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华人社会栏目,提供与华人社会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4-25
新加坡教育:双语环境西学东践
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低龄留学生的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国外的教育方式和语言环境,留学专家表示,新加坡是一个中英双语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汉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校以英文教学为主,学生接受英文教育,也可以选择双语教育。因此,新加坡兼具资本主义制度和华人社会双重特点,既能让中国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又能避免学生去欧美国家留学的文化冲突,因此这对较少离开父母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以精英教育为目标,承袭英国教育传统,采用英联邦式的公私结合、联合办学的教育体制,同时兼具东方基础教育优势,既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教授西方的先进理论。
新加坡高中:“专题研究”开发学生潜能
在新加坡高中,有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教育项目—专题研究,这是一个全年性质的教育项目,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可以研究一种文化、做一个小发明,甚至可以自己谱写歌剧。由学校委派指导员,有的还可以得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或南洋理工大学资深教授的指导,整个研究的过程也十分专业。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得专业指导意见,并深入研究,对日后的升学规划和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此外,课外拓展课程也是新加坡中学生的“必修课”,从攀岩、野外生存到空中走粗绳,都让学生亲身体验,锻炼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冒险精神,以及对规则的尊重。放假期间,学校则极少布置作业,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至少参加一项课外活动团体,可如篮球、足球、管乐队等。
新加坡本科:进入世界名校的跳板
高考前后,咨询出国留学的高中学生和家长数量通常会有小幅提升,其中不乏希望去新加坡的。就读新加坡大学可同时获得修习其它国家著名大学课程、获得该大学文凭的机会。还有不少具有国际水准的外国大学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校,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就在该国设立了它在亚洲的第一所分校。新加坡还有300多所私立学校,通常有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知名大学的联办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拥有国际水平的文凭,却不需支付昂贵的学费。此外,在新加坡学习1-2年后,学生可转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继续深造,签证简单,省时省钱,是很理想的留学中转站。
与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相比,新加坡的留学费用更便宜。学费和生活费用一年约12-15万人民币,入读公立学府还有机会申请到高额奖学金及高达80%的助学金。此外,留学生还可通过打工兼职降低留学费用。
...01-17
【小编按】
在英国必须要做的10件事
一、感受雾都-伦敦
二、跟随诗人的脚步…探索英国的乡村美景
三、畅游生机勃勃的大学城
四、到剑桥牛津撑篙泛舟
五、参加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六、到利物浦加入甲壳虫乐队朝圣者之旅
七、参加诺丁山狂欢节的巡游
八、征服三大高峰:斯诺敦山、本尼维斯山和斯科费尔峰
九、欣赏英国音乐盛典---格拉斯顿伯音乐节
十、观看一场足球或橄榄球比赛
意大利华人社会的安全问题仍不容乐观
回顾2012年,意大利华人社会安全问题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展望2013年,意大利华人社会的安全问题仍不容乐观。提高防范意识和措施,预防犯罪,应是华人的主修课题。
根据意大利警方的有关资料,意大利2012年针对华人的犯罪案件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千起,华人被偷、被抢案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以华人为目标的犯罪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海外华人的安全问题错综复杂。经济危机导致民众收入普遍缩水,失业率不断攀高,治安形势持续恶化,被外界看作富得流油的华人,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不法分子抢掠的主要目标。
华人喜驾名车、穿戴品牌、出入高档消费场所,其消费行为已经成为引来祸端的导火索。遏制和减少针对华人的犯罪,不仅仅是提高防范意识和手段的问题,华人只有学会低调处世、低调做人,逐步改变消费观念,才是预防犯罪和规避伤害的根本所在。
回顾2012年,意大利华人社会安全问题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展望2013年,意大利华人社会的安全问题仍不容乐观,华人社会安全将面临着更加智能化及多样化的犯罪挑战。因此,提高防范意识和措施,预防犯罪,应是2013年意大利华人社会的主修课题。
华人在美国社会堪称“敬岗爱业”的模范族裔,经过多年的苦学与奋斗之后,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已是口袋满满,然而,当他们惊觉岁月催人时,却发现心灵空空,想找一个理想伴侣竟比创业还难。
据中新社报道,25日,由华盛顿地区中国学生学者主办的美国版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吸引了全美各地约80名女嘉宾和30名男嘉宾报名参加,现场千余名观众中也不乏前来寻觅真情的单身人士。
令人诧异的是,前来寻找“另一半”的“单身贵族”们清一色拥有让人羡慕的高学历或高薪水。除留学生外,相当一部分是事业有成的白领乃至金领,其中男的不乏“高富帅”——既有华尔街的高管,也有IT界精英,还有运动健将;女的也不乏“瘦纯美”——既有书香门第的才女、也有温婉可人的美女,还
2011年12月19日,留学群liuxuequn.com报道.
