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高考备考学习方法

留学群专题频道高考备考学习方法栏目,提供与高考备考学习方法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高效率备考计划及学习方法

 

  进入2023年,高三的考生们也进入到2023年高考的复习重点时期,目前的复习阶段是考生们提分最为关键的阶段,也是拉开分数差距最显著的时期,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这段时间,做好充分的学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高效率备考计划及学习方法,快来一起看看吧!

  一、学习时间要科学合理

  高中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又充实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8~9:00为最佳时间,因为这时既有充足的脑力体力消耗,大脑思维活跃,又已由夜晚疲惫期转入清醒恢复期,新的学习内容经过一上午的消耗后,较易吸收。 而下午3~4:00为最佳时间(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安排午休)。

  二、做题时一定要把握技巧

  首先,在做题时要注重对自己做题速度的训练,尤其是语文和英语的作文,不要急于下笔,要先从一道题做起。 其次,要注意做题顺序,一般语文或者英语作文是按着总分总结构来写的,所以你在写之前首先把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一下;而数学和物理等理科就是按着第一问做的;化学是按照第一问的解题思路来写出的。 第三,在考试中要学会答题技巧:先审题再答题。 第四,多总结错题。

  三、考试心态很重要

  考试的时候,心态很重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冷静的心才能取得好成绩。 在考试中,很多同学都会遇到自己不会做或时间不够的情况,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看怎么去调整! 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下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考试就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时候,不要把它想得太紧张了。

  四、注重积累,不打无准备之仗

  要想把一道难题在短时间内攻克,就需要有充足的积累。 高考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想要快速攻克就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 所以在做题的时候首先应注重题目所包含的知识点是否牢固,其次应注重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再者,做题时尽量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做题,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考虑问题。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由于不熟悉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及不必要的失误。 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多积累一些考试技巧、答题方法、以及经典试题。

  五、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考试是一种考验,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检验,要学会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首先,要重视高考前的每一次考试,把每次考试都作为一个新起点,有一个小进步就值得表扬和鼓励。 其次,还要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不断激发学习潜能,从而取得更大进步。 通过以上为大家带来的内容相信能够帮助到大家,同学们也要注意把握复习计划哦!

  推荐阅读: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高效备考学习方法(考生必备)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如何实现高效备考?

  

高考备考学习方法

 

  考生的成绩的好坏一定跟他的学习能力有关系。学习能力一共有三个元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行为才能有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有了好的方法还会远吗,三者是相互递进的关系,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