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6.17防治沙漠化与干旱日栏目,提供与6.17防治沙漠化与干旱日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什么是土地沙化?有没有一种更科学的治理方法?下面是作文网小编您带来的相关资料《沙漠化的危害》。如果想要更多作文,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留学群的作文栏目。
今年春夏之际,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荒漠化问题的关注。何谓荒漠化?1990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召开的荒漠化评估会议上,指出当今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损失(如沙尘暴),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地表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表形态(如沙丘)等。
沙漠化,习惯上也叫沙化,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指非沙漠地区形成新的沙漠的过程。一般,因天然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其演变过程非常缓慢。例如气候干旱化,往往要经过几百年或上千年的时间,而人为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可造成严重后果。之所以会出现沙漠化,是因为具备了沙漠化的物质基础沙。这些沙原来由于草本植物或灌木的覆盖,或者有“沙漠结皮”的存在,是相对稳定的;而一旦地表植被或地表覆盖物被破坏,这些沙子就会流动起来,构成危害。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5%,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其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98.5%。在全国的荒漠化土地中,土壤类型以沙为主的有173.97万平方千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化面积或沙化面积,占我国土总面积的18.1%,或者全部荒漠化面积的66%。
我国荒漠化类型可分为风蚀(因风力造成的土壤损失)、水蚀(即通常理解的水土流失),盐渍化(土壤损失少,但土壤里增加了过量的盐分,使得植物难以生存)和冻融(因土壤结冰和融化过程造成的土壤流失)四大类型。这些荒漠化类型的面积及其在土壤荒漠化因素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风蚀183.9万平方千米,占69.8%;水蚀25.9万平方千米,占9.8%;盐渍化17.4平方千米,占6.6%,冻融占13.8%。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为两种,就自然原因而言,形成荒漠化的天气条件和地质条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因干旱和强风,我国历史上就经常出现强烈的沙尘暴,其中北京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沙尘暴记录出现在公元440年,然而,今天出现的荒漠化多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叠加上短期气候振动的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因此,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作用引起的。
当前,我国必须采取一切有针对性的科学措施,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生物工程,恢复生态自然,liuxue86才能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06-15
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实为了呼吁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减少荒漠化的出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年都会有好多在为了这个努力奋斗。下面就由留学群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标语吧,希望大家喜欢。
1.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2. 促绿色消费,做绿色选民。
3.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4. 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5. 地球是我们从后代手中借来的。
6. 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7. 环保不分民族,生态没有国界。
8.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9. 不要旁观,请加入行动者的行列。
10. 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11. 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12.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13. 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
14. 让经济发展的浪潮进入绿色的河道。
15. 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16. 垃圾回收,保护地球,举手之劳,参与环保。
17. 拣回垃圾分类老传统,倡导绿色文明新时尚。
18. 环境与人类共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
19. 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20. 爱护绿化,就是保护自己。
21. 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22. 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23. 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24. 做地球妈妈的好孩子,保护她!
25. 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26. 希望有一天,垃圾筒也会下岗。
27. 我们的地球需要每个人的保护。
28. 风清水绿天蓝,我们美丽的家。
29. 保护绿化,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30. 保护自生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31. 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32. 谁不爱家?谁不爱妈妈保护地球。
33. 不让尘土进校园,只让美好到我家。
34. 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环境。
35. 人类为什么总把环境意识抛在脑后。
36. 陆地、天空、大海,我们都要保护。
37.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38. 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39. 小草在生长,大家别打扰。
40. 少些尘土,再现碧蓝天空。
41. 爱护环境,就是关爱生命。
42. 购买尾气排放达标的汽车。
43. 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44. 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45. 保护自然平衡,拯救绿色环境
46. 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
47. 创建绿色校园,从你我做起。
48. 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49. 搞好水土...
