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复习栏目,提供与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复习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2-08
准备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10)",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10)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正经)的另一类经脉。它们的分布不似十二经脉那样规律,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彼此之间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亦无经别、经筋和皮部,故称之为“奇经”。
奇经八脉的名称,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手足、阴阳、脏腑的共同规律,而是各具涵义,其名称多反映了各自的特点。
(一)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规律
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分布于腰背胸腹等处,所以明代张介宾称其为“一源而三歧”。
督脉从会阴向后再向上,分布于腰、背正中线。任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分布于腹、胸正中线。督、任二脉不仅是同一起点,而且在口唇部位相连接,形成二脉之间的紧密联系。
冲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挟脐而行,直冲而上,主要分布于腹、胸。
带脉横围于腰腹,绕身一周,状如束带。
跷脉与维脉均分阴阳,并且左右对称。阴跷脉起于内踝下,左右各一,向上主要分布于腿的内侧与腹、胸部;阳跷脉起于外踝下,左右各一,向上主要分布于腿的外侧以及腹、胸侧面与肩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左右各一,向上主要分布于大腿内侧及腹、胸部;阳维脉起于外踝下,左右各一,向上主要分布于腿的外侧及腰背和头的侧面。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部位
1.督脉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
2.任脉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喉咙,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冲脉偕行于脊柱前。
3.冲脉
主干: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4.带脉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在腹面的带脉,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5.阴阳跷脉
阴跷脉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再向上经腹、胸侧面与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
6.阴阳维脉
阴维脉...
02-08
准备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9)",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9)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的概念
十二经脉是经脉中的主要部分,又称正经。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亦具有一定的循行特点。它区别于十二经脉,但仍属于正经的范围。
(二)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不同于十二经脉,人的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当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故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三)十五别络的概念
十五别络,是络脉中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有十五。其中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各有一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规律
(一)走向和交接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其中,阴经与阳经相交,是在手足部位;阳经与阳经相交,是在头面部位;阴经与阴经相交,是在胸腹部。
(二)表里相合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相为表里的两经,都在四肢末端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都分别属络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
(三)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的内外上下,其经脉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十二经脉的流注,即十二经的整体循行。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如此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四)体表分布
1.头面部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部、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及枕项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耳颞部。由于手三阳经止于头,足三阳经起于头,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部交接,故说“头为诸阳之会”。另外,足厥阴经从颅内止于头顶部。
2.四肢部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具体如下:
(1)上肢
内侧面是:手太阴经在前缘,手厥阴经在中线,手少阴经在后缘。
外侧面是:手阳明经在前缘,手少阳经在中线,手太...
02-08
准备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8)",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8)
经 络
经络学说
(一)经络与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联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在诊断和各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1.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经络具有沟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等作用。而在发生疾病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主要表现为:
(1)经络是外邪内传脏腑的途径。
(2)经络是内脏疾病相互传变的途径。
(3)经络是内脏病变反映到躯体的途径。
2.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属络脏腑,可以反映内脏和躯体组织器官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帮助辨别病位。
3.指导疾病的治疗
经络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尤其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循经取穴和药物归经等方面。
此外,当前临床运用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亦都是在经络学说理论的指导下所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可喜的成果;反过来,他们又使经络学说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充实。
(三)经络的研究
主要体现于对循经感传机制的研究,经络循行路线现代特性的检测,以及关于经脉循行路线相关物质基础的研究和经络实质的探讨等方面。
推荐阅读:
...02-08
准备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7)",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7)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六个组织器官。它们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不是饮食消化排泄的通道,而且又贮藏精气,与脏的功能特点相似,所以《素问》说:“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一、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素问》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说:“脑为髓海。”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精神活动和主感觉运动。
(一)脑的主要功能
1.主精神活动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到脑的结果。如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称“脑为元神之府”;清代汪昂认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此即说明脑具有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功能。
2.主感觉运动
脑与人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视、听、嗅等感觉和舌的语言运动皆归于脑。这是因为耳、目、鼻等都居于头部,都需依赖脑髓之濡养,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正如王清任所说:“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日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
