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演讲教案栏目,提供与演讲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信心是成功之路的起始,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当我们需要演讲时,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我们可能会在演讲中突然发挥,在听众面前失态以致失败。你是否知道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演讲稿呢?本文聚焦于“陶校长的演讲教案”的相关讨论,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理解陶校长的讲话及从中受到启发”为任务,“让学生了解演讲的特点,并坚持做到每天四问”为目标展开教学,具体可分为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进行培养: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陶校长的演讲》,了解陶校长演讲的内容及演讲的特点。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
1、理解能力。
2、演讲的能力。
3、从陶校长的演讲中体会到陶校长对我们的期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陶校长的演讲中引发对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学做真人。
以听读陶校长的演讲,读陶校长的演讲,交流陶校长的演讲,感悟陶校长的演讲进行本教学设计。以听演讲,读演讲,交流演讲,增强故事感。让学生发现陶校长的每天四问之间的联系通过感情朗读与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共情。录音、演讲的引入以及体验式学习,增强娱乐感。从陶校长的演讲中体会他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从每天四问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活动
陶校长的演讲
一、学生介绍陶校长,听他的演讲。
(听录音,交流预习准备的资料)
二、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演讲的特点。
(根据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和听过的录音进行交流)
三、再仔细读课文,小组讨论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陶校长的演讲是怎样注意演讲的特点的?
四、导学第一问:身体有没有进步?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默读圈画有关的词句)
2、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3、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4、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5、导读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垒。
五、自学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学后小组讨论下列题目。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
(3)怎样才能有进步?(教师注意点拨关键处)
(4)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六、小组间比赛,以读比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要读出激情,读出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2、小组各派代表谈谈陶校长为...
01-05
留学群专题“校长演讲教案”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只要你想,这个世界就会有奇迹。在我们上台演讲之前,这时可以对演讲的内容进一步进行梳理检查,优秀的演讲稿,都有很强烈的感染力。那么演讲稿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写好它呢?下面是留学群的编辑精心整理的"陶校长的演讲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
1、(出示《人有两个宝》)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小儿歌吗?读一读。还记得这首儿歌是谁
写的吗?
2、对于陶行知先生我们并不陌生,三年级时曾学过一篇课文叫《放飞蜻蜓》,回想这篇课文,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陶行知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3、简介陶行知: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xx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xx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职。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到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创办了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逝世时,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4、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陶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陶校长在这次演讲中讲了什么?注意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二
1、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知道陶校长讲了什么的请举手。
2、(出示词语:锻炼、堡垒、私德、既然、激励、鞭策、否则、承担、值勤、源泉)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听写词语,同桌互批。
4、交流陶校长讲了什么,(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讲到哪一问就让学生读哪一问。相机正音。
三
1、请同学们默读这四问,细细品味,陶校长是如何讲清每一问的,每一问都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三点内容:第一点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问什么;第二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为什么要问;第三点提出了怎么做。)
2、陶校长说话多有条理,让人听了很清楚。我们说话、作文时也要做到言之有序。(黑板旁板书:言之有序)
3、再请同学们读读这四问,思考一个问题: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四个问题?两点提示:一是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二是扣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想。
4、交流要点:
(1)健康:a、生命之本的意思。b、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会是怎样的情景,从而加深体会健康的身体是多么重要。
(2)学问:抓住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理解,比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3)工作:抓住培养责任心锻炼办事能力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引导学生谈谈对这句的理解(立大志,做小事;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4)道德:a、做人的根本。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比如,高科技犯罪(电脑黑客)。b、用即使也说一句话。
总结:陶校长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国文学。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留学群,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设想
1、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2、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练习给课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理应进行的一项专门的基本训练。本课在练习当中设了一道作旁注的题,是一种引导,以后每学一课都最好照此办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呢,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一张纸。今天上课之前呢,先让同学们做个知识竞猜题。请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
①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6岁时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②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③ 他是广东新会人。④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同学们都有答案了吗?是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梁启超。
那说起梁启超,想来同学们对他并不感到陌生。初中时候历史书上见过他的名字,我们学《再别康桥》的时候也知道,徐志摩的“情敌”梁思成是他的儿子。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梁启超有哪些事迹啊?(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
教学内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陶校长演讲的要点。在精读指导中明白其构段方式,理解陶校长的第一问,并能复述。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理解段落的构段方式。
教学
资源
1.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2.陶行知的相关资料: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行》。
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抄写课后练习三词语,完成《一课一练》第一题。
3.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简要地概括出陶校长和同学们谈的四个问题。并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分段。
4.《习字册》部分生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5.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陶行知其人。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理解“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意思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表达方式。
2. 学生介绍陶行知的相关生平,适当补充。
3. (正文前有称呼,层次清晰,一读就懂)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①鞭策:督促;激励。
源泉:比喻力量...
11-04
一.教学目标
1.从情感态度方面看,把握作者对恩师梁启超先生真挚深厚的情感,进一步了解梁启超的为人为学;
2.从内容方面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1.梁启超演讲的特色,以及成功的原因
2.对梁启超人格魅力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感知性阶段
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世纪,正当我们华夏民族处于孱弱挨打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他是谁?(梁启超)非常正确。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师,领略大师的演讲风采。(板书课题)
2.相信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我想找四位同学上黑板听写几个生字
莅()临戊戌叱咤()风云精悍()激亢()箜()篌()蓟()北
3.让同学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简介梁实秋和梁启超
明确:梁实秋(1902-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等。主编过《时事新报》和《新月》月刊。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他提倡“以人性作为文学的核心与唯一标准”的文学主张,与左翼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对立,批判把文学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否认其本身的价值。他所谓的“人性”本质上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即以理性为代表施加自我的控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
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另有《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秋室杂文》《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
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四岁便在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典籍,有“神童”之称,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1890年师从康有为,共同领导“戊戌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从此就用“饮冰室主人”这个笔名。
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反映了他对国难当头的忧国忧民之思。
后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终觉政治黑暗,潜心学术。在文学、历史、经济、音韵学等方面都又建树。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长达一千四百万字左右。可以说他树立了一个时代的丰碑。
曾有人题赠挽联“三十年来新事业、新知识、新思想,是谁唤起;百千载...
02-27
下面是由留学群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欢迎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一)】
梁实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 教学设想
1、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2、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练习给课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理应进行的一项专门的基本训练。本课在练习当中设了一道作旁注的题,是一种引导,以后每学一课都最好照此办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呢,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一张纸。今天上课之前呢,先让同学们做个知识竞猜题。请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
①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6岁时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②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③ 他是广东新会人。④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同学们都有答案了吗?是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梁启超。
那说起梁启超,想来同学们对他并不感到陌生。初中时候历史书上见过他的名字,我们学《再别康桥》的时候也知道,徐志摩的“情敌”梁思成是他的儿子。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梁启超有哪些事迹啊?(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
02-25
下面是由出国留学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欢迎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 教学设想
1、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2、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练习给课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理应进行的一项专门的基本训练。本课在练习当中设了一道作旁注的题,是一种引导,以后每学一课都最好照此办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呢,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一张纸。今天上课之前呢,先让同学们做个知识竞猜题。请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
①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6岁时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②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③ 他是广东新会人。④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同学们都有答案了吗?是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梁启超。
那说起梁启超,想来同学们对他并不感到陌生。初中时候历史书上见过他的名字,我们学《再别康桥》的时候也知道,徐志摩的“情敌”梁思成是他的儿子。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梁启超有哪些事迹啊?(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演讲教案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