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

留学群专题频道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栏目,提供与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整理提供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欢迎阅读与参考。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能力目标: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3.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感受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气概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2、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3、学习本文借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光未然先生的《黄河颂》,对那种一咏三叹的形式还记忆犹新。今天,我们要共同来学习一篇散文形式的《黄河颂》,也是一篇民族精神颂。这就是李大钊先生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师补充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二)初读积累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逼狭(xiá) 崎岖(qíqū) 阻抑(yì)

  2.解释下列生词

  (1)逼狭:狭窄。 (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3)阻抑:阻挡、抑制。 (4)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5)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三)再读探究

  1.题目与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解读“艰难”“雄健”,说说两个词分别蕴涵哪两层含义。

  艰难:①自然:逼狭,崎岖,险阻。

  ②国运:处境艰难。雄健:①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②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2.语言与写法

  (1)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比喻说理。长江黄河过沙漠、山峡→国民在艰难境界情况里的精神等等。

  本文用了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再找出文中还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①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②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③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

  ④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⑤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向前发展。

  ⑥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⑦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2)语言品读

  a.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b.目前的...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下面是留学群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欢迎阅读。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一)

  【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文章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民族生命前行进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教学时既要交代作品创作时代背景和作者情况,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舞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乐观坚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本文反复使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鲜明生动;行文沉稳,文笔恣肆,通篇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激情;遣词造句,朴实庄重,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锻炼运用祖国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重点字词积累与运用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过程与方法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谈话法、导读法、点拨法、交流质疑法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雄健精神,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的 共鸣,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

  2、 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雄健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激情入境:播放国歌,激发学生情感。同学们,今天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令世人瞩目。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曾经走过一段艰难险阻、坎坷不平的道路,在艰难的国运中,无数英雄人物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雄健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走近作者: “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本文是李大钊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作品。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他在年轻时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共成立后,他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7年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最后壮烈牺牲,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顽强的崇高品质。

  3、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当时,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于迷惘之中liuxuequn.com。中华民族处于“艰难的国运”中,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爱国人士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强烈呼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

  二、检查预习:

  1、记住下列字词的音、形、义,并...

2013中考语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备考要点

08-07

标签: 中考语文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之一

  这篇小品文写作的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帝国主义加紧了文化侵略。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临阵脱逃,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彷徨苦闷,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这是摆在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有爱国心的正直的人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必须做出选择,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文章开篇就以历史发展的高度,气势磅礴态度鲜明的提出了论点。为了反复说明"拿出雄健的精神"冲破险阻这个论点,文章引譬连类,用长江大河的流动,说明历史发展有坦平、有曲折,形象而又极富说服力。用旅途生活经验来说明冲破崎岖险路会产生"妙趣横生"的享受。生动贴切而又极富感染力。

  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词语。

  bī xiá(  ) qí qū (  ) xióng jiàn (  )hào dàng(  )

  2、根据汉字拼音写出词语。

  丛山dié(  )岭    jué(  )壁断崖

  回huán(  )曲折    一xiè(  )千里

  3、修改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俊峭(  ) 膝黑(  ) 严历 (  ) 关建 (  )立既(  )

  参考答案:

  1、(逼狭) (崎岖) (雄健) (浩荡)

  2、(叠) (绝) (环) (泻)

  3、(俏) (漆) (厉) (键) (即)

  二、解释词语。

  逼狭:狭窄。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比喻处境艰难。

  阻抑:阻止,压制。

  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亦复如是:也象是这样。如:象,是:这样。

  三、学习本文内容。

  1、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本文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一个民族要兴,必须要有"雄健的精神",作者在文章中用比喻的方式,说明"雄健的精神"应该是一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民族兴的重要保证。

  3、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么关系?

  作者在文章第二段中说明了民族生命的进程有两种境界--宽阔和逼狭,重点说的是逼狭险峻的境界。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明了人类历史生活的两种境界--坦荡和崎岖,重点说的是崎岖险路的境界。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义上更进一步。第三段还说明了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

  4、如何理解作者在第三段中所说的"美趣"?

