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2014年考研专业栏目,提供与2014年考研专业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3-31
留学群考研频道精心为您带来《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及学院联系方式》,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学院联系方式
带●表示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我校博士专业均按一级学科招生;带★表示按硕士一级学科招生
学 院 | 学 术 型 | 专 业 学 位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0571) | 办公室 |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领域代码 | 领域名称 | |||||
001 理学院 |
040203 |
10-09
考研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首要考虑的毕业去处之一,我们在考虑考研的同时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中,考研专业就是首要要想清楚的问题,太奇考研为大家介绍各种考研专业供大家进行参考。
专业编号:010102
目前就整个哲学就业来看,就业不是很理想,该专业毕业一般方向是做老师和专门研究,局限性很大,因为其涉及的内容思辨性较强,欠缺实用的理论知识。不过,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在分化和综合、对立和融合中逐步完善,其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伦理学的社会价值将不断提高。国家要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能在这方面会重视些。当然,如果对该专业有很大的兴趣,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传播,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研究生阅读期间要想好自己的就业方向和领域,及早的做准备。
就业方向:
中国哲学隶属于哲学一级学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考研网推荐链接:
...09-16
2014考研报名马上就要开始了,留学群考研频道小编为考生们精心整理了各大院校专业解析,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祝广大考生取得好成绩。
机电工程学院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骨干学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机电结合、强弱结合、计算机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和专业特点,并且形成了较大的办学规模。该院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交通工程和建筑四大学科领域。
机电工程学院拥有信息产业部、广西CAD/CAM重点实验室和广西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同时机电工程学院的机电一体化研究所设有光机电一体化研究室、微组装与测试研究室、抗恶劣环境研究室和钢筋连接技术研究室、及桂电桂医联合开发中心。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科研取得了几十项科研成果,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现正承担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国防预研、信息产业部和广西的几十项科研项目。该院培养的学生具有鲜明的机电结合、强弱电结合和软硬件结合特色,既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又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适应面广、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在国家级、广西区和学院和各类学生科技制作、数学建模、电子大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近两年该院学生分别获得了全国CCTV机器人大赛第五名、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一等奖和“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百佳”称号。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历来以作风踏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考研网推荐链接:
...09-16
2014考研报名马上就要开始了,留学群考研频道小编为考生们精心整理了各大院校专业解析,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祝广大考生取得好成绩。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显的学科优势。现设有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计算机通信1个专科专业;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路与系统等3个硕士点,构成完整的一级学科。
建系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以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张庆君为代表的数千名高级人才,特别是为电力系统通信行业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本科在校生在历届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和英语竞赛等诸多赛事中屡获佳绩。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拥有良好的教学与研究环境,目前有电子技术省级示范实验中心一个,基础实验室和各类专业实验室16个,在建省级精品课程4门,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包括863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曾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考研网推荐链接:
...
在考研中,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强调的是系统性,还有些专业需要大量的记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考研网为您总结了一些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方面的信息(如上海大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4年考研专业复习辅导汇总 | ||||||||
2014考研 金融学专业与就业形势分析 | ||||||||
考研网:六大记忆法助你专业考试拿高分 | ||||||||
考研复习指导:怎样让你选好专业辅导书 | ||||||||
2014管理类、经济类考研试题预测 | ||||||||
但是如果你并不是为了混一个文凭,而是要更上一层楼,并且你对于社会学这个学科抱有研究兴趣,想在今后从事一些与社会学有关的事业,那么,学校的选择就不能如此随便。
个人认为,左右学校选择的主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学校社会学学科的实力如何。第二,学校的总体实力与名气如何。第三,学校所处的地域如何。
第三个条件对于学校选择并不是决定性的。大多数的同学在选择学校时并不是把地域放在最高的位置,每年考到川大,兰大,西安交大的战友还是很多的,虽然确实西部地区的院校在于东部同档次的院校竞争时会有一定劣势,但是这并不会在根本上影响报考的选择。唯一能有比较大影响的是,有一些同学可能会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某个学校的分数高低。
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似乎都很重要,但是个人认为,第一个条件应该是各位战友选择学校时的最根本参考。为什么?我们可以想一下,刚才说了,大多数人考研为了什么?提高自身水平,上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平台。那么这个目的需要怎么达到?需要好的师资,好的学习条件,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那么这些东西的提供必须是要资金投入的。想一下,一个社会学学科相对较弱的名校,即使每年有几亿的资金,他们会把资金用在社会学上么?他们会更愿意把钱投在本校的拳头专业,好使学校声名远播,吸引更好的生源和资源。没有钱,哪来好的师资,哪来好的实践交流机会,哪来更高层次的平台。因此,一个社会学专业好的学校,一个社会学更受重视的学校是最值得我们去报考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其实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重合的,即一般社会学强大的学校其综合实力也差不到哪里去,唯一有点例外的可能就是上海大学了。
那么我们知道了对于选择学校比较重要的条件,那么选择学校就比较有头绪了。全国有社会学硕士点的学校大概有90多所,说多不算多,说少也不算少。如何客观的评定一个学校的社会学科实力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网上的排名多种多样,一家一个说法,感觉比较乱。那么我们需要找一个比较客观的,稳定的,权威的标准。有个标准是比较适合的,那就是博士点。
博士是最高的学位,一个拥有博士点的专业是对于其学术水平的肯定,我们可以将博士点作为衡量一个学校社会学水平的标尺。有志于钻研社会学的战友们理应从拥有博士点的学校入手进行选择,否则就有点失去考研的意义。以下是全国拥有博士点的19个学校。
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相对的,一级博士点要好于二级博士点。
另外,还有一些信息也值得参考,比如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12个:北大(1986);社科院、人大(1998);南大...