(二)脑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故将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其中把人的神志活动分为五种不同的表现,即神、魂、魄、意、志,而这五者又分别归属于五脏,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如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其中与心、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这是因为心主神明,主管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肾藏精气、生髓,充养于脑。
二、髓
(一)髓的概念
髓是分布于骨骼腔内的精微物质。由于髓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名称亦异。藏于骨骼内者为骨髓,藏于脊柱内者为脊髓,藏于颅内者为脑髓。
(二)髓的主要功能
髓为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并由后天之精不断地充养,故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髓的主要功能为:充养脑髓、滋养骨骼、化生血液。
1.充养脑髓
脑为髓之海,髓充脑健,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智力发达。若肾精不足,精不生髓,脑髓不足,在小儿可见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在成人可见神疲倦怠、眩晕耳鸣、智力减退等症。故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2.滋养骨骼
骨髓位于骨腔之中。精能生髓,髓能养骨。肾精充足,骨髓充盈,骨骼得养,则生长发育正常,骨骼坚强有力,不易折损。若肾精亏虚,骨髓不充,骨骼失养,在小儿则骨骼生长发育迟缓,可见囟门迟闭、骨质萎软,牙齿稀疏等症;在成人则可见腰膝酸软、行走无力,甚或骨质疏松易折。
3.化生血液
精与血可以互生,精可生髓,髓可化血。在治疗某些血虚证时,常加入一些填补肾精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三、骨
(一)骨的概念
...
02-08
准备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5)",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5)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将饮食物腐熟消化,传化糟粕。所以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饮食物自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道关隘,《难经》称之为“七冲门”。如说:“七冲门何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七冲门中任何一门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由于六腑以传化饮食为其生理功能特点,故有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说。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一)胆的生理功能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贮存胆汁和排泄胆汁。“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味苦,色黄绿,由肝之余气所化生,胆汁生成后,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胆汁的化生和排泄,是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也健旺。反之,肝失疏泄,导致胆汁排泄不利,影响及脾胃的运化功能,可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若胆汁上逆,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若胆汁外溢,则可出现黄疸。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务、作出决断的作用。胆的这一功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影响,以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特点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
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容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过消化腐熟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
②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由于在藏象学说中,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机体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因此,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胃的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影响食欲,而且也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故说:“浊气在上,则生胀。”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又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三)小肠的生理功能
小肠位于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①主受盛化物
受盛,即是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
02-07
想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4)",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4)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系统联系
(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系统联系
心居于胸腔,在五行属火,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之为“君主之官”。
1.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运行在脉中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循环于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脉、血三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由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
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上认为主要是依赖于心气。心气充沛,心脏的搏动正常,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地运行不息,营养全身,而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外在表现。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所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血液正常运行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2)心藏神
心藏神,即是心主神志、心主神明。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心所主之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不仅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影响整个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所以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在中医学藏象理论中,则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分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功能。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作“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由于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故心主神志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心血的营养作用。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2.心的系统联系
(1)心在体合脉
脉,指血脉。由于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故又称脉为“血府”。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脉中的血液要依靠心气的推动方能运行不息,故说:“心主身之血脉。”心的功能正常,则血脉流畅;心的功能异常,则血行障碍。如心气不足,血脉不充,可见脉象细弱无力等。
(2)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舌的味觉功能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均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3)心在液为汗
心在液为汗。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所谓“汗血同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
(4)心其华在面
心其华在面。华,是光彩之义。心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显露出来。由于心主血脉,而头面部的血脉分布又极为丰富,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推荐阅读:
02-07
想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3)",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3)
五行的生克关系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相生,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促进、资助、协同作用。五行之间递相资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难经》将此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母子”关系。凡属“生我”的一方,被称为“母”;“我生”的一方,被称为“子”,即所谓“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例如水能生木,所以水是木之“母”,水也是木的“生我”;木是水之“子”,木也是水的“我生”。
