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小赤佬的意思栏目,提供与小赤佬的意思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9-22
成语名称:白兔赤乌 bái tù chì wū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白兔赤乌】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白兔赤乌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白兔赤乌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解释〗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成语出处] 〖出处〗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百科解释如下:
词 目 白兔赤乌发 音 bái tù chì wū
释 义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出 处 唐·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用 法 作宾语、定语;指时间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说的是天地日月都是长久存在的自然现象,白兔指月亮,赤乌指太阳,相趁走是指互相追赶着走,月亮和太阳总是此升彼落,像是互相追赶一样。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21880.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405661.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09-06
成语名称:面红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面红耳赤】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面红耳赤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面红耳赤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十九回:“一面看那丫头……在那里羞得面红耳赤。”
[正音] 赤;不能读作“cì”。
[近义] 羞愧满面
[反义] 面不改色
[用法] 形容羞愧的样子。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他们两个人因为一个问题争得~。
[英译] be flushed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面红耳赤
【注音】miàn hóng ěr chì
【释义】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愧而脸色发红。
【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羞愧的样子。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灯谜】喝醉酒红脸
【英语】as red as a turkey cock
【日文】耳(みみ)のつけねまで赤くなる
【歇后语】灌血的猪头
【近义词】羞愧满面
【相反词】面不改色
【同韵词】归之如市、挑三豁四、目不苟视、盗名欺世、慞惶失次、暗昧之事、吮癕舐痔、谦逊下士、移天徙日、贵人多忘事
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朱子语类》卷二九
清朝时期,一浪子决心痛改前非,给自己取别号“死里逃生”,他在街上遇到一汉子拿着一本小说要卖,他好奇地看到是“九死一生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看后不住面红耳赤,意往神驰,他把这本书改作章回小说发表。
1、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清·吴...
09-23
成语名称:白鱼赤乌 bái yú chì wū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白鱼赤乌】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白鱼赤乌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白鱼赤乌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解释〗为祥瑞之兆。
[成语出处] 〖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例句] 〖示例〗~之符,黄金紫玉之瑞,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bái yú chì wū
ㄅㄞˊ ㄧㄩˊ ㄔㄧˋ ㄨ
乌,古代传说中的瑞鸟。白色的鱼,红色的鸟,指祥瑞之兆。
《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白鱼赤乌
中性成语
...02-11
成语名称:面红颈赤 miàn hóng jǐng chì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面红颈赤】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面红颈赤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面红颈赤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见“面红耳赤”。
百科解释如下:
【名称】面红颈赤【拼音】miàn hóng jǐng chì
【解释】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同“面红耳赤”。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示例】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五十八回:“萧静园听了,那里答应得出来,默默无言,逼得面红颈赤。”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548755.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02-11
成语名称:面红面赤 miàn hóng miàn chì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面红面赤】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面红面赤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面红面赤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百科解释如下:
【名称】:面红面赤【拼音】:miàn hóng miàn chì
【解释】:指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出处】:元·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第三折:“子他行怕行羞,和我也面红面赤。”
【事例】: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半点相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
【用法】:作宾语、状语、定语;用于激动、发怒等。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600751.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02-11
成语名称:脸红耳赤 liǎn hóng ěr chì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脸红耳赤】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脸红耳赤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脸红耳赤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成语出处] 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近义] 面红耳赤
百科解释如下:
词目 脸红耳赤发音 liǎn hóng ěr chì
释义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亦作“脸红耳热”。
出处 萧殷《桃子又熟了》一:“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示例 只要我们聚在一起,哪怕是吵得脸红耳赤,心里也是甜滋滋的。★陈宜浩《冤家》
用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人的状态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454324.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02-07
小赤佬的意思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