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秋瑾简历栏目,提供与秋瑾简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5-03
想知道鉴湖女侠的故事吗?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您整理的“秋瑾生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留学群查看。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卯时生于福建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璇卿,号旦吾,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浙江山阴 (今绍兴)人。
人物生平
秋瑾出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入家塾,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在很小的时候就写下这样的诗句:“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她从小不仅仰慕英雄豪杰,而且还立志要做巾帼英雄那样的人。
1904年,她只身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秋瑾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斗争。
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她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还联络当时留日的女同学,组织“共爱会”,自己任会长。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秋瑾愤然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1906年,她由徐锡麟介绍,加入了光复会。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并主持《中国女报》 ,第一个提出创建“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1906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是光复会训练干部、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成立了“体育会”,招纳会党群众和革命青年,进行军事操练,并积极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组成“光复军”,推举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
1907年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但徐锡麟起义计划泄露。7月6日,徐锡麟仓促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发动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很快失败,徐锡麟也被捕牺牲了。
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区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劝她暂避一时,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坚决留在大通学堂与前来包围的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秋瑾不幸被捕,于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秋瑾牺牲后,她的挚友徐自华、吴芝瑛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杭州西湖西冷桥畔、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墓前修建了秋瑾烈士墓。在她的牺牲地绍兴轩亭口矗立着秋瑾纪念碑。她居住过的和畅堂被人民政府辟为“秋瑾故居”,国家出版了《秋瑾史迹》、《秋瑾集》等,以示永久的纪念。
个人感情
1894年,秋瑾20岁时,她的父亲秋寿南调任湖南湘潭厘金局(税务局)总办。湘潭有一个叫王黻臣的富商,家里开有当铺、钱庄、茶号。秋瑾的父亲本来就与王相识,到湘潭后经常来往。一天,秋寿南的好友李润生来到秋家,满脸堆笑。原来,他是受王黻臣之托为其儿子王子芳向秋瑾提亲的。王子芳比秋瑾小4岁,曾就读于岳麓书院。
王子芳生得面目俊秀,潇洒风流,颇有文名,获得了秋瑾父母欢心。秋瑾的父母,认为两家门户相当,就把秋瑾嫁给了王子芳。秋瑾对王子芳并不了解,也不愿嫁给王子芳。但是,当时男女婚配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秋瑾只得从命。
09-30
02-08
2014高考作文素材:鉴湖女侠秋瑾
在留学日本期间,秋瑾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共爱会,并担任同盟会浙江支部的主盟人。秋瑾回国后在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妇女解放。她希望借着这份白话文女报,鼓励女子走出家庭,并赢得自己的尊严。还写出“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的诗句。
分析:当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塑造了“娜拉”这一妇女解放的形象之后,也许就点燃了妇女解放的火炬。不管是娜拉,还是秋瑾,她们昭示的都是“人精神的反叛”,是对“一个人尊严的维护”。
话题:“男女平等”“解放自己”
高考作文频道精心推荐: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作文标题: 游秋瑾故居
关 键 词: 小学六年级 650字
字 数: 65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六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qun.com
