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行测考点栏目,提供与行测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这些考点,你还在错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这些考点,你还在错么?
行测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对于统计型资料的综合理解和加工分析的能力,所以同为理科方向的题目,资料分析比数量关系更加考察了考生的阅读能力,在众多考生经历的之后,在此来捋一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易错点,看看这些你还在错么?
一、时间看错(部分时间段)
这一类错误,是最低级的错误,也是大家最常犯的。通常在图表类型的题目中未注意时间段等。
2012年3-10月间,三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5%的月份有几个?
A.5 B.6 C.7 D.8
【解析】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12年3-10月间,三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5%的有6-10月,总共5个。
【易错点】题干所给时间为题目中部分时间。
二、单位看错(多项目比较时单位不同)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4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824亿元,同比增长7.6%;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77万元,同比增长2.7%。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8.9%。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额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15.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农户贷款余额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农业代款余额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013年3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 农户贷款余额、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农业贷款余额
B . 房产开发贷款余额、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C . 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农户贷款余额、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D . 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房产开发贷款余额
【解析】B。根据从材料中读数据,A选项,农户贷款余额为3.86,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04,农业贷款余额为2.87,不符合降序;B选项,房产开发贷款余额为3.2,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04,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0.6824,符合题意,故选B;C选项,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6.55,农户贷款余额为3.86,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77,不符合降序排列;D选项,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5.77,轻工业中长期...
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多考点结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多考点结合
小编通过对近几年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试题的研究发现,这几年省考在对资料分析进行考察时,越来越重思维而轻计算。省考资料分析题主要通过多考点结合这种题型来考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所谓多考点结合,它指的是题干中考察了多个考点的资料分析题。那么这种题型应该如何求解呢?我们来看几道题目吧。
例题1: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博物馆3658个,占文物机构总数的43.5%。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4063.58万件,比上年末增加 222.77万件。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 2929.97万件,文物商店文物藏品 770.00万件。文物藏品中,一级文物9.82万件,二级文物68.82万件,三级文物340.51万件。2014 年全国文物机构共安排基本陈列9996个,比上年增长 19.1%;举办临时展览11174个,增长 15.8%;接待观众84256万人次,增长12.8%,其中博物馆接待观众 71774万人次,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人次的85.2%。
问:2014年,平均每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数约是其他文物机构的多少倍?
A.2 B.4.5 C.7.5 D.11
【答案】C
【解析】定位第一、二段:2014年末,我国共有博物馆3658个,占文物机构总数的43.5%,则其他文物机构占总数的比重为1-43.5%=56.5%;博物馆接待观众71774万人次,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人次的85.2%,则其他文物机构接待观众人次占总数的比重为1-85.2%=14.8%。代入式子计算:
,C项与之最接近,当选。
例题2: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20国的人均GDP约是中亚5国的多少倍( )
A.2.5 B.3.6 C.5.3 D.11.7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求“2016 年……是……的多少倍”。定位表格:“东欧20 国的人口为32161.9万人,GDP 为26352.1亿美元,中亚5国的人口为6946.7万人,GDP为2254.7亿美元。
,答案选A。
对于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多考点结合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确定最终...
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考点:流水行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考点:流水行船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在行程问题中还可以分为多个小题型,其中考察比较多的一个就是流水行船。今天带大家来学习一下流水行船问题,从而在考试中能够正确解决这种问题。
【什么是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又叫流水问题,是指船在江河湖海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
【常用概念】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江河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从上游向下游顺水而行的速度;逆水速度:船从下游往上游逆水而行的速度
【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题】
1.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小时?
A.10 B.12 C.14 D.16
【答案】B。解析:从甲地到乙地顺流,顺水速度=15+3=18千米/小时,甲乙两地路程=18×8=144千米,从乙地到甲地逆流,逆水速度=15-3=12千米/小时,则返回时逆流所用的时间=144÷12=12小时。B选项正确。
在真正考试过程中,除了会出现上述这种又有水又有船的问题,也会出现没有水没有船的变形问题,这种问题本质上依然属于流水行船问题,下面一起来看一道问题。
2.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多少秒?
