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高三语文说课稿栏目,提供与高三语文说课稿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10-05
您是否觉得写好教案十分困难呢?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案的优秀与否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形式。教案也便于教师做自我总结,实现专业跃升,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高三语文说课稿”的精选文章,我希望我的建议可以为您提供一份珍贵的参考材料!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请求批准他不去做官的表章。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情酣意浓的千古抒情妙文,鲁迅先生说过:“能憎能爱才能文。”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也说:“情为文之经。”只有注入感情,文章才能得以流传。同样,读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与作者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感受到优秀作品带给人们的震魂摄魄的力量,引发人们跨越时空去思考人生与社会。《陈情表》亦如此。
二、说学情
文言文的教学常常被师生们视为畏途,主要是教学效果很难呈现出来。其实,纵观学生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碍:
1、字面上,文言字词的理解是一道障碍;
2、诵读上,章法与句法是一道障碍,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碍;
3、内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异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比如对文中一些历史典故的理解等;
4、鉴赏方面,对于文言课文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性无法把握,不能对文章做更深广义上的解读。不过,前三道障碍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最后一道障碍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
鉴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原则,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及常见的古汉语句式。
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作用,帮助学生体悟主旨,掌握课文结构及文章章法句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地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
三、说教学方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
①“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②“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
问学生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评价哪一篇文章的,最后明确是《陈情表》,接着介绍苏轼所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之后,出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此内容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好奇心也会成为学习知识的一种内在动力。)
2、解题
结合课文注释,认识“表”这种文体。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阅读古代散文,要“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相关情况和时代背景,只有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处境,才能感受他们伟岸的人格,才能理解他们复杂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说课稿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