生活在巴塞罗那近郊的34岁西班牙人Jordi是一名专业摄影师,同时也是一名研究社会融入、多元化社会经济发展的 一名研究生。受他的母校——Murcia某大学的委托,Jordi从2009年开始注重于拍摄和研究加泰罗尼亚地区,中国人通过各种经商途径,与周边的西 班牙居民以及南美、中亚、东欧等移民建立各种关系的现象。本月10号,Jordi再次委托巴塞罗那老华侨杨若星老师,走进中国人圈子进行拍摄和了解,并计 划在研究达成之后,将多年的调研经验拟集合成书册进行发行。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作为一名生活在巴塞罗那的专业摄影师,Jordi通过多年的拍摄过程,发现大量的华人移民在当 地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相对于其他许多移民来说,语言学习困难、常常封闭在自我种族圈内的华人们,却有着利用经济关系,不断在当地社会进行 扩张及与外界其他移民种族建立各种关系的特点。于是,Jordi将这一现象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拟为Murcia某大学提供大量的数据和照片,研究华人在 海外发展、扩张这一话题。
从2009年开始,Jordi就开始走进华人圈内,拍摄大量华人生活、工作照片。但是由于交流问题及华人性格上的闭 塞,经常让Jordi遇到困难。据Jordi告诉欧浪网记者(以下统称记者):“学校委托了10个学生,我专门挑选了通过华人在西班牙的生活、工作等日 常,是如何与当地及其他外来移民进行交流,并扩张自己的生意的。有些人认为华人是非常的闭塞,常常将自己关闭在自我种族的圈内发展,但是我觉得华人就像一 只章鱼一样,他们小心翼翼地探知着周边的陌生环境,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会勇于出击,先其他人一步占领先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现 象……可是在真正的接触过程中,华人性格和与生俱来胆小的性格让我的调研过程非常地困难,有些话题中国人是不愿意托盘而出地将经验告诉给别人的。”
虽然困难重重,但Jordi并未就此退缩,在两年的时间里,他拍摄了近万张关于中国人生活、工作的照片,照片不仅真 实反映了中国人身上勤劳、善良的本性,同时也反映了在海外发展过程中,中国人与其他移民相比所欠缺的种种。本月10号早上11点,他再次委托巴塞罗那老华 侨杨若星老师,走访了Sants地区开店经商的华人们,在进行拍摄的同时,也与他们进行攀谈和交流,记录华人的点点滴滴发展过程。对此,Jordi告诉记 者:“与中国人的接触,往往需要另外一个熟悉的中国人作为媒介,这样会取得中国人更多的信任,从而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其实每个民族身上都有优缺点,中 国人也不例外,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够帮助中国人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在做这项社会调研的同时,我记录了大量的照片,以后在这项调研做完之后,我希望 能够举办一个摄影展或者出一本摄影集,真实地展现西班牙华人的点点滴滴。”
《西班牙摄影师调研华人社会 称华人像章鱼一样 - 华人 - 欧洲新闻》本文来源:(www.liuxuequn.com)... 2011年12月08日,留学群liuxuequn.com报道.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龙登高6日在此间表示,近30年来,海外华人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移民日益增多,不仅使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地的华侨华人数量急增,而且迅速改变了当地华人社会的格局。
据中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称,12月6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的纪念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全 国各地的侨史专家学者、学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会议。龙登高在座谈会上作了题为《侨情与侨资的深刻变化与重大发展》的发言,他指出,华人社会格局的转变 主要体现在,华人社会从以老侨与港台、东南亚华人移民为主体转变为中国大陆移民占多数。此外,华人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构成更趋于多元化,经济条件明显改 善。
龙登高称,在北美的纽约、多伦多、洛杉矶、温哥华等地都有逾50万的华人聚居都会区,东南亚则形成华人百万以上的聚居都会区。在这些聚居区,华人经济具有自我扩展能力,并带动了周边的华人移民扩散。而在欧洲、非洲等地,新移民与华人商务日趋活跃,呈现前所未有的气象。
此外,海外华人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发展还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源自中国的移民、商品与资本交相并发,影响日隆。龙登高说,近五、六年来,中国移民迅速增加和扩散,中国制造的商品也涌向西方国家市场。华侨华人在海外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与“华人观”与以往有很大区别。
第二,技术突飞猛进,海外华人与中国的联系及国际间交流丰富多样。龙登高指出,由于新移民已成为华人构成的主体,新兴的信息技术为海外华人与中国的联系新增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和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海外华人与祖(籍)国的空间观。
第三,更多的机会,更快的联动,更广大的空间,为华侨华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专家称新移民急增改变海外华人社会格局 - 华人 - 欧洲新闻》本文来源:(留学群https://www.liuxuequn.com)... 2011年12月05日,留学群liuxuequn.com报道.