A.11 B.12 C.12.5 D.13.5
【答案】C。解析:出现顺风和逆风,可以看成顺流和逆流,则顺风速度=自身速度+风速,逆风速度=自身速度-风速,即本质为流水行船问题。顺风速度=90÷10=9米/秒,逆风速度=70÷10=7米/秒,利用基本公式,自身速度=(9+7)÷2=8米/秒,则无风跑100所需时间为100÷8=12.5秒。C选项正确。
通过例题的练习,大家发现,流水行船问题主要就是利用好四个基本公式,同时也要注意到变形问题,当发现题目中并没有水和船,但是通过分析题干发现本质依然是流水行船,那么就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进行解题。
推荐阅读:
2018年国家公务员即将开考啦,朋友们复习好了么?留学群为您整理了《2018年公务员行测高频考点之枚举归纳论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这里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2018年公务员行测高频考点之枚举归纳论证
在行测逻辑题型中,枚举归纳论证就是这样一种高频考点,希望大家能熟练掌握。
枚举归纳论证简单来说就是由个别推导出一般,也就是题干往往通过调查分析一部分的对象,这部分的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测出整体也具有部分对象的属性。对于这种论证方式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网络问卷等都是这种论证方式的具体表现。要想让这种论证合理的话,我们应该尽量保证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调查数量有足够的说服力。反应到我们逻辑题目中,要削弱这种论证的可靠性,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点进行切入,即调查对象不具有代表性、调查对象数量不足。加强的话则反向操作即可。下面我们来看两道例题:
【例1】为了估计当前人们对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管理者》杂志在读者中开展了一次管理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答卷评分后发现,60%的参加者对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参加者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水平。《管理者》杂志因此得出结论,目前群众对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结论?
A.管理基本知识的范围很广,仅凭一次答卷就得出结论未免过于草率
B.掌握了管理基本知识与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还有相当距离
C.并非所有《管理者》读者都参加了这次答卷活动,其信度值得商榷
D.从发行渠道上看,《管理者》的读者主要是高学历和实际的经营管理者
【答案】D。解析:题干由杂志所调查的参加者管理水平不错,推出群众管理水平不错,有个别推出一般,是十分典型的枚举归纳论证。选项D从样本代表性角度说明,我们所调查的人群只是那些高学历和实际的经营管理者,代表不了大众群体,削弱力度最强。
【例2】今天的美国人比1965年美国人运动量减少了32%,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46%;在中国,与1991年相比,人们运动量减少45%,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51%。缺少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其他国家人们的运动量情况和中国、美国大致相同
B人们保持健康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已不仅局限于运动
C中国和美国都是运动量缺乏这一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
D在运动量方面,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亚洲和美洲最有代表性的国家
【答案】A。解析:要去支持观点可以从样本具有代表性和数量足够入手,A选项中国美国与其他国家运动量相同,说明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中美能够代表全球水平。B、C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D项只是能说明中美可以代表亚洲美洲,并未说可以代表全球水平,故答案选A更好。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留学群公务员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分析”,希望广大考生们都能及时好好复习,通过考试!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分析
一、增长率的识别与常用速算方法:
考点识别:计算增长率的题目,问题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问题中出现明显的两个年份(时间)之间相比较(或者同比、环比等词语);
2、出现增长(减少)、上升(下降)、增长率、增速、增幅等类似的词语;
3、选项一般为百分数或倍数(增长率大于100%时通常表示为倍数)。
基本公式:
增长率=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基期-1;
由于列式的形式为“A/B型”,故首选方法为直除法,也可直接估算或者借助特殊分数进行判断。
常考题型1:增长率计算
直接计算两年间的增长率
【例1】(2012联考)2006年至2011年全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87元、4140元、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759元、13786元、15781元、17175元、19109元、21810元。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8年大约增加了(B)。
【解析】(21810-15781)÷15781,截取分子分母前三位,直除首位商。
常考题型2:增长率判断
判断某个时间段内,增长率超过/不到10%(20%、30%)的年份有几个?
【例2】(2015国考)
2007年-2013年,平均每万人群中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同比增速高于10%的年份有几个?B
A、5 B、4 C、3 D、2
【解析】直接计算现期与基期的差值,验证差值是否大于基期的10%。
常考题型3:增长率大小比较
比较四个选项增长率的大小
【例3】(2014国考)下列年份中,国家电网公司并网机组总上网量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2010年 B、2009年 C、2012年 D、2011年
【解析】增长率大小比较类题目问法一般是,增长率(增速)最快(最大)的是?识别清楚问法之后,采用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直除看首位、分数性质、特殊分数等)进行处理。
二、基期量的识别与常用速算方法:
考点识别:
计算基期量的题目,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问题中涉及到的时间一定为材料中已知时间的基期。譬如:材料中已知2014年,问题中计算的是2013年的量,或者材料已知2008年,问题计算1978年。计算基期量的题目,材料中通常已知现期量和对应的增长率。
基本公式:
基期量=现期...
