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初到美国的感受栏目,提供与初到美国的感受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9-01
留学群小编为关注美国留学的你整理了以下内容:一位新加坡留学生初到美国的感受。
来美国纽约快一个月了,这段时间虽说一晃而过,但同时也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来了有一年之久。这一个月里,我几乎每一天的日程都是排满的,从下飞机那一刻起,就忙着入住新房子,买家具,办银行手续,买手机SIM卡,熟悉住家附近环境(最重要还是要知道最近的超市在哪儿)等。抵达纽约的隔一天就是新闻学院的新生营,紧接着我们也就开始上课了。
初到美国,很多人、事、物我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伦敦做比较。像伦敦的地铁虽然经常发生故障,但纽约的地铁月台却又脏(我看过老鼠在轨道上窜动!)又闷热,让人很不舒服。再言,相对英国人的绅士风度,纽约人就显得更性情急躁。消费方面,国际学生只会在纽约呆上一年,不可能签两年的手机服务配套,但偏偏这里手机预付卡的选择很少又很贵。另外,在这里购物或用餐,标签上的价格还要另加消费税和小费,加起来还真是个可观的数目(一般上是原价的四分之一)。
和英国不一样,美国一些租给硕士生的学校宿舍是不提供家具的(真的不明白它背后的道理)。同我一起飞来纽约的新加坡同学的房子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办完所有行政手续后,乘商店还没打烊,火速挑了张床褥,找来也在哥大念书的另一位新加坡朋友(江湖救急!),加上同学的婆婆,四个人合力走了十条街把它抬回去。
很多细节需要适应
虽然住惯大城市,看惯美剧,但纽约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细节需要适应的。上述之外,日常生活中我有好几次因语法出误而闹出了笑话:在新加坡和英国,厕所叫toilet,但在美国它叫restroom(toilet指的是马桶!);餐巾我们叫serviettes,但在美国它叫napkins。另外,我也正努力了解美国的政治体系:它的联邦制度跟英国(及新加坡)的威斯敏斯特体系(Westminster)有很大的落差。
不过到异乡生活,就一定要去了解它,接受它的好与坏。纽约确是有不足,但它也有美丽迷人之处。纽约市是个非常多元化的城市:36%的居民是外国人;我们新闻学院硕士班就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超过30个国家。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纽约人宽敞的胸怀:他们大多能包容彼此不同的身份背景、种族、信仰、政治理念,以及性向等。
舒缓思乡之情
当然,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也表示水准不错的新、马、中餐馆比比皆是,思乡之情便得以舒缓。有人说,纽约是世界上最严峻的首都。论天气,我确实体验到了这里有史以来最炎热的夏天。不过我想它最“严峻”的地方,应该还是它那残酷、几近“人吃人”的竞争环境。这其实是所有大城市必有的特点,只不过纽约是世界各地优秀人才聚集的地方,要搏出位就必须比别人更加亮眼。
但是我们也常闻:有竞争才有进步。我以前都认为这是陈词滥调,但在这里,同学个个都是非常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任何一位的工作经验和人生历练随时都能当作教材。
学校也势必把我们训练成多方位记者,这一个月里每周日都朝九晚五在上课,周末还要出外搜集资料、做采访,还要学摄影和广播!这段时间虽忙,但还是过得非常充实的。
听师长们说,哥大新闻系10个月魔鬼训练课程,会把人彻底拉垮,然后再重新建立起。看来首个月的训练营还只是开胃菜而已。不过,我倒还是非常期待接下来要上桌的主菜。那就拭目以待吧。
...初到美国的感受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