2011 年11月28日,历时大半年时间筹措,由西班牙华人食品协会组织发起的“巨额罚款与酒照申请”抗议大集会马德里市中心的政府办公大楼门前广场举行,西班牙 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华人食品协会成员及食品店商家代表、华人社团侨领、侨胞代表、华文媒体以及当地媒体记者等参加了这个被当地媒体称之为“西班牙中国人 第一次自己中国人向政府提及诉求”的集会。集会吸引了西班牙境内报纸、广播、电视所有新闻媒体关注。之所以如此轰动,是因为本次集会是在经济危机大环境 下,华人食品店频临罚款与关门的进退维谷的情形中,被逼无奈的状况下,由一个只有6年历史的华人社团单独发起,并且组织地方企业协会力量共同实施的一个有 计划,系统性的维权活动。随着维权活动迈出第一步,后续工作将向纵深发展,事情进行到这里,最后结局如何已经显得不是很重要,因为这次维权活动所昭示的现 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对华人社团未来发展的启示,对华人思想观念转变所提出的要求,以及暴露出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超过维权意义的本身。
华人社会发展使维权必要性日益彰显
据 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进入2005年年末后,随着华人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华人商家利益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其大规模冲突表现在2005年秋天马德里 政府针对市中心批发区LAVAPIéS封路政策的出台。当时封路就意味着批发区性质的改变,意味着生意上的迁徒、转型与大萧条,甚至是关门,于是在马德里 企业家协会、市中心西班牙商会的带领下,总部位于批发区的西班牙华人商会也积极行动和起来,与当时LAVAPIéS的华人商家积极配合,参与到维权活动之 中。由于当时LAVAPIéS地区华人商家云集,加上形势所迫,游行当天几乎所有华商店铺全部关门,参与维权活动的华人数众多,在西班牙人中很是抢眼,让 很多人始料不及,此次华人参与的游行示威被当时的媒体誉为西班牙史上华人第一次维权活动。
这场断断续续历时 数月的由当地商家发起,华商积极参与的维权活动最后终于迫使政府在原定的封路政策上进行调整,维权活动最终虽然没有全部达到预期目的,但也算是达到基本目 的,能让商家将生意维持下去。与后来华人食品协会所组织的维权活动有所区别的是,当时这场声势浩大的维权示威活动的发起和组织者并不是中国人。
进 入2008年后,西班牙华人社会发展史上又爆发了轰动一时的“WOK事件”,尽管事件当事人全是中国工人,但是后来维权活动均是在工人加入CCOO工会的 基础上,依靠当地工会的力量开展起来的,尤其是后来的抗议集会活动,如果不是依靠工会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力量加以组织,没有众多西班牙工会会员的参与,仅靠 几个中国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不会组织起当时颇具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这个由工会组织的华人维权活动被华人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虽然结局不是太尽人如意,但华 工最终得到了应有补偿。因为维权对象是华人,针对目标是西班牙公司,此次事件让维权这个字眼在华人社会深入人心。
此 后几年时间中,华人社会虽然没有爆发诸如此类的大规模华人维权事件,但是华人已经不再向过去那样沉默,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小规模维权活动时有发生。如 2009年的巴塞MATARO华人制衣厂商家集会抗议活动,周小荣自杀案件的集会抗议活动等,这些活动的进行,昭示着华人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已经能够打破 过去的沉默,发出自己的心声,勇敢地与政府展开对话,但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力并不大。直到2011年春...