留学群公务员考试频道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日期问题常见考点及解法”,希望广大考生们都能及时好好复习,通过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日期问题常见考点及解法
一、日期常识
首先一年有多少天?
一般的,我们将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平年。
如:1996年2012年闰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是平年。但是如果是世纪年(也就是整百年),就只有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如:2000年就是闰年,1900年就是平年。平年和闰年唯一的区别是闰年多了一天,多在闰年有2月有29天,平年的2月只有28天即闰年有2月29号。
其次是月份:每年有12个月,其中包括7个大月和4个小月以及1个平月(二月),大家可以按照这个口诀来记忆:7月前奇数月为大,8月后偶数月为大。
最后是星期:一年按照平年计算365=52周×7天/周+1天,所以每过去一整个平年,会过去52个整星期在往后过一天,这就产生了日期问题里的第一种考法:循环问题。
二、常见考法及其解法
1.循环问题
例1:2008年8月21日星期四,那么2009年8月21日星期几?2015年8月21日星期几?
解析:到2009年8月21日中间经过一年,而且2009年是平年没有2月29日,加1,则为星期五;到2015年8月21日在2008年8月21日的基础上又经过7年,期间有2012年为闰年,故加7+1=8天,即过去一个整星期再过一天,为星期五。
2.根据星期和月份特点求解具体日期信息
例2:某月有四个星期四和五个星期五,请问该月16号星期几?( )
A. 星期四 B. 星期五 C. 星期六 D. 星期日
解析:由于星期四和星期五是挨着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星期四和星期五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月当中。题干当中的这个月星期五比星期四多了一个,说明某个连着的“四五”中,星期五属于这个月而星期四不属于这个月,而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只有一个:该月1号是星期五(那么前面连着的星期四是上个月的了)。由“1号是星期五”可知,1+7+7=15号也是星期五,那么16号应该是星期六。答案为C。
例3:某个月有5个星期六,已知这五个日期之和为85,则这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是多少号?( )
A.10 B.17 C.24 D.31
解析:两个星期六之间相差7天,可以将这5个星期六看做等差数列,并且第3个星期六恰好是中间项,即85÷5=17,所以这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是17+7+7=31日。
3.日期累加型
在某些数学运算题目中,题目条件中会出现下列描述:“连续多个日期之和”或“连续星期几的日期之和”时,这类题目就是指等差数列问题。等差数列问题有一系列的数量关系,其中考试中常见的为求通项或是求前n项和,这些知识点在其他文章中我们会继续分享,考试中最常见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以通过平均数*项数来求解。有这个规律可以由其“平均数”来定位“中位数”从而完成答题。我们以几个例题来看一下:
例4:某一...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了么?本文“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见考点讲解:交替合作”,跟着留学群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拿下公务员!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见考点讲解:交替合作
工程问题也是每年必考的。常考的题型有普通工程问题、交替合作和者合作。普通工程问题就是直接利用公式再结合比例法、特值法等方法去计算。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结合公式进行讲解。
说到工程问题,必须要掌握的公式是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先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工程问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特值法,也就是小学时老师说的设工作总量为单位的方法,在现在的行测中称之为特值法。出现不变量时,设不变量为特值。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中,给了时间(速度),设工作总量(路程)为特值,设成时间(速度)的公倍数。给了效率比,直接设效率为特值,设比例系数。第二种方法就是比例法,看见M=A×B这样的形式就要想到比例法,正反比等。
交替合作,是工程问题当中的一种题型,从字面上看就是轮流做工,关键点就是确定一个循环周期的工作效率。
看一道例1:单独完成某项工程,甲需要16小时,乙需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工作1小时,问:
(1)工作总量设为多少比较合适?相应的甲乙的效率为多少?
(2)按照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甲乙一个周期内的工作总量是多少?几个循环的工作总量最接近工作总量?剩下的工作由谁完成?最后工作共用了几个小时?