05-07
你知道土地荒漠化是什么情况吗?干旱日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该怎么去预防呢?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内容(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6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恢复生态,保护土地,复苏经济”,在健康的土地上重建更美好家园。
什么是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雪量与潜在蒸发散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亚极区。
什么是“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作用或数种作用结合导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降低或丧失。
其中包括:
1、风蚀和水蚀所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
2、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或经济特性的退化;
3、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就是土壤层,它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土壤层,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草木、谷物,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荒漠化,就是土壤层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从而成为不毛之地。
全球荒漠化现状: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它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
更严峻的是,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到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联合国去年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中警告说,土地退化将在未来30多年里给全球带来23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A4纸双面打印。
推广垃圾分类。
践行“光盘行动”
用行动守护绿色地球吧!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危及100多个国家12亿人的健康与福祉,不仅阻碍干旱地区的发展,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境挑战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更是以一贯的大国担当,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在立法、体制、技术、工程、动员全民等方面为世界作出了榜样。
导致和加剧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抽采等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治理荒漠化要着重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真正解决好荒漠化地区群众的生存问题,为他们提供致富的出路。发展荒漠产业经济,实行“治理荒漠化,发展产业化”的战略,形成“治理一片荒漠,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域经济,致富一方百姓,造福万代子孙” 的长效机制,在切实保障老百姓利益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扶持龙头企业,创新“公司+农(林)场+合作社+农业工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老百姓发展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06-15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在每年的6月17日,其是为了呼吁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唤醒人们不要过度的开采。那关于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标语大家有了解的吗?下面就跟随留学群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1. 自然在身边,保护在心中。爱护大自然,建设美好家园。
2. 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
3. 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
4. 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5. 共植万顷绿地,同撑一片蓝天
6. 处处鸟语花香,生活充满阳光
7. 完善环保制度,落实环保责任;
8. 从自己做起,爱护我们的家园。
9.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10. 爱护绿色光荣,破坏绿色可耻。
11. 倡环境保护之风,走持续发展之路
12.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13. 有品质才有市场,有改善才有进步
14.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15.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16. 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倡导文明环保新气象。与绿色相约,与环保同行。
17. 让节能减排成为习惯,让绿色文明一生相伴。
18. 心同节能减排律动,情与绿色低碳共融。
19. 破坏一点绿植,多吸十口废气。
20. 节约能源,持续发展。
21. 夜深人静时,你的电脑也要休息。
22. 爱护环境就是传递正能量。
23. 希望我是位农民,如此珍惜每口饭菜将深印于我心中。
24.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
25. 我环保,我健康,自由财富任我想。
26. 财富自由新时代,健康环保更精彩。
27. 还世界一片绿色,让地球自由呼吸。
28. 环保无关财富,健康畅享自由。
29. 清净生产,绿色消费。
30. 智联环保,打造中国绿色健康生活
31. 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2. 绿色生活,从我做起;节能减排,造福未来。
33. 绿色照明,节约用电。
34. 能源得来不易,节约共享便利。
35. 节能降耗,人人有责。
36. 采用防晒膜、窗帘等阻止强烈阳光,冬季多利用阳光。
37.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共同家园。
38. 环境是投资的生命线。
39. 环保行为,处处体现,礼貌整洁,大家坚持。
40. 争当节能环保标兵,树立财富自由模范,畅享健康写意人生。
41. 绿色环保,健康身心,财富自由,伟业天成!
42. 践行环保理念,扞卫健康生活。
43. 智慧创造产品,联系你我健康。
44. 希望我是位农民,如此珍惜每口饭菜将深印于我心中。...
现在,避免、减缓和扭转生产性土地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丧失,是人们需要重视的。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2022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联合国大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2019年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防治荒漠化任重而道远,沙情就是命令,乡亲们的心声就是我们的责任,甘肃治沙人,加油!!!
作为国内领先的致力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治理的社会组织,以及UNCCD的观察员,绿会长期投身于荒漠化治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事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时,开展了许多线上活动以号召社会各层以及人民群众共同为恢复生态、保护土地而努力。为增强全社会防治荒漠化的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中国绿发会国际部现将2021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相关消息编译发布,供中国读者参考:
1994年12月,联合国第49届大会通过了115号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荒漠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中国自1996年成为UNCCD缔约国以来,不仅积极以各种形式宣传每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在20多年来还在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积极行动,使得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不断提升,有效遏制了生态恶化态势,创造出了可供各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模式,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2021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为“恢复生态、保护土地、复苏经济”(Restoration. Land. Recovery)。本次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将侧重于将退化的土地恢复健康,土地恢复有助于带来经济复原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增加粮食安全。另外,还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并锁住了地球大气中的碳,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保持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已恢复的绿色。UNCCD将与全球纪念活动东道主哥斯达黎加环境部合作,鼓励家庭、社区、私营部门和国家在我们从COVID-19中恢复时与自然保持更好的关系。
现在,避免、减缓和扭转生产性土地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丧失,对于迅速从大流行中恢复过来以及保障人民和地球的长期生存来说,既紧迫又重要。UNCCD执行秘书Ibrahim Thiaw指出土地恢复可以大大有助于后COVID-19经济复苏。对土地恢复的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和产生经济利益,并在数以亿计的就业机会正在丧失的时候提供生计。同时东道主哥斯达黎加环境和能源部长Andrea Meza 也提出,COVID-19大流行强化了人类对森林、旱地、湿地和其他土地生态系统的需求:粮食、绿色经济、生态旅游,作为抵御极端气候事件的缓冲。
为了庆祝2021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许多国家通过植树活动、环境教育、土地退化和干旱问题网络研讨会等传播有关荒漠和干旱的信息以激励世界各地的人们采取行动,防止、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在非洲赞比亚,土地英雄大卫·查波洛科正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组织植树和宣传活动,纪念今年的荒漠化和干旱日。本次活动将让学校、大学环境协会和生产公司参与;在印度,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建立起生态学习中心,使老师同学家长们一起接受环境教育;在阿曼,举办土地退化和干旱问题网络研讨会并在...
