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历史知识点栏目,提供与历史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有哪些呢?感兴趣的同学们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
⑴背景: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⑵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国内少数民族实行一律平等政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⑶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⑷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1.一国两制
(1)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适用的范围是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2)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原因:“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
(4)我们对台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港澳回归
(1)前提条件: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国力日益强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2)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回归。
英国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香港的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回归,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3)澳门的回归:1999年12月20日回归。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范例。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5)香港、澳门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祖国统—(台湾、西藏、新疆)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⑴古代史:
①三国时,东吴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②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③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④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⑵近代史: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签署...
想要了解高中历史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资讯!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人物思想
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
想要了解高三历史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
10-17
初中历史知识点怎么记忆?简单的方法就是编个口诀,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 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 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 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 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 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 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 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 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 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 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 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 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 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 西周定都镐京上,
分封制度定国策, 天子统治有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 前771(年)周灭亡。
四、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 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 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 “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 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 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 人祭人殉任屠杀。
五、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 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第二霸主晋文公, 城濮之战称英雄,
“退避三舍”诱楚军, 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多战争,
齐王军师名孙膑, 围魏救赵战桂陵,
前二六0战又起, 秦赵之间战长平,
赵括纸上来谈兵, 四十六天粮草尽,
赵军大败秦军胜, 从此六国难抗衡。
推荐...
10-17
初中历史知识点繁琐,考生面对这些知识点该怎么记忆,记忆的关键方法是什么呢?想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方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方法
一、集中归类
此种方法就是将性质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有关历史知识, 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有机的分门别类的集中归纳后, 进行各个击破式的分类学习记忆。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变法时, 可把所有改革变法方面的历史知识, 按照先后朝代及年代的历史发展顺序, 列成表格形式进行集中归类。
此表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朝代、时间、人物、改革或变法内容、影响及意义等。
二、化繁为简
有些初中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将复杂内容通过化简,舍弃次要内容,记住关键字眼,然后拓展开去,最后达到全部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点。
三、留心细节
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四、掌握答题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09-21
想学好高考历史,掌握相应知识点很重要,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高考历史知识点:需重视的10个隐形知识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
06-23
现如今高考备考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历史知识点如何高效复习”,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
2020高考历史知识点如何高效复习
高中历史想必在考生的印象当中不是一门难的科目,但考生要想拿高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少不了考生平时对理论知识的积累,那如何积累、掌握理论知识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学会整合知识点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多且杂,为了让自己的复习更加有效率,考生就要学会整合知识点。考生可以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来整合各章的知识点,把相关的那些零散的内容整合到一起。例如以古代史第一单元的先秦为例,主要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这几个阶段,考生就可以以历史发展的时间段来整合知识点,当然整合的时候可以分经济、文化、政治、民族关系这四大类。分类整合知识点会梳理的更清楚。
二、不要看太多课外书
高中历史考生最好的复习资料就是教材,考生把教材吃透了,那分数绝对不会低,根本用不着去看课外书。但有些考生偏偏买了很多的课外书,原因是怕自己错过了重要的知识点。可是盲目的看课外书,考生要记的东西只会越多越杂,从而导致考生漏掉了重点,降低了复习的效率。因而,考生只要把教材吃透即可。
三、要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高中历史的复习,第一轮主要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而到了后期复习的过程中,考生就要慢慢的建立知识的框架体系,将抽象的知识立体化。毕竟高中历史的教材采用的是专题式或者是叙事的方式,而并不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的方式。所以,如果考生不建立知识框架体系,那就会造成知识点记忆紊乱,。因而,平时考生就要花时间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记知识点需要讲究方法
高中历史的理论知识很多考生都是死记硬背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忆方法。虽然说死记硬背也有效果,但效果不高,考生还是要讲究方法。考生可以试一下感官协调这个方法,就是把自己多种感官协调起来,记知识点的时候,除了用眼睛看、用脑想以外,考生还可以多动口,多动手,来增强自己记忆的效果。
推荐阅读:
高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历史知识点: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高考历史知识点:文学的时代特色
1.《诗经》——诗的经典
内容 |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反映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风》是其中的精粹,如《硕鼠》《关雎》等 |
特点 | 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
地位及影响 | 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
2.楚辞——楚辞的魅力
风格 | 楚辞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其风格是浪漫主义 |
特点 | 句式较为灵活,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
代表 |
高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的古代艺术,一起来复习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的古代艺术
1.“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1)书法艺术:
①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②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③主要字体: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主要书法家:
秦代 | 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
东晋 | 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等,被尊为“书圣” |
唐代 |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 |
北宋 |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
元代 | 首推赵孟,创赵体 |
明代 | 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
...
高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纸的发明
(1)概况:
①考古文物资料表明,我国在西汉时就发明了书写用纸。
②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开始普及。
(2)意义:
①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②纸的应用,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概况:
①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②北宋又发明指南针、指南鱼。
③指南针主要用于军事和航海事业。
(2)意义:
①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
②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后,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概况:
①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药武器是火药箭和火炮。
③宋朝:《武经总要》一书介绍了火药武器和火药配方。
④明代:创造了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2)意义:主要应用于军事,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药后来传到欧洲,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4.印刷术的进步
(1)概况:
①早期主要是雕版印刷,《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北宋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
③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④明代铜活字较多应用。
(2)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②传入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历史知识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