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推动力栏目,提供与推动力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推动力,体系中同一物理参数在不同位置处之差称为推动力。
08-10
据英国就业和技能委员会(UKCE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未来十年,IT人才将成为英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份名为《数字产业中的技术和技能》的报告预测,在未来十年内,英国数字产业将需要30万名IT人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增长潜力”。下一代的IT人才需要拥有更深入、更专业的IT技术知识,同时还需要业务、销售及沟通技能。
该报告警告称,目前英国有五分之一的专业缺口需要填补,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正在阻碍英国数字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看,这也使得数字企业更难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报告显示,英国迫切需要一支高层次的IT人才队伍,如IT架构师、大数据和安全专家等。报告补充称,核心技术和计算专业人才依然重要,但现有的IT专家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提高技能,这对于数字行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报告显示,2009至2012年间,数字行业的就业率平均每年增长5.5%,从地理分布来看,89%的IT人才选择在英格兰就业,选择苏格兰的为7%,而选择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分别为2%。
UKCES的研究经理瑞切尔·平托说:“数字产业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690亿英镑的产值。这也是经济衰退以来,英国生产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该行业的增长率三倍于全行业平均增长率。但IT人才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英国现在有110万名IT专家,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就业于数字行业,其余的IT人才很有可能受聘于金融、专业服务、制造或公共行业。为了确保数字产业能真正蓬勃发展,企业雇主需要一个明确的员工技能培训日程,在培养下一代IT专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该报告还指出,2012年在英国所有劳动力中,数字人才是英国劳动力中素质最高的人群,其中约63%的人拥有更高的学历。然而,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计算专业的毕业生离校6个月后失业率也是最高的。
...08-02
留学群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力量、动力、推动力”类
1.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P18
2.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P39
3.中华民族绵延不断而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民族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P104
4.推动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文化 P105
5.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 P61
6.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 P66
7.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 P114
8.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学技术 P62
9.新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推动力:民族精神 P120
10.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科技创新 P66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作文标题: 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关 键 词: 高中高一 900字
字 数: 9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一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qun.com
作文大全网(zw.liuxuequn.com)提示:我们希望您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广大学生服务,提供最好的作文给大家参考和学习。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一900字的作文,题目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每每听到那首没有共产党的歌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时,我的心情总是那么的激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也许,这是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对祖国必胜的信心吧! Vocabulary -Issue
astrology 星象学
psychic 精神的
paranormal 超常的
impart 给予,传授
disseminate 散布
obsolete 荒废陈旧的
incompatible 不相容的
conformity 一致,符合
ritual 礼节
inclination 倾向爱好
dictate 指令
practicality 实用性实用主义
impetus 推动力,促进
perception 理解,感知
step down 让位
revitalization 复兴,新生
grave 严重的
theorize 建立理论
construct 建造
enterprise 事业
disdain 蔑视
GRE考试形式: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韩国目前执行分开考试的形式。由机考(分析性写作)和笔试(语文、数学)组成。
感谢您阅读《写作题库词汇1 》一文,留学群(liuxuequn.com)编辑部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您。
《海外留学热潮涌 应成为中国教育改革推动力》由11月25日报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出国留学的大军中,留学低龄化是增长趋势。有观点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父母为让孩子逃避国内应试教育的苦海。也有观点认为,这事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应该看到,此次留学潮的出现即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国内教育界在正规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拿出应对之策。
教育不能固步自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和知识的获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像哈佛、耶鲁这样顶尖的大学,都在将自己所有的课程放到互联网上,在日益开放和竞争激烈的全球教育市场中,高等院校在拼命重塑自我,想方设法招揽优秀的学生。谁赢得了这场竞争,谁就将赢得未来的世界。
在对学校的选择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我在中国观察到了以下趋势:
◆高考(微博)作为一种平等的象征将依旧保留,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由于能够承担其他教育选择,可以逐渐远离高考。这种变化已然发生,并趋于加快。
◆中国大学面临抉择:变革还是消亡。台湾教育当局预测,未来10年内,将有1/3的台湾大学会因入学人数太少而面临关闭。当一所大学毫无特别之处时,它将面临消亡的命运,毫无特色意味着毫无希望。
◆竞争有利于中国大学的发展,因为生存危机将促使大学采取更为迅速而有效的改革,改变目前由于垄断而形成的固步自封的局面。
归属感无法商品化
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面试官,我和丈夫会定期在暑期与那些留学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生会面,了解他们在那里的学习情况。在一次会面中,我们曾询问,他们认为自己与那些在国内就读本科而之后又去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研究生的中国学生有何不同?他们用流利的英语告诉我们,本科阶段是形成核心自我认知的关键期,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紧密的友谊都在这个阶段形成。因此,他们觉得自己在内心已美国化了,而那些毕业于北大、清华的同龄人则脱不掉中国本色。
尽管知识变得商品化了,但是人类的归属感却不能被程式化和商品化。为了满足这一基本的需求,人们必须同世界观相似、志趣相投的人组成社团。团体将演变成为特殊的教育者或教育机构,它们就像博物馆的馆长或知识的守护者,引导后来者进入知识的殿堂。
在美国,有一个词概括了这种趋势——品牌的“族化”(Tribalization)。比如,我自己是一个狂热的“苹果迷”,坚持使用所有苹果制造的产品,并为自己成为“苹果族”感到骄傲。当我们声称自己是某个族的一员时,我们便认同了那一族的基本价值观和体验,无论是它的做事原则或是一个特别“酷”的因素。教育者在谈论他们的学校时,越来越像在谈论某个品牌,如同在谈论可口可乐一样。在面临如此众多的教育选择时,我们如何下手呢?
