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点栏目,提供与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留学群统计师栏目为大家提供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点:库存和购进,更多统计师复习资料及考试经验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点:库存和购进
批发零售贸易业期末库存
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已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商品库存情况和对市场商品供应的保证程度。期末库存包括:
(1)存放在本单位(如门市部、批发站、采购站、经营处)的仓库、货场、货柜和货架中的商品;
(2)挑选、整理、包装中的商品;
(3)已记入购进而尚未运到本单位的商品,即发货单或银行承兑凭证已到而货未到的商品:
(4)已发出但未办妥银行收款手续或采取送货制,尚未取得运输凭证的商品。
(5)寄放他处的商品,如因购货方拒绝付款而暂时存放在购货方的商品;
(6)委托其他单位代销(未作销售或调出)尚未售出的商品;
(7)代其他单位购进尚未交付的商品。不包括:所有权不属于本单位的商品,代其他单位销售(未作购进或调入)而未出售的商品,委托外单位加工商品,外贸企业代理其他单位从国外进口尚未付给订货单位的商品,代国家储备部门保管的商品。企业的库存商品金额可以采用进价或售价进行核算,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单位,应按商品进货原价(或实际采购成本)计算期末库存;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应按商品的售价计算期末库存。购入的商品,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计算期末库存(对已计入购进尚未运到的商品,也可计算期末库存);对于月终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入库商品,按应付给供货单位的价款暂估计算期末库存;年度终了,凡已转入库存和已作销售的进口商品,属于国外以离岸价格成交、有应付未付国外运保费的,应先预估期末库存;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包括在期末库存中;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商品,在发出商品时作减少期末库存,当加工商品收回时增加期末库存(包括商品进货原价、加工费用、加工税金等)。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
指从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包括从国外直接进口)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本指标由从生产者购进额、从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额、进口额和其他项目组成。这个指标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从国内、国外市场上购进商品的总量。商品购进包括:
(1)从工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商品;
(2)从出版社、报社的出版发行部门购进的图书、杂志和报纸;
(3)从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购进的商品;
(4)从其他单位购进的商品,如从机关、团体、企业、单位购进的剩余物资,从餐饮业、服务业购进的商品,从海关、市场管理部门购进的辑私和没收的商品,从居民收购的废旧商品等;
(5)从国(境)外直接进口的商品。不包括企业为了本单位自身经营用,而不是作为转卖而购进的商品;未通过买卖行为而收入的商品以及销货退回、买方拒付货款、商品溢余等
统计师考试频道推荐阅读
01-10
文本“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资料:会计科目和账户”由留学群统计师栏目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会计科目和账户
1、会计科目
是指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各个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2、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注意此处与会计六要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注意: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损益类科目的具体内容。
3、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大体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会计科目没有结构或格式,而账户有自己的结构或格式(T字账或丁字账)。
4、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同。
5、通过账户记录,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这四个会计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在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
统计师栏目为你推荐:
01-10
文本“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复习资料”由留学群统计师栏目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总论部分
1、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业务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并定期总括性地向在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按报告的对象不同,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主要向外部提供资料,侧重过去的信息;管理会计主要向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侧重于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3、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
4、现代会计的职能为:核算(反映)经济活动,监督经济业务,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5、会计的对象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本运动或价值运动。
6、企业的价值运动包括资本的投入、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即资本的运用)和资本的退出三个基本环节。其中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又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
7、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限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法律主体必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限定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3)会计分期:限定了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的具体期限。企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迄时期确定。
(4)货币计量:限定了会计计量的手段和方法。
8、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是收付实现制。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9、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其中:
(1)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2)实质重于形式:典型例子是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自有资产;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不应确认销售收入。
(3)重要性:一般而言,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4)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企业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等,都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统计师栏目为你推荐:
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