(3)如果按照乙先,甲后的工作顺序轮流工作,最后的工作由谁完成?完成总的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出现时间了,就设工作总量为特值,设时间的最小公倍数,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48,此时甲乙的效率就是V甲=48/16 3,V乙=48/12=4,
1h 1h 1h 1h
甲 乙 甲 乙 ,
找出一个周期,I1=V甲*t甲+V乙*t=3*1+4*1=7, 48÷7=6....6,6个周期以后还剩6份工作,接着甲干一天,完成3份工作,剩下的3份由乙完成,所以最后的工作由乙做3/4小时完成。6个周期一个周期是2个小时,6个就是12小时,接着甲做1小时,最后的工作需要3/4小时,总共是12+1+1/4=13.75小时。
乙先做顺序就是
1h 1h 1h 1h
甲 乙 甲 乙
整周期里两种顺序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相同。最后的6份工作乙可以用1小时做4份,剩下的2份甲用2/4=0.5小时做完。总共任务完成时间就是12+1+0.5=13.5个小时。那么通过这道例题可以总结一下交替合作问题怎么解决。首先找出循环周期,确定一个周期内的工作量,接着就是求工作周期数,周期数=工作总量/一个周期内的工作量。其次确定总时间找一个周期里的时间,周期数乘以时间加上最后剩余的工作要花的时间。注意是按怎样的顺序完成,循环顺序不同,所花时间不同
这是几个劳力都是正效率,就是说这几个人做工都是为了尽快让工程完成,没拖后腿的劳力。交替合作还存在既有正效率又有负效率的情况。负效率就是由劳力阻碍工程的完成,拖后腿。
比如说青蛙跳井,同学们估计多数都听过。现有一口高20米的井,井底有一只...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公务员行测考点:揭秘语句衔接之本质,希望能帮助您。
说到“衔接”,很容易让人想到一种职业,那就是主持人。没错,如果你搞清楚了主持人的职责,你也就悟出了“衔接”的本质。主持人在一台晚会中报幕,会先总结下刚结束节目的精彩之处,接着引出下一个节目。不可能有哪个奇葩的主持人会在报幕时将前面所有表演过的节目都总结一遍,然后挨个介绍即将登场的节目。这个联想给我们的启发是:语句衔接的题目如果在段落中设空,大家不要以为要把前文所有内容看完,也不要担心此空会关系到后文所有的内容。正确的理解则是:段落中需要衔接的句子只对前面和后面那一句话负责。也就是说,拿到一道题,我们需要更多去考虑上一句话和下一句话,以此为突破口找到最合适的衔接选项。
以一道真题为例:
所谓声誉,实际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过去在市场交易中的表现的评价。声誉良好的企业,意味着在与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历史中,扮演着可以信赖的伙伴角色。个人或者组织选择自己的交易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那些有着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将更多地获得利益相关方的青睐,而且彼此的交易更倾向于继续发展下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往往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B.是凭借自己或者他人的交易经验来进行判断的
C.需要考虑双方企业发展的切实需要
D.合作对象的知名度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许多考生看完后没有头绪,于是根据自己所谓的常识和感觉去选择答案,错误选项以A、D居多。我们不妨使用刚刚讲过的原则,先读一下划线部分的前一句话:“在与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历史中”,结合后一句话:“那些有着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前后提到了两个概念,那就是“交易历史”、“信用记录”。所谓“历史”和“记录”,需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交易才能得以体现,于是划线部分也要体现这层含义,否则就是偏离主题。纵观四个选项,唯有B选项中的“交易经验”符合该特点,所以答案选B。
这便是语句衔接的本质,如若在段中设空,切记它所“管辖”和“负责”的领域只有前面那一句话和后面那一句话,记住了这个技巧,方能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哦。
公务员考试网栏目精心推荐:
快来看看本文2017年公务员行测知识点:资料分析公式,跟着留学群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基期量相关
2、增长量相关
3、增长率相关
4、比重相关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栏目精心推荐:
快来看看本文2017年公务员行测考点 :数学推理公式,跟着留学群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1、分数比例形式整除
若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若a=m/n×b,则a=m/(m+n)×(a+b),即a+b是m+n的倍数
2、尾数法
(1)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优先使用尾数进行判定;
(2)所需计算数据多,计算复杂时考虑尾数判断快速得到答案。常用在容斥原理中。
3、等差数列相关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
项数=(末项-首项)÷项数+1。从1开始,连续的n个奇数相加,总和=n×n,如:1+3+5+7=4×4=16,……
4、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
(1)单边线型植树公式(两头植树):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2)植树不移动公式: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1)与(n-1)的最大公约数+1棵;
(3)单边环型植树公式(环型植树):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
(4)单边楼间植树公式(两头不植):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5)方阵问题:最外层总人数=4×(N-1),相邻两层人数相差8人,n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
5、行程问题
(1)火车过桥核心公式: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
(2) 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
(3)队伍行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队尾→队首: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4)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
(5)往返相遇问题公式:
两岸型两次相遇: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B为S2)
单岸型两次相遇: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A为S2);
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
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全程。
6、几何问题
行测考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