材料科学类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材料科学是多学科交叉与结合的结晶,是一门与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的应用科学。中国的材料科学研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有些领域甚至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材料是人类用来制造机器、构件、器件和其他产品的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可称为材料,如燃料和化工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品等,一般都不算作材料。材料可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按物理化学属性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按用途分为电子材料、宇航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实际应用中又常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是以力学性质为基础,用以制造以受力为主的构件。结构材料也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要求,如光泽、热导率、抗辐照能力、抗氧化、抗腐蚀能力等,根据材料用途不同,对性能的要求也不一样。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现象等对外界变化产生的不同反应而制成的一类材料。如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等。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社会文明的支柱。80年代,随着高技术群的兴起,又把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作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利用粘土烧制的陶器。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生产中发展了冶铜术,开创了冶金技术。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发展了钢的制造技术。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直到20世纪中叶,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出现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塑料,以及维尼纶、合成橡胶、新型工程塑料、高分子合金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发展。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的材料。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备工艺的发展,使陶瓷材料产生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从传统陶瓷向先进陶瓷的转变,许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
结构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功能材料的进步。20世纪初,开始对半导体材料进行研究。50年代,制备出锗单晶,后又制备出硅单晶和化合物半导体等,使电子技术领域由电子管发展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
环境科学类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
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环境地学
以人-地系统为对象,研究它的发生和发展,组成和结构,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主要研究内容有: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等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演化,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预测,以及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等。环境地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完全定型,目前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污染气象学等。
环境生物学
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它有两个研究领域:一个是针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污染生态学;一个是针对环境破坏问题的自然保护。环境生物学以研究生态系统为核心,向两个方向发展: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富集和归宿,以及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从微观上研究污染物对生物的毒理作用和遗传变异影响的机理和规律。
环境化学
主要是鉴定和测量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研究它们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规律,探讨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和分解成为无害的简单化合物的机理。它有两个分支:环境污染化学和环境分析化学。
相关推荐: 2014年生物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2014年大气科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大气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气科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大气探测、气候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学等。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大气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此外,还研究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大气。大气圈,特别是地球表面的低层大气,以及和它相关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
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变化过程,既可带来雨泽和温暖,造福人类;也可造成酷暑严寒,以至旱涝风雹等灾害,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安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影响着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如何认识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如何及时而又正确地预报未来的天气、气候,并对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人工调节和防御,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不断探索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大气科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其研究领域已经越出通常所称的气象学的范围。
就业方向:主要就业于各级气象部门从事天气预报工作;海军、空军气象工作;学校和科研机构;各级政府防雹救灾部门等
大气科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大气探测、气候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学等。
大气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彼此不是孤立的,如天气学和气候学与动力气象学相结合,产生了天气动力学和物理动力气候学。探测手段的不断革新和痕量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对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分析研究,促进了大气化学的发展。尤其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微量气体对气候影响的日益显著,以及大气污染和酸雨问题的出现,不仅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大气化学在大气科学中的重要性,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更认识到大气化学过程和大气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了这两个分支学科的相互结合。气象卫星探测与天气分析相结合产生了卫星气象学,气象雷达探测与云和降水物理学相结合产生了雷达气象学。大气科学学科分支又分又合的过程,反映了大气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
大气科学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是以气候学、天气学、大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以及大气中的物理现象(如电象、光象、声象)和比较一般的化学现象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内容,传统称之为“气象学”(meteor-ology,此词源于希腊文meteoros和logos,意为“上空的”和“推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气象学中的应用,其研究范畴日益扩展,因而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术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大大扩充了传统气象学的研究内容。近年来,由于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大气圈与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重要性,要了解大气变化过程就不能不深入到其他圈层变化过程的研究。因此,大气科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深入。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
中国的生物工程事业始于20世纪初。1919年成立了中央防疫处,这是中国第一所生物工程研究所,规模很小,只有牛痘苗和狂犬病疫苗,几种死菌疫苗、类毒素和血清都是粗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长春和兰州成立了生物制品研究所,建立了中央(现为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它执行国家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监督,发放菌毒种和标准品。后来,在昆明设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研究脊髓灰质炎疫苗。生物制品现已有庞大的生产研究队伍,成为免疫学应用研究和计划免疫科学技术指导中心。汤飞凡1957年发现沙眼病原体,他对中国生物制品事业有很大贡献。
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接种预防生物制品效果显著,在公共卫生措施方面收益最佳,这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是世界性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WHO)1966年发表宣言,提出10年内全球消灭天花,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被消灭。1978年WHO又作出扩大免疫规划(EPI),目的是对全球儿童实施免疫。EPI是用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即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活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百白破三联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有计划地从儿童开始,使世界儿童都得到免疫。1981年,中国响应WHO的号召,实行计划免疫,按要求用国产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1988年以省为单位达到了8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1990年以县为单位,儿童达到85%的接种覆盖率。诊断制剂品种的增多和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试验诊断水平的提高;现已应用到血清流行病学以及疾病的监测。中国生产血液制剂已有30多年的历史,品种在逐年增加。
2014年考研专业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