2.五行相克
相克,是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抑制、约束、拮抗作用。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的两方面关系。《内经》中把这种关系称之为“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凡属“克我”的一方,即为“我”的“所不胜”;凡属“我克”的一方,即为“我”的“所胜”,即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例如水克火的关系,水是火的“克我”,水也就是火的“所不胜”;火是水的“我克”,火也就是水的“所胜”。
(二)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有资助、促进关系,又存在着制约、拮抗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维持着事物间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制,是指五行的生与克之间的制约关系。化,即生化,指事物的正常状态。所以五行制化,又称为生克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的相生和相克两种关系协调并存、相互调控的过程,是维持五行系统动态平衡不可缺少的两种调控作用。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相克,事物就会产生过度的亢奋而失去协调。
五行相生的关系和相克的关系之间是不均衡的,有时是以生为主,克为次,此即为“生中有克”;有时是以克为主,生为次,则为“克中有生”。只有这种生与克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才能维持事物的平衡状态,也才可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所以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相乘
相乘是指相克太过,即超过正常限度的制约,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相乘产生的条件有三:其一,“所不胜”的力量太强;其二,“所胜”的力量太弱;其三,既有“所不胜”的太过,也有“所胜”的不足。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存在时,均可导致“相乘”关系的发生。例如木克土,木为土的“所不胜”,土为木的“所胜”。如果木太过,或者土不足,或者既有木太过,又有土不足,均可产生“木乘土”的相克太过(即相乘)。
2.相侮
相侮是指反向的相克,又叫“反克”,或者“反悔”,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相侮产生的条件亦有三:其一,“所不胜”一方不足;其二,“所胜”一方太过;其三,既有“所胜”一方的太过,又有“所不胜”一方的不足。只要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存在,均可引起“相侮”关系的发生。例如金克木,金为木的“所不胜”,木为金的“所胜”。无论是“所不胜”金的不足,...
02-07
想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2)",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2)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成为中医药学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了事物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故《类经》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中医学的阴阳,是常识概念、哲学概念和医学概念三者的综合,是事物的属性概念而非事物的本体概念。
中医学阴阳学说是以阴阳的属性和规律来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概括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运动决定着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以及衰败和消亡。因此,中医学认为阴阳规律乃是宇宙自然界中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固有规律。任何事物,虽然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区别,但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的意义。中医学正是运用阴阳规律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二)阴阳的特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绝对性)
1.相关性
又称关联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互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
2.普遍性
所谓普遍性,亦即其广泛性。虽然说阴阳矛盾规律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但从其形成之时起,人们就试图用阴阳来揭示宇宙万物形成之奥秘,广泛地用以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和联系。故《素问》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3.相对性
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阴阳的可分性:指在属阴或属阳的事物中,还可以再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此种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特性,体现于“阴阳互藏”关系之中,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有另一方。故《内经》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2)事物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在一定条件下,阳可以转化为阴,阴亦可以转化为阳。
(3)当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其事物的阴阳属性亦随之发生改变。
4.规定性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事物阴阳属性规定的不可变性:即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阴阳属性在前提不变...
02-07
想参加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吗?留学群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1)",更多有关卫生资格考试的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请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1)
一、整体观念
(一)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体现。所谓整体,即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则是相互影响的,而且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相互关联。人体在能动地适应外在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其自身的稳定和机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二)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机能活动。可以看出,这种五脏一体观,正是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封闭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方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整体活动中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体的经络系统将全身上下内外、脏腑组织、肢体官窍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则正是反映了机能与形体的整体性。
总之,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都贯穿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一基本观点。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产生相应的反应。人体的阴阳气血在生理上受到四时季节、地理环境和昼夜晨昏的影响,在病理上同样也发生着不同的反应。
例如,春夏季节,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机体则以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之阴阳平衡。秋冬季节,阳气收敛,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既可保证人体水液代谢排出的正常,又能保证人体阳气不过分地向外耗散。人体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等,都是人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而进行的生理性调节,说明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统一性。
又如,对季节性多发病的认识,如《素问》指出:“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同时对于人能主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提高健康水平亦有正确的认识。
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中医学十分注意分析和把握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环境的不同,久则可造成人体身心机能上的某些差异。诸如社会地位、经济状态、人生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均会对体质、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发生有所影响,此亦是中医学诊治疾...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复习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