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银行术语大全

留学群专题频道银行术语大全栏目,提供与银行术语大全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个人贷款专业术语总结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个人贷款专业术语总结

  留学群银行专业资格考试栏目为考生整理分享2016下半年银行专业资格考试个人贷款专业术语总结,欢迎考生前来参考阅读,并且希望考生对个人贷款能有更好的理解。 

 1.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2.个人住房贷款:是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建造和大修理各类型住房的贷款。

  3.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也称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是指银行运用信贷资金向在城镇购买、建造或大修理各类型住房的个人发放的贷款。

  4.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也称委托性住房公积金贷款,是指由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用个人及其所在单位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委托商业银行向购买、建造、翻建或大修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人以及在职期间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离退休职工发放的专项住房贷款。

  5.个人住房组合贷款:是指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或大修住房时,可以同时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从而形成特定的个人住房贷款组合,简称个人住房组合贷款。

  6.新建房个人住房贷款:俗称个人一手房贷款,是指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的、用于在一级市场上购买住房的贷款。

  7.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俗称个人二手房住房贷款,是指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在住房二级市场上合法交易的各类型个人住房的贷款。

  8.个人住房转让贷款:是指当尚未结清个人住房贷款的客户出售用该贷款购买的住房时,银行用信贷资金向购买该住房的个人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

  9.个人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向个人发放的用于消费的贷款。

  10.个人汽车贷款:是指银行向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汽车的贷款。

  11.自用车:是指借款人申请汽车贷款购买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汽车。

  12.商用车:是指借款人申请汽车贷款购买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汽车。

  13.二手车:是指从办理完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到规定报废年限一年之前进行所有权变更并依法办理过户手续的汽车。

  14.一车多贷:汽车经销商同购车人相互勾结,以同一套购车资料向多家银行申请贷款,而这一套购车资料是完全真实的。

  15.甲贷乙用:实际用款人取得名义借款人的支持,以名义借款人的身份套取购车贷款。情节较轻的,实际用款人基本能以名义借款人的身份还本付息;情节严重的,名义借款人失踪,实际用款人悬空贷款。

  16.虚报车价:经销商和借款人互相勾结,采取提高车辆合同价格、签订与实际买卖的汽车型号不相同的购车合同等方式虚报车价,并以该价格向银行申请贷款,致使购车人实质上以零首付甚至负首付形式购买汽车。

  17.冒名顶替:盗用普通客户的身份资料购买汽车并申请银行贷款。

  18.全部造假:犯罪分子伪造包括身份资料、购车资料、资产证明等一整套资料套取银行贷款。

  19.虚假车行:不法分子注册成立经销汽车的空壳公司,在无一辆现货汽车可卖的情况下,以无抵押贷款为诱惑,吸引居民办理个人汽车贷款,并达到骗贷、骗保的目的。

  20.个人教育贷款:是...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专业术语总结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专业术语总结

  留学群银行专业资格考试栏目为考生整理分享2016下半年银行专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专业术语总结,欢迎考生前来参考阅读,并且希望考生对公司信贷能有更好的理解。

  1.信贷:指一切以实现承诺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包括存款、贷款、担保、承兑、赊欠等活动。

  2.银行信贷:广义的银行信贷是银行筹集债务资金、借出资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银行信贷是银行借出资金或提供信用支持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信用证、减免交易保证金、信贷承诺等。

  3.公司信贷:指以银行为提供主体,以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非自然人为接受主体的资金借贷或信用支持活动。

  4.贷款:指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以一定的利率和按期归还为条件,将货币资金使用权转让给其他资金需求者的信用活动。

  5.承兑:是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章承诺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

  6.担保:是银行根据申请人要求,向受益人承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符合约定条件时,银行按照约定以支付一定货币的方式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7.信用证:是一种由开证银行根据信用证相关法律规范应申请人要求并按其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文件。信用证包括国际信用证和国内信用证。

  8.信贷承诺:是指银行向客户作出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按约定条件为客户提供贷款或信用支持的承诺。

  9.信贷产品:指特定产品要素组合下的信贷服务方式,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信用支持、保函、信用证和承诺等。

  10.信贷金额:指银行承诺向借款人提供的以货币计量的信贷产品数额。

  11.信贷期限:广义的信贷期限是指银行承诺向借款人提供以货币计量的信贷产品的整个期间,即从签订合同到合同结束的整个期间。狭义的信贷期限是指从具体信贷产品发放到约定的最后还款或清偿的期限。在广义的定义下,贷款期限通常分为提款期、宽限期和还款期。

  12.贷款利率:即借款人使用贷款时支付的价格。

  13.费率:指利率以外的银行提供信贷服务的价格,一般以信贷产品金额为基数按一定比率计算。费率的类型较多,主要包括担保费、承诺费、承兑费、银团安排费、开证费等。

  14.清偿计划:一般分为一次性还款和分次还款,分次还款又有定额还款和不定额还款两种方式。定额还款包括等额还款和约定还款,其中等额还款中通常包括等额本金还款和等额本息还款等方式。

  15.担保:指借款人无力或未按照约定按时还本付息或支付有关费用时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是审查贷款项目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6.偿债能力:指客户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7.总资产周转率:指客户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

  18.流动资产周转率:指客户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19.固定资产周转率:指客户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客户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指标。

  20.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专业术语总结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专业术语总结

  留学群银行专业资格考试栏目为考生整理分享2016下半年银行专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专业术语总结,欢迎考生前来参考阅读,并且希望考生对风险管理能有更好的理解。

  1.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2.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的是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反映的是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在风险的定量分析中可以采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损失规模和发生的可能性。

  3.预期损失:是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采用中间值);非预期损失是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计算出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预见的较大损失;灾难性损失是指超出非预期损失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重大损失。

  4.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5.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发生违约的风险。

  6.市场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动给商业银行表内头寸、表外头寸造成损失的风险。

  7.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8.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9.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10.政治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国家的政治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无法正常收回在该国的金融资产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11.经济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国家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影响,无法正常收回在该国的金融资产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12.社会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国家贫穷加剧、生存状况恶化等不利因素影响,无法正常收回在该国的金融资产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13.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14.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15.战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因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或不利影响的风险。

  16.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

  17.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18.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19.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专业术语总结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专业术语总结

  留学群银行专业资格考试栏目为考生整理分享2016下半年银行专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专业术语总结,欢迎考生前来参考阅读,并且希望考生对公共基础能有更好的理解。

  1.经济增长: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3.失业率: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指年龄在16岁以上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4.国际收支平衡: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5.经济周期: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6.经济结构:指从不同角度考察的国民经济构成,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消费投资结构等。

  7.金融市场:指金融交易的场所,具有货币资金融通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经济调节功能和定价功能。

  8.货币市场: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9.资本市场:指以长阿奇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10.发行市场:指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初次发行,供投资者认购的市场。

  11.流通市场:指对已上市的金融工具(如债券、股票等)进行买卖转让的市场。

  12.现货市场:指当日成交,当日、次日或隔日等几日内进行交割(即一方支付款项、另一方交付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市场。

  13.期货市场:指将款项和证券等金融工具的交割放在成交后的某一约定时间(如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或半年等,一般在一个月以上、一年之内)进行的市场。

  14.场内交易市场:指有固定场所、有组织、有制度的金融交易市场,如股票交易所。

  15.场外交易市场:指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交易者通过经纪人或交易商的电话、网络洽谈成交。

  16.金融工具:指用来证明融资双方权利义务的条约。

  17.债券: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券债务凭证,上面载明债券发行机构、面额、期限、利率等事项。

  18.股票: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19.货币政策:指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是国家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20.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21.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