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

留学群专题频道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栏目,提供与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人类需要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社会工作者考试了吗?本文“2018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人类需要”,跟着留学群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8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人类需要

  需要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行为驱动力的源泉,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人的行为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指向一定对象。可以是过程也可以是结果,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2、动力性:满足而不终止,或带有周期性特点。

  3、独特性:与个性密切相关。

  4、社会性:与动物有差别。

  需要的层次

  20世纪中叶,由马斯洛提出,需要是有层次的,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满足,越来越弱。

  1、生理需要。饮食、睡眠、性欲等本能需要。

  2、安全需要。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3、归属与爱的需要。合群性。

  4、尊重的需要。权利与权力。

  5、认知需要。好奇心。

  6、审美需要。展现创造性。

  7、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现创造性。

  社会工作者考试频道推荐阅读

  社会工作者考试

  社会工作者报名时间

  社会工作者准考证打印时间

  社会工作者考试时间

  社会工作者成绩查询

...

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留学群为大家提供“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供广大考生参考,祝大家考试顺利,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6.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6.2.1地区发展模式

  6.2.1.1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地区发展模式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地区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共同性问题是指对社区中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这类问题因为影响范围广,涉及居民多,有些问题又具有紧迫性,所以较容易引起居民的关注。这也容易促使居民中积极分子的产生。

  (2)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社会工作者在进入社区时,一般都会以培养居民自主、自立,发展互助和建立社区团结为目标。整个过程能够提高居民沟通、交流、分享、理解、分析、协商等能力,培养互谅共融的意识。

  (3)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按照社区工作目标分为:①任务目标,即完成实际的工作或解决一些特定的社区问题;②过程目标,指希望通过社会工作过程达到的目标。

  (4)地区发展模式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地区发展模式希望居民通过参与学会自决自助,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改善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团体之间、社区团体和团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

  6.2.1.2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策略是指行动的重要考虑和计划。地区发展模式所采用的策略,主要集中于推动社区成员的参与和互助合作,改善沟通和合作的渠道,更好地运用地区资源,解决现存的社区问题。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如下。

  (1)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促进居民个人发展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略。社会工作者一般会通过组织一系列社区活动,让居民在这些活动中相互熟悉、交往、沟通,并让部分有积极性的居民承担一些任务,或参与活动的策划或管理,以增强居民处理事务的能力和责任感;在活动结束后,社会工作者和居民共同分享活动中的收获,用成功的合作经验鼓励居民持续参与,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团结邻里 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

  (3)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教育的内容包括:领导策略、行政管理方法、动员居民的技巧等。

  (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 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主要是针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

  ①提供服务在提供服务方面,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的需要,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或社区教育活动;发动社区资源,开展互助服务;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居民,也提供转介服务。

  ②发展资源在发展资源方面,社会工作者主要是要挖掘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包括...

2018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

 

  留学群为大家提供“2018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点: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

  2.1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在专业或职业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对人、对事和对专业等的总体判断和核心理念。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它一方面反映文化传统对专业实践和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福利制度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形塑。

  2.1.1 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价值观源于西方宗教理念和工业主义文明发展的结果,它注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受助者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人主义色彩,同时也明显受到了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发展变化的,它不仅反映历史层面的影响基础,也反映当代社会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理念变化。社会工作是以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制度为背景,以特定社会服务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为依托,为社会中的困难人群提供专业服务。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其价值观强烈受到了西方社会哲学思想的影响,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维有着明显的差异。

  2.1.2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教的思想影响,在我国,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仅受到个人地位及身份的影响,也受到权力关系中集体、群我利益的左右。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

初级社工《综合能力》2017考点:伦理

 

  本文“初级社工《综合能力》2017考点:伦理”,跟着留学群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伦理的主要内容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

  (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从社会专业伦理的内容看来,主要强调了3方面基本原则:

  1.社会工作者要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重,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为优先考虑,保护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坚持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在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发生冲突时,社会工作者要坚守专业信念和原则。

  3.坚持专业伦理的权威性,并坚持自我约束,积极推动专业服务和活动的反战,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

  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 解救危难

  (2)缓解困难

  (3)促进发展

  2、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

  (2)促进社会公正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1、功能的涵义与类型

  (1)什么是功能

  是指一个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和其他部分所发挥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宏观的社会系统,小至个人、家庭都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

  如果功能不足或缺失就会出现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功能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帮助社会中各个系统恢复、发展其社会功能。

  (2)功能的基本类型

  2、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3、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维持社会秩序

  (2)促进社会和谐

...