作文大全网(zw.liuxuequn.com)努力做大家喜爱的作文网站,我们继续努力加大马力为您的作文问题排忧解难.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六年级650字的作文,题目为:《游秋瑾故居》,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游秋瑾故居》,“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六年级作文”,请随时关注!02-12
秋瑾“男女平权”的思想来源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她认为,女子不但有和男子一样的平等权利,而且堪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提出了把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结合起来的深刻命题
本刊记者/庞清辉 文/王一凡
1907年7月15日凌晨,天还未放亮,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管牢的禁婆打开了浙江山阴县监狱的单人牢房,一大群持枪的清兵涌了进来。憔悴的秋瑾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头发,刑架兵给她戴上粗重的铁镣,将她的双手反绑在背后。
大批举着火把的士兵簇拥着秋瑾,走到一公里外的古轩亭口。火光把阴森的刑场照得通明。五花大绑的秋瑾被处以斩刑,得年31岁。
从7月13日下午被捕,到7月15日清晨被处死,仅仅相隔3天。秋瑾被害后,民间舆论群起抨击浙江官府处理秋瑾案的种种野蛮行径。“法制社会要求实现立宪”“以宪政精神抨击就地正法”等各阶层舆论的攻击,令清政府狼狈不堪,几无还手之力。
仅4年后,辛亥革命的炮火,就响遍武昌城头。
加入同盟会
秋瑾的革命之路,与许多男性革命者不同。“最初的激发,来自于对自己婚姻的不满。”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常委理事、《秋瑾传》作者吴先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1903年的北京之行是秋瑾人生的分水岭。
那一年,她的丈夫王廷钧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带着秋瑾去北京赴任。他们的邻居是一位颇负文名且思想进步的女子吴芝瑛。吴芝瑛是清末著名的“桐城派”学者吴汝纶的侄女,丈夫廉泉也是个思想开明的人物,曾参加过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秋瑾与吴芝瑛情投意合,义结金兰。
通过吴芝瑛,秋瑾经常看到当时出版的一些新书、新报,接触到一些新思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神州大地危象丛生,秋瑾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以后,深受感动,她称陈天华是自己的“启蒙开智”的人。她赋诗言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以后, 秋瑾就穿起男装,表示永不再穿清朝女服。男装成为秋瑾的标志性服装,她直到就义时仍身着玄色纱长衫。
秋瑾的思想发生了飞跃,与整天沉缅于官场应酬和花天酒地中的丈夫,冲突越来越多。“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这是秋瑾对自己婚姻的感叹。
1904年2月,秋瑾在吴芝瑛家中结识了一个日本女子服部繁子。从服部繁子那里,秋瑾了解到日本女子学校的种种优点,她决定去日本留学。
当年5月,“悲中国教育之不兴,国权之不振”,秋瑾自筹旅费到日本留学。她说,她要学习救国家、救同胞尤其是两亿女同胞的本领。
6月28日,秋瑾从塘沽登上日本人租借的德国客轮“独立号”,踏上赴日旅途。
由于丈夫反对,旅费短缺,她不得不乘坐三等舱。女扮男装的秋瑾怀揣一柄短剑,和三教九流摩肩接踵,共处一舱,抵达日本。
此时的日本正是明治维新以后,一切欣欣向荣,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想广为传播。
秋瑾首先进入日语讲习所补习日语,第二年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在学校,秋瑾顽强苦读,毅力惊人,别人都已熄灯就寝,她仍写作、阅读到深夜,每每写到沉痛处,捶胸痛哭,愤不欲生。现收入《秋瑾集》中的诗文,很多是这个时期写...
作文标题: 读烈士秋瑾有感
关 键 词: 有感 小学四年级 350字
字 数: 35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四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qun.com
作文网(zw.liuxuequn.com)提示:我们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您多多包涵,请阅读本作文。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四年级350字的作文,题目为:《读烈士秋瑾有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今天,我读了一本描写秋瑾烈士的书,书上的内容使我深受感动。秋瑾,出生于一个中小地主家庭,她从小攻读书本,肯吃苦耐劳,从不摆小姐架子,周围的农民们都很喜欢她。后来她与单老四学艺,这为她后期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出生在封建社会,那时侯,女子无才便是德,秋瑾却顶住压力饱读诗书。她冲破封建束缚,自费日本留学。当时的日本人把中国人当成亡国奴,秋瑾非常反感,从此以后开始了她轰轰烈烈的一生。在日本,她结识了孙中山先生,积极从事革命工作。回国后,她仍坚持革命,创作了第一份为女性设计的报纸¬—-中国女报。从此,许多受虐待的女子都参加了革命。后来,由于叛徒的告密,大通学院被围,秋瑾不幸被捕,受到严酷的折磨,但秋瑾始终咬紧牙关,半字不说,最后被残酷的杀害。秋瑾是我们中国人的榜样。她冲破封建束缚,饱读诗书;她不畏强权,追求真理;她一身正气,直至从容就义。孙中山先生为了纪念她建立了一座寺。我们应该以她为榜样,学习她的勇敢,学习她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成为国家栋梁。秋瑾简历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