留学群为您带来《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科学防治沙患,筑牢绿色屏障》,供您参考!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的更新!希望给您带来帮助!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时事政治热点:科学防治沙患,筑牢绿色屏障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科学防沙治沙,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一定能让大地的绿色增多、黄沙消退,以优质生态产品提升人民的生态环境幸福感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持续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试点建设。5年来,我国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超过150万公顷。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出现“双缩减”,北方风沙线上初步建立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不过,我国依然缺林少绿、生态脆弱,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沙化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面积达17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北方不少地方,仍然会遭遇沙尘天气袭扰。例如,今年以来,大风数次把沙尘从沙源地吹过来,北京已经发生了4次以浮尘为主的沙尘天气。
以往,在北方一些地方,肆虐的“黑风暴”曾经造成严重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许多人对“沙魔”深恶痛绝。沙患如今仍然存在,不过,我们还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盲目“向沙漠进军”、企图消灭沙漠是不现实的,不顾自然条件在沙漠地区大规模、高密度植树造林种草,也并不可取。一方面,沙漠自古就有,治沙并不是要“消灭沙漠”,而是治理人为造成的沙化土地,减少沙尘暴等危害。我们应该有消除沙患的信念和信心,但也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讲科学,不蛮干。另一方面,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同时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沙尘天气发生时,会给海洋浮游生物提供丰富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增加,消耗大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沙漠、海洋、陆地、森林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近年来,我国在治沙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对于人烟稀少、治理难度大的干旱、极端干旱区原生沙漠、戈壁等,采取封禁保护来恢复植被和保护沙地表面结皮,严守生态红线,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实践证明,大面积封育,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修复生态,是治沙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手抓自然修复,另一手也要抓人工治理,两者不可偏废。人工治理的过程中,治哪里、怎么治、用什么树种、草种,都要经过科学论证、认真研究。在当前国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治沙不能“大水漫灌”,应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立足于沙区实际情况,适地适树适草,优先选择易于成活和管护的乡土品种。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更多的绿色、更多的蓝天,是优质生态产品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科学防沙治沙,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一定能让大地的绿色增多、黄沙消退,以优质生态产品提升人民的...
06-15
世界防止荒漠化日快要到了,留学群黑板报频道小编整理世界防治荒漠化日黑板报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今年6月17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依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宣传口号为“土地是人类的未来,让土地免受气候危害”。
地球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异变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1994年12月,第49届联大正式通过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996年12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正式生效,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制定防治荒漠化纲要提供了依据。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的土地面积所占比例从1991年的15%上升到2008年的24%。其中,超过20%的耕地面积、30%的天然森林和25%的草地正在经受不同程度的退化。由于农田遭侵蚀,每年有大约240亿吨肥沃土壤流失。全世界有15亿人直接受到沙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影响。土地退化带来的损失占全球农业GDP的5%,约合每年4900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初步遏止了荒漠化持续扩展的态势。中国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继续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应对荒漠化挑战,是人类共同的责任,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沿线作为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推进荒漠化防治共同行动更为重要和紧迫。沿线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应全面加强荒漠化防治领域的沟通协商,广泛凝集共识,深化务实合作,促进防治荒漠化技术难题共克、创新经验共用、治理成果共惠,加快筑牢生态安全共同体,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能力建设的支持,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06-15
每年的六月十七日是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其是为了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减少荒漠化。那关于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的演讲稿该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就跟随留学群小编一起看下“关于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的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每年的6月17日是联合国制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呼吁人们重视土地沙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一、确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背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conomicandsocialcommissionforasiaandthepacific,escap)结合亚太地区情况认为:“荒漠化应包括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向着类似荒漠化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1949年,奥布里维尔(eville)认为非洲热带森林线后退了60-400km,是滥伐和火烧造成的,并论述了热带森林如何变成热带草原和最终变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他把这种环境退化称之为“荒漠化”。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部非洲特大干旱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土壤荒漠化进程。1968-1974年的干旱期曾造成非洲撒哈拉地区(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的特大干旱,夺走了xx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的生命。这场旱灾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大,令世界震惊。它产生的长期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此,联合国在1975年以3337号决议提出“向荒漠化进行斗争”的口号,并于1977年8月29日至9月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产生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方案;制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数十亿美元投入了治沙行动,各种抗旱防荒漠化的行动计划随之产生。
然而,自那时以来,全球荒漠化问题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严重了。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xxx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xx,相当于xxx、xxx、xxx和xx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xxx多个,约xx亿人。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xx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xx可耕地。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xx个国家中,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xxx多万人受到影响,xxx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荒漠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动荡。
二、人类对荒漠化的反思翻阅一下人类文明的历史不难看到,由于人类的无知和傲慢而造成土壤破坏的事例比比皆是。v.g.卡特和t.戴尔在名着“土地和文明”中写到:“人类踏着大步前进,在这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荒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口、黄河流域等古代文明发祥地,现在都变成了荒漠。在几经盛衰的北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突尼斯、克里特、希腊、意大利、西西里、墨西哥、秘鲁……也到处可以看到土壤流失所造成的荒漠景象。这些景象比其他什么都更有力...
6.17防治沙漠化与干旱日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