2011年11月21日,留学群liuxuequn.com报道.
据中新社报道,“华文传媒与海外华人社会”学术研讨会20日在此间拉开帷幕。中国驻菲大使刘建超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他称赞华文传媒是海外华人社会发展的“推进剂”、“调节剂”与“粘合剂”。
在出任中国驻菲大使之前,刘建超曾在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工作20多年。谈及这段经历,刘建超称“感觉很庆幸”,坦言与记者、新闻学者打交道积累了深厚感情。他说,“来到菲律宾工作后,每天必看的报纸就是华文报纸。”一句话引得台下掌声一阵。
刘建超用“推进剂”、“调节剂”、“粘合剂”来概括华文传媒对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华文传媒是华社发展 的“推进剂”,是菲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媒体兴则华社兴,华社兴则媒体更兴。”华文传媒用客观的理念和思想引导海外华人社会,引导、释放华社中的一些 矛盾,华文传媒成为华社和谐共处的“调节剂”。华文传媒的“粘合剂”作用则不仅体现在“粘合”华人社会,也体现在“粘合”华人与其他族群。他说,菲律宾总 统府发言人陈显达曾向他透露,“在菲律宾总统府就有个办公室专门在读华文报纸,借以了解华人族群关心什么、有何评论。”
刘建超说,菲律宾广大华人社会对祖(籍)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华文传媒,他希望华文传媒进一步开拓思路,为加深中国与菲律宾以及菲律宾华社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多作贡献。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菲律宾《世界日报》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中国18所著名高校26位新闻传播学者专程来菲出席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论文,分享研究华文传媒和海外华人社会的心得。
《“华文传媒与海外华人社会”研讨会在马尼拉开幕 - 华人 - 欧洲新闻》本文来源:(www.liuxuequn.com)...
厄瓜多尔的华侨华人多来自广东中山、台山、潮汕、广州郊区和福建福清、连江等地,也有部分是来自上海、山东和辽宁等省市的新侨。华人1.5万,华裔约15万,主要集中在瓜亚基尔、克维多和首都基多3个主要城市,大部分居住在瓜亚基尔市、克维多市及周边沿海省市。旅厄侨胞大部分从事餐饮业。七十年代后,一些侨胞开始转向进出口生意,经营五金、百货、农场、养虾、食品工业等。第二代华裔有不少是医生、工程师、律师和企业家,不少人同主流社会关系密切,不乏出任政府部长和市长者。MARTININSUACHANG是现任总统诺沃亚政府的劳工部长,HECTORAYONJO现任环境部副部长,克维多、瓜亚基尔和圣多明各市都有华裔担任过市长。在克维多有一批华裔为农场主,其经济收入较高。台胞大多经商,也是从事汽车修理和金矿开采的,经济实力比大陆侨胞稍雄厚。
现年46岁的厄瓜多尔罗氏集团总裁罗保源,祖籍广东汕尾市。年轻时,罗保源和他的弟弟凭着一股勇气,身无分文地闯荡过香港和美国。这段岁月虽无太大成功,却磨练出他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为日后在厄瓜多尔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楚。来到厄瓜多尔的初期,创业艰辛是难以言喻的。白手起家,加上当时厄瓜多尔政府对为数不多的中国大陆移民不甚热情,难上加难。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罗保源用他的诚恳和韧劲,最终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同。他的事业也一步步发展壮大,走向成功。
现在的罗氏集团已经拥有五家在当地称得上高档的中餐馆、一家建筑房地产公司、一幢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罗氏大楼以及罗氏进出口公司。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厄瓜多尔勇于涉足建筑领域,是该国华人界敢吃螃蟹的第一人。罗保源事业成功了,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同胞、自己的祖国。2002年3月,他随从厄瓜多尔总统的访问团访问了中国。半年后,他又组织了以厄瓜多尔建筑工程师为主体的三十多人考察团,前往祖国大陆进行参观考察,为厄中友谊作出了贡献。罗保源用他的成功在厄国华人社区树起了一面旗帜。
华人社会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