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怎么优雅地面对死亡栏目,提供与怎么优雅地面对死亡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琼瑶阿姨立生前遗嘱:我们该怎么优雅地面对死亡?。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留学群实用资料栏目。
即将进入耄耋之年、身体也依旧健康的琼瑶阿姨,前几天写下了“生前遗嘱”,以公开信的形式,表达了“尊严死”的意愿。她甚至以“大不孝”的名义向儿子、儿媳“施压”,只为保证自己“自然死亡”的“权利”。
一封公开信激起千重浪。有人说琼瑶阿姨矫情,有人则赞她豁达的生死观。但不管如何,作为公众人物,琼瑶阿姨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把死亡这件大家讳言的事拿到了桌面上讨论。
一个生命的诞生与死亡,本来就是最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可是,我们往往满怀期待和欣喜之心,做好各种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对于死亡,生命必经的终点,却很难有人能够做好准备,坦然处之,从容面对。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生得愉悦,死得坦然?在诸多讨论中,一位重症监护室医生的无奈或许道出了某些真相:
医生,我知道老人不行了,但是儿子要3天后才从美国回来,请你想尽办法维持一下;liuxuequn.com
医生,我知道老人不行了,但是下周是孙子的婚礼,家里实在分不开身办事情,请你维持到这之后;
医生,我知道老人不行了,但是我这个做儿子的不给他看病,是我不孝,所以请你先维持一段时间,一点钱都不花,我觉得于心不忍……
这是他在工作中经常听到的要求。虽然目前医院内1/3的危重症病人,对其进行的抢救都是无谓的。但是病人已经没有办法决定他对自己生命的选择,选择权在家属至亲手中。可是,死亡突如其来,不仅病人自己,大多数家属也并没有做好准备。
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恋生恶死,总是希望亲人能够多存留在这个世上。而现代医学还很年轻,把死亡作为医学的技术极限和伦理选择问题来思考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大多数医院甚至有标准的处理濒死病人的流程,如果不经过一番抢救,就让病人自然离世,似乎是医生的失职。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讨论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尊严离世才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哈佛医学院教授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用大量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他在书中介绍了许多在家里平静离世的老人的案例。这些都是建立在高水平的临终医疗的基础上,医生和病人充分互动,医生能够根据病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帮助病人做出最有利于他们的临终治疗方案和居家护理方案。
可是,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着太大的欠缺。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发布《死亡质量指数》报告,在这份涉及80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告里,中国排在第71位。报告指出,中国400家专业肿瘤医院,只有极少数慈善医院和社区康复中心提供姑息治疗服务,仅有不到1%的人可以享受到这项服务。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对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服务覆盖率约为10%,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在80%以上。可见,不只是病人和家属没有做好准备,我们目前的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也还没有做好准备。
只有当所有人都准备好,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才会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常态。
...怎么优雅地面对死亡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