  作者所说的"趣味"正是承接上文所说的人类历史生活中所遇到的崎岖险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七年级下册每课要点--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之一

  这篇小品文写作的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帝国主义加紧了文化侵略。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临阵脱逃,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彷徨苦闷,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这是摆在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有爱国心的正直的人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必须做出选择,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文章开篇就以历史发展的高度,气势磅礴态度鲜明的提出了论点。为了反复说明"拿出雄健的精神"冲破险阻这个论点,文章引譬连类,用长江大河的流动,说明历史发展有坦平、有曲折,形象而又极富说服力。用旅途生活经验来说明冲破崎岖险路会产生"妙趣横生"的享受。生动贴切而又极富感染力。

  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词语。

  bī xiá(  ) qí qū (  ) xióng jiàn (  )hào dàng(  )

  2、根据汉字拼音写出词语。

  丛山dié(  )岭    jué(  )壁断崖

  回huán(  )曲折    一xiè(  )千里

  3、修改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俊峭(  ) 膝黑(  ) 严历 (  ) 关建 (  )立既(  )

  参考答案:

  1、(逼狭) (崎岖) (雄健) (浩荡)

  2、(叠) (绝) (环) (泻)

  3、(俏) (漆) (厉) (键) (即)

  二、解释词语。

  逼狭:狭窄。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比喻处境艰难。

  阻抑:阻止,压制。

  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亦复如是:也象是这样。如:象,是:这样。

  三、学习本文内容。

  1、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本文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一个民族要兴,必须要有"雄健的精神",作者在文章中用比喻的方式,说明"雄健的精神"应该是一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民族兴的重要保证。

  3、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么关系?

  作者在文章第二段中说明了民族生命的进程有两种境界--宽阔和逼狭,重点说的是逼狭险峻的境界。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明了人类历史生活的两种境界--坦荡和崎岖,重点说的是崎岖险路的境界。第三段与第二段相比,语义上更进一步。第三段还说明了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

  4、如何理解作者在第三段中所说的"美趣"?

  作者所说的"趣味"正是承接上文所说的人类历史生活中所遇到的崎岖险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

2013中考语文备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精选

10-10

标签: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留学群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辅导教学篇以供参考:



课题


下载


大小

课件数量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下载课件

4.89M

8个



文章相关链接:www.liuxuequn.com/k_2013中考语文备考: 课件精选/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留学群中考频道......

...

2013中考语文备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后词语

09-30

标签: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留学群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辅导教学篇以供参考: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逼(bī)狭(xiá):狭窄。

  2崎(qí)岖(qū):山路不平。

  3阻(zǔ)抑(yì):阻止抑制。

  4回(huí)环(huán)曲(qū)折(zhé):指山路,道路,或水流曲折,蜿蜒

  5亦(yì)复(fù)如(rú)是(shì):也是这样。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留学群中考频道......

 

初中初一作文550字: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感

04-28

 作文标题: 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感
关 键 词: 艰难 有感 初中初一 550字
字    数: 55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一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qun.com

作文网(zw.liuxuequn.com)提示:谢谢您的光顾,希望下次还能看到您,如果可以,也欢迎您投稿给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刊登出来!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一550字的作文,题目为:《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感刘文莉 “历史是严峻的,她并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中国历史常有神来之笔出奇制胜。”中国经历过漫长而艰辛的历史。然而在这样的历史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伟大的人。《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李大钊就是其中一位。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说的“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的事”这句话。它表现了李大钊在中国陷入困境时的一种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乐观主义精神。确实,中国的历史是一条坎坷的旅途。有人付出了许多,有人收获了许多。中国艰难的国运中,却孕育出许多雄健的国民。他们勇敢,坚强,爱国爱民。虽然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但他们执意寻求光明。他们坚信只要努力,敢于挑战自我,光明就会来迎接自己。只有在这段旅途中挑战的人,才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种壮美的趣味。是他们那善良、勇敢的心指点他们光明在哪个方向。也许到死他还没有寻找到光明,但他会将自己的使命传于下一代。星星火炬,点燃了千万颗雄健国民的心,他们在艰难中建造国家。
“历史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全是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是啊,人们在历史上的生活如旅途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途,也许有些人选择的旅途是一条平平坦坦的路,那么他的旅途是平稳的,最终却画就了一张没有色彩的白纸;也许有些人选择了崎岖,那么在他的旅途中就有惊涛骇浪。也许这是一种冒险,但是只要敢于挑战,勇于面对,便能克服它,改造它。在现在的社会中,常听到人们对生活的怨言,这难道是因为他们的人生道路过于坎坷吗?...

2013中考语文备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介绍

10-27

标签: 中考语文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 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