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成人高考生态学复习资料栏目,提供与成人高考生态学复习资料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3-13
本文“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常识”,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为世界面积最大、最典型。
(2)生境:亚热带季风季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干燥季节。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丰富(不及热带雨林);
②群落结构复杂(不及雨林);
③板根、茎花等现象几乎不见;
④优势植物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和木兰科;
⑤无明显季相变化。
2、简述落叶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美大西洋沿岸,西、中欧、亚洲东部。
(2)生境: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北美为温带季风季候,共性是四季分明,冬季较干冷。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较丰富;
②优势树种为壳斗科、槭树科、桦树科、杨柳科;
③群落结构简单;
④季相明显。
3、简述北方针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半球寒温带,贯通欧亚、北美大陆。
(2)生境:气候寒冷、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和,终年湿润。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较贫乏;
②乔木以松属、云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组成;
③群落结构简单;
④不同树种的森林外貌和季相不同。
4、简述热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热带森林与热带荒漠之间。
(2)生境: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3)群落特征:
①有星散分布的耐旱乔木;
②喜热禾本科植物占优势;
③季相明显;
④大型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丰富。
5、简述温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温带大陆内部,荒漠与森林之间。
(2)生境:半干旱、半湿润气温,低温。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贫乏;
②以耐低温、旱生禾本科,豆科为主;
③草本具典型旱生特征;
④季相明显而华丽;
⑤群落结构简单,仅草本层。
...03-13
本文“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考试复习讲义”,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简述云杉砍伐迹地上的次生演替系列。
(1)采伐迹地阶段(杂草群落阶段);
(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
(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阔叶混交林);
(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
2、顶级群落有哪些主要特征?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有:
(1)生物量高;
(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
(3)净生产量低;
(4)群落结构和食物链(网)复杂;
(5)物种多样性和生化多样性高;
(6)群落稳定性高。
3、陆地生物群落有哪些分布规律?
(1)纬度地带性;
(2)经度地带性;
(3)垂直地带性
4、主要顶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1)单顶极:同一气候区内,无论其他生态条件如何,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
(2)多顶极:同一气候区内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群落。
(3)顶极-格局:同一气候区内,可有多个顶极,但各顶极呈连续变化格局。
5、简述热带雨林群落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赤道及其两侧湿润地区。
(2)生境:终年高温多雨。
(3)群落特征:
①种群组成较为丰富;
②群落结构极其复杂;
③乔木具有板状根、裸芽、茎花等特征;
④无明显季相变化。
...03-13
本文“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简答题”,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简述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1)演替的方向性:
①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②物种组成由多到少;
③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
④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
(2)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极期)停止演替。
(3)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自己反而不利,最终导致群落的替代。
2、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4)环境条件的变化;
(5)人类活动。
3、群落交错区有哪些特征?
(1)位置上:位于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
(2)生态环境:较复杂多样。
(3)种类多样性高,某些种的密度大。
4、简述群落成层现象。
(1)植物的地上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照
(2)植物的地下成层现象,主要原因矿物质、养分、水;
(3)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食物;
(4)水生群落的成层现象,主要原因光、食物、温度。
5、层片具有哪些特征?
(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生活型相同,并具有相当地个体数目,而且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
(2)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小环境;
(3)在群落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03-13
本文“成人高考2017年生态学基础简要问题解析”,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温度因子和光因子一样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
(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
(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种类组成特征;
(2)外貌和结构特征;
(3)动态特征。
3、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
(1)多度和密度;
(2)频度;
(3)盖度;
(4)优势度;
(5)重要值。
4、简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水平结构:①镶嵌性;②复合性;③群落交错区。
(2)垂直结构
(3)年龄结构
5、生态位有哪些特征?
(1)生态位的重叠;
(2)生态位分离;
(3)生态位宽度。
...03-13
本文“成人高考2017年生态学基础考试讲义”,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虽然含量少,但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
2、简述土壤母质对生物的影响。
母质是指最终能形成土壤的松散物质,这些松散物质来自于母岩的破碎和风化(残积母质)或外来输送物(运移母质)。土壤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质地深受母质的影响。基性岩母质多形成土层深厚的粘质土壤,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营养元素,呈碱性或中性反应。冲积物母质质地较好,营养丰富,土壤肥力水平高。
3、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氮是一切生命结构的原料。大气成分中氮气的含量非常丰富,但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固氮的途径一是高能固氮;二是工业固氮;三是生物固氮。氧气是动植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物质,绝大多数动物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增加。对于动物来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影响动物的呼吸代谢。
4、简述生物对风的适应。
风是许多树种的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风媒植物特有的花形和开花时间均是风媒植物对风的适应。在多风、大风的环境中,能直立的植物,往往会变得低矮、平展,并具有类似旱生植物的结构特征。“旗形树”也可以说是树木对盛行强风的适应。
5、简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每个生物的生存,而且还把各个生物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决定着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生物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
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寄生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竞争作用、他感作用等方面。动物和动物之间,除了互相产生不利的竞争和捕食关系之外,还有偏害、寄生、互利等相互作用方式。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除了植食作用以外,还表现有原始合作、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作用等。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03-13
本文“成人高考2017年生态学基础考试考点”,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利用时间、了解群落的动态等,特别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2、简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
3、简述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
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越大。如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3个方面。
4、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征: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5、简述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水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土壤结构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类型。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
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而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及其配合状况又对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03-13
本文“成人高考2017年生态学基础常识”,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2、协同进化所包含的内容?
(1)竞争与协同进化;
(2)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协同进化;
(3)食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
(4)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3、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理论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该定律认为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在生态幅当中包含着一个最适区,在最适区内,该物种具有最佳的生理和繁殖状态。
5、简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03-13
本文“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辅导资料”,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食草动物对植物群落的作用有那些?
①许多食草动物的取食是有选择性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多度
②啃食抑制了竞争物种的生长,从而加速和维持了低竞争物种的多样性
2、种群密度制约有哪几种形式?简单解释一下这几种形式。
①过度补偿
②补偿不足
③准确补偿
3、在高度富养化的湖泊中蓝绿藻能成为优势浮游植物的原因?
(1)浮游动物和鱼类宁可吃其他藻类也不愿意以绿藻为食;
(2)很多蓝绿藻都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因此当氮短缺时它们就处于有利竞争地位。
4、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1)收获量测定法;
(2)氧气测定法;
(3)二氧化碳测定法;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5)叶绿素测定法
5、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6)限制性作用。
03-13
本文“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考试要点”,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些?
(1)水生植物有三类:
①沉水植物;
②浮水植物;
③挺水植物。
(2)陆生植物有三类:
①湿生植物;
②中生植物;
③旱生植物。
2、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边界特征。
3、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4、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5、环境的类型都有哪些?
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类;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03-13
本文“成人高考2017年生态学基础简答题”,跟着留学群成人高考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成人高考生态学复习资料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