2017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复习讲义

 

  本文“2017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复习讲义”,跟着留学群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社会政策的资源

  如何调动资源,是社会政策行动的又一重要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各国政府和许多非政府组织都大规模地介入社会事务,社会政策已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公共行动体系。如此庞大的行动体系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支撑。因此,如何调动资源是各国社会政策行动中的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 社会政策资源概述

  1. 什么是社会政策的资源

  所谓“社会政策的资源”是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2. 社会政策资源的形式

  大致上可以将这些资源分为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性资源。所谓资金性资源是指直接投入资金,或者投入可以换算成资金的物资。所谓非资金性资源,一般是指不能换算成资金的投入项目,例如志愿者服务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政策方面的投入绝大部分是资金性投入,通过资金的投入为社会政策的对象提供现金资助,或调动社会福利服务所需的人力(服务)和各种物资。因此,政府为推动社会政策行动必须筹集大量的财政资源。

  (二) 社会政策资源的调动方式

  在社会政策行动中,政府和其它各类组织以各种方式调动资源,以满足社会政策行动的需要。可以从政府调动资源的方式和非政府组织调动资源的方式来分别分析各种资源调动方式。

  1. 政府调动社会政策资源的方式

  (1)税收

  (2)专项收费。包括 “受益者付费”和“非受益者付费”两大类。

  除了税收和专项收费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国债、利用外资以及其它各种途径筹集资金,以支撑社会政策行动的财政开支。

  2. 非政府的资源调动方式

  在政府行为之外,各种非政府组织及个人和群体也在以各种方式调动各种资源,以满足人们对福利性社会服务的需求。其中主要的方式包括社会集资、捐赠、志愿者服务等。

  (1)社会集资

  (2)社会捐赠

  (3) 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指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利用其业余时间无偿地或低偿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志愿者组织不等同一般的非营利组织。

  (4)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三) 社会政策的经费投入

  1. 政府社会支出

  (1) 什么是社会支出

  所谓“政府社会支出”(Social expenditure)是政府在社会政策各个领域所做的财政投入量的总和,也是指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做实施社会政策的部分。当代各国政府的社会支出都是实施社会政策所需经费中的主体部分。社会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中的一类总称,其具体的内容包括其社会政策或社会事业各个方面的支出。

  (2) 对社会支出的测量及统计指标

  衡量一个国家政府社会支出水平常用三类指标:

  ---- 人均支出额:政府社会支出总额/总人口;

  ---- 政府社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社会支出额/财政支出总额)×100%;

  ---- 政府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政府社会支出/GDP)×100%...

初级社工2017年《综合能力》考点:公共卫生

 

  本文“初级社工2017年《综合能力》考点:公共卫生”,跟着留学群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内容:卫生保健宣传、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个人与家庭问题的咨询和传染病的防控等。

  传染病分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分别用蓝、黄、橙、红表示。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在精神疾病防治及心理方面所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具有双重领域的专门职业,既是社会工作专业活动中的一款,又是心理卫生专业工作的分支。

  WHO的概括:精神健康是一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其在面临困难时勇于战胜困难、解决问题。

  我国学者的概括: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分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主要内容:

  一,精神疾病患者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二,心理治疗;

  三,康复患者的回归社会;

  四,患者家人的心理辅导;

  五,心理卫生的计划和宣传;

  六,社区心理卫生的推广。

  实习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医院门诊:预约服务、接诊服务、诊断及后续服务、医院宣传服务;

  二,住院病房:住院患者的社会及心理状况的评估、参与病房巡诊、协调各科的医疗人员、复杂病例个案处理、住院患者的小组工作、社会生活的复原;

  三,出院跟进:制订出院计划、辅导家属照顾患者、协助家属与患者一起设计跟进服务方案;

  四,家庭医疗:对长期慢性病人的家庭医疗;连接家庭和社区卫生服务;寻求社会资源减轻家属压力;

  五,临终关怀:满足临终患者的基本需求、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陪伴、辅导家属。

  医患关系

  从患者角度看工作内容:

  一,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

  二,提供危机介入;

  三,疏导患者和家属的情绪;

  四,帮助患者申请公共援助;

  五,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

  六,悲伤辅导。

  从医患关系看工作内容:

  一,以调解者的身份处理医患关系;

  二,找寻医生与患者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医患信息交流、保证医患沟通渠道通畅、创造医患沟通的良好环境、形成文明友好城市的医患沟通交流方式。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与各及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共卫生设施相关的社会工作的实施,目的是实现卫生、教育、福利三者合为一体。

  公共卫生: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判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流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并且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WTO与公共卫生协议案》中,公共卫生分八类:

  第一类,传染病的控制;

  第二类,食品的安全;

  第三类,烟草的控制;

  第四类,药品和疫苗的可得性;

  第五类,环境卫生;

  第六类,健康教育与促进;

...

