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新闻与传播硕士栏目,提供与新闻与传播硕士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08-17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招生简章已公布,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新闻传播学科创办于1983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新闻专业学科之一,秉承国际化、实践型的特色传统和多语种硕士、博士联动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2010年国际新闻专业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新闻传播学上海市一流学科;2012年首创“多语种国际新闻”融合教育模式;2013年成为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基地(国际型);2016年设立“全球传播”二级博士点,入选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家一流学科群建设。
新闻传播学科的全球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符合全球化、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满足了新时代培养懂外语、精专业、通理论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需求。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项目旨在为全球媒体、政府部门、国际机构、大型国企以及跨国公司等,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创新新闻传播理念、国际化视野和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并熟悉新媒体特性和融媒体传播趋势的高层次、国际化、实践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向简介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下设“全球媒体与国际报道”、“国际企业与品牌传播”、“新媒体与数字传播”三个培养方向。
全球媒体与国际报道
基于上外多语种、国际化的特色,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战略需求,在重视全球传播理论学习同时,突出新闻采集和发布、新闻编译等国际新闻报道技能以及全媒体节目制作等影视国际传播能力的培训。学生能熟悉融媒体环境下全球传播的特征和规律,能独立开展国际新闻报道和跨文化融媒体内容的制作发布等传播活动。
国际企业与品牌传播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形象塑造和品牌传播成为重要的现实和理论命题。本方向在强化全球企业传播与品牌传播理论学习同时,着重培养国际品牌营销、传播效果评估以及国际品牌传播项目管理的能力。学生能学会运用新媒体和大数据进行营销传播,为国有大型企业、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提供国际品牌传播的有效政策咨询和管理方案。
新媒体与数字传播
在全球媒介融合和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数据处理和数字传播能力成为高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必备素养。本方向在强调全球网络信息传播基本理念学习同时,重点培养具有国际沟通能力的网络化、数字化国际传播人才。学生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大数据开展全球范围内的内容生产、创意策划和新媒体创业活动。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本专业硕士项目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三)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且...
03-12
2016年考研国家线3月11日已经正式公布,留学群考研网为您提供2016考研国家线新闻与传播硕士总分上涨5分 单科上涨1-2分,希望大家能顺利考入理想的学校!
2016年考研国家线(专业学位)已公布,其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国家线A类考生为35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3分,单科(满分>100分)为80分;
B类考生为34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75分。
2016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国家线较2015年国家线总分上涨5分,其中国家线A类单科(满分=100分)上涨1分,
单科(满分>100分)上涨2分;国家线B类单科(满分=100分)上涨1分,单科(满分>100分)上涨1分。2015年考研国家线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总分A类为345分、B类为335分。具体对比见下图:
2016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考研国家线
2015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 考研国家线
考研栏目推荐阅读: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09年,我国已设置了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
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四、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新闻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新闻与传播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新闻与传播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与新闻与传播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述(1题15分)
1.媒介素养
2.传播媒介类型
二。论述(1题30分)
1.通过“抢盐风波”谈谣言控制策略。
2.谈谈你对当前农民工报道的看法。
三。案例分析(45分)
谈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看法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媒介批评
2.理论新闻学
三。论述
论述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和立场倾向之间的关系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采访
2.导语
二。消息写作
将下列材料改写成一则消息,字数不超过800字。
材料:(略,是说刘荣升京剧剧团的)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两报一刊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二。简述
2.简述严复的办报活动
三。论述
世界广播电视机构有哪几种体制类型?试述之。
一、名词解释(8*5=40)
1.传媒专业规范
2.公共领域
3.史量才之死
4.读卖新闻
5.整合营销
二、简答(15*4=60)
1.简述做为职业理念和一般操作规范的新闻客观性原则
2.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的特点
3.试述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内容和影响
4.简析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的内涵
三、论述(25*2=50)
1.结合虚假新闻的具体表现,并论述如何有效的治理新闻失实。
2.结合今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论述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
1.用与新闻和传播相关的法律分析一则案例。案例是刘翔跨栏的一幅照片被一商品导报(具体杂志名忘了,反正是一期刊杂志)用在了封面,并且和某一商品广告同时出现在封面,刘翔起诉该杂志侵犯肖像权,法院判不成立。
2.忘了
3.根据材料写人物消息,要求有标题,有消息头,有导语,有适当的背景穿插,字数要求好像是700.
4.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闻报道,请提出有效的方法。(原题不是这样,但跟新媒体有关,要求提出方法)
5.《天天向上》是一档励志节目,航母辽宁号上设计舰载机的一位工程师**(忘了名字了)在辽宁号完成后,因劳病逝了,天天向上栏目组请了他的三位同事来录制节目,请你对该期节目进行策划,要求有教育意义,字数70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
1.名词解释(个人认为名解的题目挺偏的)
媒介制度(好像是这个,有点忘,当时答时也混了,反正是个什么制度)
简单随机抽样
借壳上市
把关人
电子乌托邦
2.简答
批判学派主要观点和理论
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
新闻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3.论述
以一媒体为例,论述其怎样树立和落实服务理念的。(大概意思,重点在服务)
...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材料是“萝卜哥”韩红刚遭遇的“卖难”问题
题型和学术的一样
一、根据新闻采访规律,分析以下材料中采访是否达到了“全面”、“深刻”、“生动”的要求,还需要补充什么采访(20分)
二、根据材料,写两条不同角度的导语(每个20分,共40分)
三、选择其中一条导语的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消息(30分)
四、给写好的消息拟两个标题,一个单一型一个复合型(单一型10分,复合型15分)
五、根据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时评(总分45,标题10分,评论35分)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名词解释:8*5=40
1. 路透社
2. 延安《解放日报》
3. 媒介的“二次伤害”
4. 议程设置论
5. 云计算
简答:15*4=60
1. 美国的主要商业广播电视台有哪些?基本情况如何?
2. 新闻报道的具体真实包括哪些方面
3. 简述“消费者对物的消费聚焦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内涵
4. 谣言恐慌在社交网络中是如何传播的
论述:25*2=50
1. 试析“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2. 试论微博传播的特征——从“网络围观效应”的角度
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20分,六选四)
新闻与传播硕士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