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2013高考政治

留学群专题频道2013高考政治栏目,提供与2013高考政治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3高考政治热身指导:不能乱了复习的方寸

06-06

 

     2013高考作为2013年六月的关键词,牵动着万千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留学群高考频道会全程陪伴大家,为大家提供贴心的服务。在考前的一段时间里,本频道精心为各位考生提供了大量的高考复习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频道在此预祝愿大家考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政治:不能乱了复习的方寸

  出镜老师:韩琳

  “一查”就是查漏补缺,通过重新审视错题寻找知识漏洞。要把平时测试和几次模拟考试的试卷找出来,对其中出现的解题错误进行重新审视或诊断,寻找以往发生错误的原因,找出自己最薄弱的部分,整理归类后分析出症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少犯低级错误少失分。

  “二明”一是明确知识点在考纲中的考核要求,尤其要明确书本目录中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题中包含什么知识点。比如问到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要知道从哲学的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思考。二是明晰几种常考题型的答题方法,比如经济生活中的“原因类”、“措施类”的题;政治生活中不同主体的题,包括公民角度、政府角度、政党角度以及外交角度。

  “三化”一是简化。考前最后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不能乱了复习的方寸,要以《考试大纲》为纲要,以课本为根本,力求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来概括。二是生活化。分析近年来的政治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其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对人文素养的渗透。这就要求考生多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把社会热点与高考考点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规范化。为应对高考网上阅卷,一定要力求答案组织的规范化,力求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考前要总结几次模拟试卷的评分标准,细细揣摩试题的设问与得分点间的关系,形成经验和能力。

  考试技巧:认真审题,规范作答。一定要注意命题设问的限定词或指向性要求,不要答非所问;一定不要被很长的背景材料打乱了方向,要读出材料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读懂数据、图表、漫画中所包含的每个信息。

 

  建议考生用“五排法”做选择题。对于主观题,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要学会调用知识,组织答案要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

2013年全国各省招办联系方式汇总

2013高考政治国家外交知识点:我国对外政策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三、我国的对外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2.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种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①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4)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实行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御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和“西化”图谋。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含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3)提出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首先提出的,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50年来,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而使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原因: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国对外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又是全方位的,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国外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经验和技术等。

 

  (2)如何正确对外开放:在实行对外开放过程中,A我们必须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的图谋;B必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的图谋。

2013高考政治国家外交知识点:时代主题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二、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

  (2)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解决的前提。

  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今天,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3)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仍存在,世界并不太平。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但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4)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2.建立国际新秩序: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3)国际新秩序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苏联解体后,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同时,国际形势总的趋势是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为对话。当前,世界正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2)多极化意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4.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含义及构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这其中包括主要由政治决策、动员和组织能力、反应能力构成的政治力,主要由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构成和经济发展前景构成的经济力,主要由军队的数量和质量、武器装备、战术技术等构成的国防力,主要由教育水平和受教育者的素质构成的文教力,主要由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影响和外交上的能力构成的外交力,主要由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因素构成的资源力。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

 

  (2)在当今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未来世界格局种占据有力地位。当前,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我们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013高考政治国家外交知识点:国际社会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一、国际社会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国际关系表现为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多种形式,这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基本形式。

  (3)决定因素:国家间出现的亲疏冷热、分离聚合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②国家力量是国家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③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

  2.主权国家及其权利、义务

  (1)构成要素: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主权国家由四个必须同时具备的要素构成,即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2)权利义务:基本权利是:独立权(即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力)。平等权(即一切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自卫权,即国家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进行管辖的权利)。

  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内政、干涉他国内政、外交以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争端。

  3.国际法的含义及其作用:

  (1)含义: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言之,国际法是调整国家关系的法律。

  (2)作用: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确立辨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第三,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4.国际组织的含义、分类、作用:

  (1)含义:是指若干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正式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2)分类:可分为政治性的、专业性的;世界性的、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等类型。

  (3)作用: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联合国:

  ①宗旨: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原则:国家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③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全体会员国参加的审议机构,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对实质性问题实行大国一致的表决原则。

 

  ④联合国的作用:A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013高考政治国家知识点:民族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一、民族

  1.民族含义与特征

  (1)含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我国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重点)

  (1)民族平等原则: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①原因:A、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各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B、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具体表现: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2)民族团结原则: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①民族团结俄而重要性: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②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①原因: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B、在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各民族个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②措施: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关键靠各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内因);B需要国家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的支持帮助,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外因);C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外因)。

  (4)三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意义:实行区域民族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依据: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①中国自秦汉以来...

2013高考政治国家知识点:政党制度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二、政党制度

  1、政党含义与类型:

  (1)含义: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2)类型: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作用

  资本主义政党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 。首先,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其次,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再次,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3、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内容:

  ①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②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 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4.人民政协:

  (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5、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总之,它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高考推荐阅读:高考冲刺卷专题

2013高考政治国家知识点:政党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一、政党

  1、政党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不能只看其名称和成员出身,而要看它在实践中体现的阶级利益。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2、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关系: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2)当代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原因:

  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必须掌握国家政权)

  ②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条件。(能够掌握国家政权)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者。当然,不是任何政党都能领导国家政权,它必须是执政党。

  3、我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3)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1)着重领会三种领导方式的基本含义:政治领导,即方向的领导,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奋斗目标。思想领导,用科学思想武装人民。组织领导,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干部建设。

  (2)三者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补充:三种领导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及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特点,制定党的纲领、路线...

2013高考政治国家知识点: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五、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1、根本原因: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2、法律体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3、具体要求:

  (1)从国家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从公民方面,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3)从双方来看,都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从法律关系上讲,表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根本原因: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等。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但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包括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3.公民的基本(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国家安全已经扩展到领土、主权以外的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基因安全、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生命安全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

  4.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坚持“三个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①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这不是指立法平等,而是法律实施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②具体表现: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受权力,平等地履行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公民权力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权力和义务的辨证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力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存在的,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②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既要珍惜公民权利(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又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必须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2013高考政治国家知识点:国家机构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四、国家机构

  1、含义 2、特征 3、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4、组织体系

  我国的国家机构:

  1、设置:按类别、按级别 2、中央国家机关:组成及其职权

  3、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含义、体现 (2)对人民负责原则:原因及途径

  (3)依法治国原则:a、含义、本质及目的、意义 b、途径 c、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1、含义:国家机关的总和。

  2、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1)国家性质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的性质反映国家性质。

  (2)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根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国家机构随着国家职能的变化而变化。)

  3、组织体系:根据国家的职能,一般都设有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暴力机关等。

  4、我国的国家机构

  (1)设置:按类别、按级别

  按类别: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

  按层次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2)中央国家机关:组成及其职权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②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A、在我国,国家主席并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B、国家主席的职权: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事权。

  ③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的职能:主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统一领导各部、各委员会、各直属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④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⑤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

  ①含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②主要体现在: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在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

2013高考政治国家知识点:政体

 

  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留学群高考频道收集汇总了大量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各位考生可以随时查看,熟悉各科复习资料的答题思路,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二、政体

  1、政体基本内涵

  (1)含义: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政体的决定因素:国体、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影响等。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4)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比较议会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共和制(异同)。比较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异同)。(内容略,详见课本P20~23)]

  2、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

  (1)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地方人大的性质及职权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

  (2)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3)人民代表:法律地位、产生、权利及义务

  ①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性质和法律地位)

  ②如何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因此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A发言、表决免责权 B提案权 C质询权

  义务: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B保守国家机密 C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D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4)地位及原因:优越性及表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 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5)进一步完善的途径

  ①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的选举。②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立法和监督职能。③进一步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提示: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