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蒋经国简介栏目,提供与蒋经国简介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2-13
09-14
02-11
02-09
成语名称:经国大业 jīng guó dà yè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经国大业】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经国大业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经国大业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百科解释如下:
经国大业拼音:jīng guó dà yè
解释: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377511.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659375.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02-10
成语名称:经国之才 jīng guó zhī cái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经国之才】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经国之才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经国之才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百科解释如下:
经国之才
成语:经国之才拼音:jīng guó zhī cái
解释: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形容才能卓著。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一时莫论,经国之才。”
示例:祖迈,有经国之才,为相国参军、散骑常侍。 ★《晋书·刘坤传》
用法:作宾语;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近义词:经世之才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811211.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658182.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12-11
知道张治中是谁么?留学群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张治中简介,一起来看下吧。
张治中(1890.10.27~1969.4.6),原名本尧,字文白。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安徽省巢县人,著名爱国将领,黄埔系骨干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一。1969年4月6日,因病逝世。
人物简介
辛亥革命后,张治中在上海参加学生军,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17年加入北洋倪嗣冲的安武军,同年南下参加护法战役,1924年后,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后,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教育长、国民政府第五军军长、第四路军总指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中日淞沪会战,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1945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任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其间营救了被盛世才囚禁于新疆的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1945年8月27日,张治中代表国民党当局去延安迎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张治中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为《重庆谈判纪要》的签署作出了贡献。1949年4月,张作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率国民政府代表团赴北京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代表团谈判。当和平协定被国民党拒绝后,张治中留在北京。6月,张治中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9月,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包尔汉主席,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人物生平
张治中张治中生于1890年10月27日(清光绪十六年九月十四),其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手工业者。张治中六岁入塾,读书十年。因少年时家境贫寒,此后的6年中四处奔波流浪,曾在安徽丰乐河镇(今舒城县)一位叫吕为才的老板经营的“吕德胜号”商铺里做过学徒,从那时开始接触并阅读报纸,喜欢写字算账,在他的自传中,有意将此作为人生漂泊的起点。其后先后在扬州的盐务缉私营充过备补兵,在安庆巡警局当过备补警察,后入扬州巡警教练所受训,3 个月后毕业,成为正式警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张治中在扬州参加反清起义,1912年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堂,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到广东参加护法运动,历任驻粤滇军连长、营长、驻粤桂军总部参谋、师参谋长和桂军军校参谋长等职,1924年初,对孙中山确立三大革命政策表示拥护,6月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团团长,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与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密切合作,结成深厚友谊。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等职。后曾一度到欧美进行考察。1928年7月后历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教育长,同时兼任教导第二师师长,参加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等的战争。1932年1月兼任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上海“一·二八”之役,曾予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12月任国民党第四军总指挥,率军入闽,参与围攻福建人民政府,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他主张和平解决。
...
2015年4月26日,诗人潘婷在微博爆料称“诗人汪国真今凌晨两点十分去世。”
在2013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了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采访中,汪国真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能背下我他诗词,他觉得挺欣慰的,说明自己的读者遍布各个阶层、各个文化层、各个年龄层都有。
汪国真简介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
2005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汪国真生平介绍
汪国真,中国大陆现代诗人。祖籍厦门,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
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
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以后又出过多部诗集。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湖南杂志《年轻人》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汪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
1990年4月20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 “汪国真热”出现于这本诗集出版之后,此书在装卸中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十五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轻的思绪》(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达十四万册)、《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九种,中国妇女出版社会出版了《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
作为回应,市场上也出现了评介性的《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中国歌坛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时节──汪国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带,并被《中国青年报》列为该月十盘优秀畅销磁带的第三名。 1990年7月4日,其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 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
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
蒋经国简介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