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栏目,提供与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题答题公式,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题答题公式
一、答题公式
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作用、意义、影响。
二、表现形式
一般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响与作用句(结尾句),其特点是:总、分、总。概括句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分述与内容对应,结尾与作用、意义、影响对应。例如:
A.推恩令(07年):“①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②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在本封国内分封子弟为列侯,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③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青苗法(10年):①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②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将各地常平仓的钱谷借给请贷的农户收获后加息归还。③意在抑制民间高利贷,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
可以看出,三段论不是三个段落,而是指由上述三部分构成的完整答案。概括句:它是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个名词的主要特性的句子,在整个答案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直接而准确地告诉阅卷老师,这个名词解释是什么,从而使其了解自己对该名词的掌握程度,是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考生容易忽略这一项,应予以注意。一个完整的概括句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时间、地点、施动者、行为、原因、目的、性质。当然,也不可过分拘泥,因为有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如文化方面,就没有“行为”一项。又如“推恩令”,也不具备地点一项,有时原因与目的又可以合并说明。但时间一项一定要有,主要应指出朝代。
分述部分:此部分是详细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一般而言战争类应写明交战双方、原因、经过、结果;改革应主要写明改革内容。该部分要尽量简洁地多写些要点,而不是就一点深入论述,因为名词解释按点给分的特点十分突出。就其与概括句的关系而言,尽管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但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即有些内容可放在概括句中,也可放到分述部分,如战争的原因。
结尾句:这部分较为简单。应指出该名词对历史最主要的影响与作用。
推荐阅读:
2018考研9个重要时间点12-27
2016年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留学群考研频道小编紧密关注2016考研真题及答案,并在考后第一时间为大家公布2016年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真题答案,建议您收藏本网站 (ctrl+D收藏即可)。更多考研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年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真题答案
推荐阅读:
2016考研国家线信息汇总
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