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端午节的美好寓意栏目,提供与端午节的美好寓意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5-24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又是一年端午到,又是一年粽叶香,端午节有一项是重要的寓意,那就是避五毒驱邪消灾,我们会挂艾草、挂菖蒲等来化解灾劫、驱散虫蚁。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端午节象征的美好寓意精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端午节清晨,天麻麻亮,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村民黄洁美就来到板房外集市上,今天这里到处是艾叶和菖蒲,散发着好闻的药草味儿。按龙门山人的习俗,在端午节吃粽子“游百病”,可保家人幸福健康。
宝山村简易的板房公共厨房里,一些群众买来了绿竹叶和糯米,几家人围坐一起包粽子。几片竹叶,一缕清香,把灾区群众对幸福健康的祝福包成一团黏黏的甜香。虽然做法简单,用料普通,但充满希望的笑容依旧洋溢在每一个龙门山人的脸上。
黄洁美对记者说:“这是我们民间的节气,我们都高兴,我们要包粽子,要煮盐蛋,再带娃娃到街上去,到处耍一下,好高兴。”
每年的端午节,龙门山镇的老百姓都会早早起床,到集市上购买艾叶等草药,烧水沐浴,洒扫庭院,并把菖蒲挂在门上,寓意驱邪吉利。午饭后,家家户户会外出“游百病”。
所谓“游百病”,是指在龙门山的典故里,五月初五端午节正午时分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刻,所以又被称作端阳节,中午过端阳节,大家把午饭吃了,然后三五成群地上山,各自采摘用于烧水沐浴的草药,这就叫“游百病”。山上一游,百病不生。青草沐浴,健康永存。
龙门山镇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核心区域,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龙门山镇遭受惨重损失。一年过去,这里的人们默默抚平伤痕。煮药草、挂菖蒲、“游百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传统行为,实际上充满了对生机的无穷礼赞!
在潮汕地区,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吧:
首先在端午节,我们必须要吃粽子,为什么我们要吃粽子呢?是因为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在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还有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世代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潮汕的端午还有一种吃的习俗,那就是吃栀粽,栀粽的主要原料有栀子、浦姜、糯米浆(粿浆)等等。因为栀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后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会粘着,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聪明的人想到执纱线,牵拉切粿,成为一小片,粘着盛于瓷盘上的白砂糖。
吃完了粽子,接下来就是赛龙舟了。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的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但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
端午节的美好寓意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