据涉及数据和选项的特点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计算技巧,选择正确的计算技巧快速解题。

  查找排序题:找到相关数据,在对要排序的数据进行计算时,要注意运用合理的计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缩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对数据两两组合先进行比较,再进行下一步讨论。

  计数题:认真阅读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在资料中确定有效数据,比较有效数据与题干给出的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注意避免多数、漏数、重复计数。

  综合分析题:一般要从整个材料中撷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考生在分析时,可以从最容易计算或分析的选项入手,逐一排除。

行测推荐阅读:公务员考试常考常识大汇总 公务员行测模拟题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言语理解

    选词填空是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部分很稳定的一种题型。要正确使用词语,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这需要靠平时多看书、勤查词典,不断积累。要认清构成词语的词素有什么含义,词语本身在使用上有什么特殊要求(包括词义的轻重、适用的范围、感情色彩等。)专家总结出做好选词填空的四大要点,希望考生能够借鉴。

  1.要能正确理解并使用词语

  对于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是2002年、2003年(B类)中央国家机关常考题型,近年来考得较少,但在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是最常见题型。

  要正确使用词语(这里指的是实词),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这主要靠平时认真看书,勤查词典,不断积累。要认清构成词语的词素有什么含义,词语本身在使用上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包括词义的轻重、适用的范围、感情色彩等)。

  词语的使用更离不开语言环境,因此还须要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境加以判断。例如,“布匹”一词虽然能表示较多的布,但它属于集合性名词,是不可数的,因此,说“我买了十二丈布匹”就不妥了。又因为一个词可以有多种含义,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只能有一个含义,这就要结合上下文或语境来判断它的准确意思。例如,“走了”在有的句子里讲成“离开了”,在有的句子里则讲成“死了”。

  2.要能正确理解,辨析近义词

  对近义词的辨析,要掌握辨析近义词的基本方法,并认真地比较,才能作出最佳的选择。

  (1)从语意轻重的不同来辨析。 有的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虽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语意轻重的不同。例如,“批评”与“批判”是一组近义词,前者语意轻些,后者语意则重些,使用不当就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

  (2)从适用范围的大小来辨析。 有的近义词所指的虽然是同一事物,但是其中有的适用范围大些,有的适用范围小些。例如,“爱护”与“爱戴”是一组近义词,前者适用范围大些,对人对物都可用,后者适用范围就小些,只适合用于人,使用时应当注意。

  (3)从感情色彩的不同来辨析。 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是相同的,但是感情上褒贬色彩不相同。例如,“成果”是褒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则是贬义词,不能混用。

  (4)从语体风格的不同来辨析。 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是它们中有的适宜做书面语,有的则适用于口语。例如,“惦记”与“思念”是一组近义词,但在一般情况下,前者用于口头,后者用于书面。

  (5)从搭配对象的不同来辨析。 有的近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是由于人们的使用习惯,有的经常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有的则不能与某些词语配合使用,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例如,“发挥”与“发扬”是一组近义词,前者常和“创造性”、“积极性”、“作用”等词配合使用,而后者常和“优点”、“传统”、“成绩”等词配合使用,打破了这种格式,也被人们认为是不恰当的。

  3.要能正确运用成语

  2001年、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考查过正确使用成语,另外,地方公务员考试也经常考查这一内容。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

  (1)要正确理解成语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巧解选词填空三高招

08-24

标签: 填空 高招 试行

 

  选词填空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测试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它一般是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已经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和最完整。在此,国家公务员网的专家从实词的角度帮助考生轻松拿下选词填空题:

  实词是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汉语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一般考查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而对后三者的考查相对较少。且实词主要侧重考查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词语间的搭配等,我们在解答实词题型时,重点在分清出题的角度,在考查角度上一般可以有如下命制方向。


  一、从词义范围上辨析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所考查到的词语,其词义范围主要体现在词义大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点三个方面。

  第一,词义大小。一般来说,不同的词语有着其不同的使用范围,如“平凡”和“平庸”,两个词语都是指“一般的,不突出的”,但是“平庸”多指人,或者人的所作所为;而“平凡”则不仅限于人,还可以用于事物等多个方面。

  第二,词义轻重。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如“放纵”和“放任”,两个词都有“不加以管理,让其任意所为”的意思,但是在词义程度上“放纵”要比“放任”重得多。

  第三,词义侧重点。不同的词语,尽管意义差不多,但是其语义上的侧重点却不一定相同。如“事变”和“事故”,两者都可以指突然发生的某一事情。但是“事变”侧重在“变”上,意指那些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造成某些重大改变的事件,多用于政治、军事等大的方面;“事故”则侧重指以外的损失或者灾祸,多用于一般性的生产、工作、生活、交通等方面。

  例题1.(2008年中央第25题)

  随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   扩大,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   着社会舆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日益 影响 B.逐步 控制 C.渐渐 干扰 D.不断 引领

  【解析】本题从词义大小和轻重上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应结合上下文语境。由“主要”、“很大程度”可知,该影响力扩大的速度快、规模大,“逐步”、“渐渐”显然语义过轻,显得过“慢”,排除B、C项;“引领”侧重于讲发扬、带领某一个好的事物发展,而“影响”的词义范围比“引领”更宽泛,用在该句中更符合句意。故选A。


  二、从感情色彩上辨析


  现代汉语的实词在表达某种概念或意义的时候,还往往附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具体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如“成果”、“结果”和“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感情和褒贬评价。使用词语,特别是使用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词的意义,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还要分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用,这样才能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