留学还是不留学
不断加速的全球化步伐意味着,那些具有更多国际教育背景、海外工作经验和全球眼光的人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我支持中国孩子去国外留学,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同样,我也鼓励自己的孩子(他们在美国出生并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入学中国公立学校,以拓展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经历。
何时留学海外取决于孩子对家庭的认同程度。孩子是否同家人相处了足够的时间,从而得以巩固家庭认同、传递世代相守的价值观并形成了所珍视的品格?认同感的形成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的共同经历,也取决于那些经历是正面的还是...
11-11
三年来,到美国读大学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翻了三倍,总数达到4万人。据《纽约时报》近期刊发的专题报道,来自中国的这新一波留学潮来势之猛,已经给美国高校带来不小的震动。
美国部分大学有接纳国际学生的传统,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历史也不短。其他国家如韩国、印度等也是在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但像中国留学生,特别是本科留学生数量在短时间内暴涨的现象却并不多见。
据报道,美国东海岸的一所大学2007年时只有8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但到今年,这一数字已激增到517人。年轻的中国学子一时间大量涌入美国大学,使这些大学不得不在教学和招生等方面作出改变。
该报道举例说,有一门会计课程,选修者约一半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但几周之后大多数美国学生从这门课退出。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太安静”。中国学生习惯于默默地听讲,而不是积极地参与讨论。受限于英语(论坛)口语水平,更主要的,此前十多年填鸭式教育培养出的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为此,该课程的教授不得不采取新的教学方式。
为之改变的还有考试方式。该课程的教授以往要求学生至少有3次课堂讲演,现在降为1次。考试的时候,教授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书本放到教室的前面以防作弊。这样的举措是前所未有的。
更令人头疼的,是如何从数以千计的申请材料中甄别出真正优秀的留学生人选。随着留学潮到来的,是“申请欺诈潮”。一家高等教育顾问公司去年发布的报告称,在受调查的250名准备赴美留学的北京高中生中,有90%的人递交了虚假的推荐信,超过三分之二的申请者的个人陈述是请别人代笔的,而约一半申请人则伪造了高中成绩单。
对于陷入预算紧缩困境之中的美国大学,诸如此类的“中国难题”恐怕是其不得不面对的。而在中国,有能力而且愿意为孩子支付全额留学费用的父母还大有人在。有供给,也有需求,从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层面来看,留学潮的出现并不奇怪。如果再考虑到适龄留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加之国人爱跟风的恶习,可以预期这波留学潮还只是刚刚开头。
高中生出国留学成为潮流,同时也意味着国内大学与国外同行的竞争将更为直接。国内教育产业化的一个恶果,就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滑坡。再加上层出不穷的各类丑闻,国内高校的公众形象也一路走低。不满于国内教育现状者,选择走出国门,是用脚投了票。
有人免不了要为留学潮引发的资金流失和人才流失而忧心忡忡。紧攥着招生、人事的大权不愿放手,硬生生地将大学一一改造成了衙门的,当然会跳将起来指责外来势力心怀恶意抢夺果实。爱国主义、民族大义之类的幌子是时候派上用场了。既得利益者如此,尚在意料之中;令人不解的,是总少不了盲从者。其实,他们是现有教育体制的受害者。
故步自封,只会越来越糟。留学潮的冲击,应该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我们每年砸了巨额资金下去,但离所谓世界一流名校的目标还差得远。现在的格局下,高校改革之难,由南方科大的试点即可见一斑。没有独立办学权,不用为自己的声誉和前途负责的大学,是不会在意什么留学潮的。如果出国留学潮能够给国内教育部门一些警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在英国,华人子女不论贫富,均在学业上获得佳绩,以2009年的英国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GCSE)为例,有70%以上的华人子女获得5良成绩。英国传媒近日探讨这一现象,但至今未有研究能揭开这“卧虎藏龙”之谜。
香港《文汇报》引述英国《卫报》访问了18岁少女杰茜。邓(译音),她的父亲由香港移民到英格兰从事快餐业,她在GCSE应考12科,结果拿下6A成绩,获伦敦大学皇家哈洛威学院音乐系取录。她相信,华人子女成绩超卓是拜父母所赐,她说:“华人父母大多催逼子女读书,寄予很高期望。”
重视教育成为推动力
去年一份报告称,多年来在GCSE中,英国的华裔学生是成绩最佳的种族。“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亦发现,来自中国上海的15岁学生,考试成绩比其它国籍的学生优胜。而在2009年一项英语考试中,申请免费校餐(FSM)的中国贫困学生,表现不但胜过其它种族,还比非FSM的华人学生为佳。
过去研究华人学业成绩特别好的调查并不多。2005年有学者访问了80名华人学生、30名华人父母和30位教师,发现逾1/3的华人父母为子女安排补习,而所有学生都同意教育十分重要,反映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是华人成绩超卓的原因之一。研究指出,华人家庭视教育为中国人身份的重要支柱,亦是一种识别,令子女在华人圈子和外国人中高人一等。
英国教育研究协会去年一项调查发现,与其它种族的情况不同,中国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父母的职业没有关联。参与上述调查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客席教授卡帕迪亚表示,中国人的社会强调不断练习,这或许有助鼓励学生学习。有学者认为,中国人强调用功,只要学习态度正确,不论任何种族皆能成功。
...推动力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