初级社会工作者2017年《综合能力》备考精选

 

  本文“初级社会工作者2017年《综合能力》备考精选”,跟着留学群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基本价值

  1、尊重人类

  个人都是又本质的价值和尊严的,人与人没有本质的比较高低之分,每个人存在的各种不同情况都有其独特性,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要尊重人类的这种本质,积极改变弱者的现状。

  2、自由

  自由是对应封建势力的,市民阶层追求价值,重要的福利性价值,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最重要的价值之一。不断反抗束缚,从封建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自由有可以分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消极的自由式个人的压抑和痛苦,并且从中摆脱的过程。比如因为生病而没有药物治疗就是一个消极自由的过程。积极的自由式摆脱束缚,追求自己想要的自我,实现自我的状态,是为了使生活更加有意义的奋斗。

  3.平等

  平等在社会工作领域是通过社会上的资源再分配,使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再提高,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是社会高度文明的体现。同时平等又被分为比例上的平等、机会上的平等、算数上的平等(结果平等)。比例上的平等是根据个人的需求来进行不同的分配的,有着多劳多得的特点,而机会上的平等及时指在对待每一件事的时候公平公正的提供机会的平等。算数上的平等强调社会资源的平等分配,这中思想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提出任务是空想社会主义人物“圣西门”和”马克思“,前两种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连带性 社会保险是社会连带性重要体现,通过数量的优势,社会成员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由古代的血缘关系上升带制度层面。在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连带感中,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怀和协作。

  社会化理论

  许多传统的理论认为,人进入了老年期应该以享受为生活目标而不再需要社会化了,传统社会的老年人具有天然的教化权位,他只对别人施行教化,而自己则决不会重新面对社会化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发展证明,老年人仍然需要继续社会化,主要的理由之一在于角色的转换,这种转换及影响表现为:

  (1)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

  (2)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在家庭中,由“家长”角色转换为被动接受照顾的角色),它容易使老年人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

  (3)工具角色转换为感情角色。工具角色是指人们肩负着一定的社会公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如职业上的角色。情感角色是为满足身心情感的角色,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子女间的角色。这样角色的转换使老年人常常碰到性别角色模糊问题以及伴随而产生的老年夫妻之间的冲突;

  (4)父母角色转换为祖父母角色。除了角色转换外,老年人还将遭遇多重“突然失去”的威胁,如子女情感支持的突然失去(子女成家分居,老年人进入“空巢”家庭)、健全身体的突然失去(疾病并可能面临肢残或死亡)、配偶的突然失去(丧偶并带来心理健康上的问题)。所有这一切对老年人而言都使将要面临的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继续社会化、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和不断自我调整来予以解决。

...

2017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点

 

  本文“2017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点”,跟着留学群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本身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普适性

  作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来说,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源于实践,同时,又高于实践。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提炼使社会工作超越了感性摸索的主观局限,进一步走向专业化的普遍推广。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尽管我们的服务对象可能是老人、青少年或儿童,他们各自面临的问题也大相径庭,但是,我们可以摆脱这些表面差异,采用统一的工作模式,比如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目前在各种偏差人员的辅导与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也曾一度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导模式,积极应用于各种服务对象之中,并且取得了显着疗效。

  2.中介性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是一座桥梁,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决定了它的中介性特征。这种中介性特征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双重持征: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理论特色,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也正是因为这种中介性,才使得社会工作摆脱了感性经验色彩,跨人了专业发展通道。

  3.专业性

  目前的大陆社会工作实践具有的是感性化、主观化、个体化特征,这意味着专业化程度的不足,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表现就在于大陆社会工作没有发展出一套本土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模式,因为本土化专业服务模式的缺失,许多社工不得不简单照搬国外以及港台的社会工作模式,由此陷人了专业发展的误区。

  4.历史性

  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征,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逐渐从个人化慈善性行为上升为制度化专业学科,中间经历了学科的阶段性发展,因此,作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之一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也打上了生动的历史痕迹。在社会工作初创时期,因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心理社会分析逐渐成了社会工作实务的主导模式,后来,因为行为主义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阶段性主导影响,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也先后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导模式。目前,社会工作的理论视野逐步拓展,多学科的交叉影响日益扩大,这导致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工作的主流模式。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历程表明,社会工作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专业学科,社会工作实务的模式也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5.本土性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而人是具体的,是历史和文化语境中的有差异的人。这意味着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不可能全球统一化,而应该是充满了区域差异性。实际上,社会工作的模式化追求中一直面临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冲突。随着社会工作实践的深人,当今社会工作的发展逐渐在弥合这二者之问的差异,在追求理论统一性的同时,本土化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也正是因为这种努力才导致了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多样化,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陆社会工作目前对国外以及港台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简单沿用其实也是本土化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特征。这种本土性也是我们发展创新社会工作的持久动力。

...

初级社会工作者2017年综合能力复习资料

 

  本文“初级社会工作者2017年综合能力复习资料”,跟着留学群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人生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具有独特、稳定等特性,包括气质、性格、认知、自我调控等。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状态或需要,主要是身体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欠缺。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大体相当于人类的两大需要:爱与饥。性本能又被他称为里比多(libido)。

  性本能是驱使人的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人格的发展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他的人格理论也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

  口唇区域为快感的中心。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

  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

  肛门区域成为性感区。在这一阶段,儿童会接受排便训练,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到外部纪律或权威,因此代表了伊底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一般地,如果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啬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如果排便训练过于随便,儿童在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秩序等人格特征。

  第三阶段:性器期(3-6岁)。

  生殖器成为快感的中心。这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性欲的对象,男孩对母亲产生爱恋,仇恨父亲,称为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对父亲产生爱恋,仇恨母亲,称为恋父情结或克勒厄屈拉情结。

  儿童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害怕报复,最后在压抑自己的性欲,停止对父亲的敌视,逐渐接近、接纳、认同父亲,并逐渐发展起同性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否则,儿童就可能演变成同性恋或异装癖、异性癖等性心理障碍。

  以上的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它们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他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 5岁左右。

  第四阶段:潜伏期(6 岁-青春期)。

  这一阶段,儿童的里比多受到压抑,没有得到明显的表现。儿童这时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将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伴,特别是同性同伴,倾向于避开异性同伴。

  第五阶段:生殖期(青春期-成年)。

  这一阶段是个体的性发育成熟期。个体开始试图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生活,逐渐发展出成年人的异性恋。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在性、心理和社会的方面都达到成熟状态,即达到生殖期人格的理想水平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达到。因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一是固着,即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里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

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2017年讲义(18)

 

  留学群社会工作者考试网为您整理“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2017年讲义(18)”,希望考友们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社会环境的构成

  构成社会环境的单元主要包括家庭、群体、单位组织、社区、制度和文化。

  1.家庭

  家庭是由夫妻与子女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对个体影响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家庭教养模式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事件(如出生富贵与出生贫贱),多在宏观层面展开。横向影响属微观层面,关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如何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育。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几乎所有问题都离不开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也不能撇开家庭。

  2.朋辈群体

  除了家庭之外,朋辈群体是对个体成长和发展影响比较大而深远的一个系统。朋辈群体属于小群体,即一群规模较小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共同达成其目标。群体成员社会地位相同,或者行为复杂程度相似,即使年龄上稍有不同也一样可以形成同伴关系。

  朋辈群体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其次,伴随个体的成长,朋辈群体(如社区层面的邻里群体)在不同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何利用朋辈群体的正向功能来开展社会工作,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如案例3 —1中,可以借助同学、同伴的影响力,促使小明回到学校。

  3.学校与工作单位

  学校不光是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地方,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除了通过长期和系统的正规教育,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促进儿童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之外,学校还向他们灌输社会的价值规范和伦理准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训练他们学习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学校系统、教师、管理者与社区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建设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性关系。在离开校园之后,对个体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工作单位及其他组织。

  4.社区

  社区是一种人的集合。地域社区以共同的栖息地域空间为特征;非地域性社区又称为心灵社区,与地域无关,如宗教社区等。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并成为人们生活的外部条件。社区对人们的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

  5.社会(或社会系统)

  社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一般来说,社会包含家庭、经济、教育、医疗、社会福利、政治、法律和军事制度等子系统。每一子系统在不同层面上各司其责,有系统地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使社会个体得以在有规范和秩序的系统中互动。人们的行为也是在社会系统,即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展开的,社会成为人们活动的重要的外部环境。

  6.文化

  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们把文化看作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文化是凝聚社会的黏合剂。它通过依附于语言、文字、艺术作品及其他文化载体,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进而成为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