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栏目,提供与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6-21
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知识:月相,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在平时多积累公共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对于月亮有着非常美好的向往,有许多著名的古诗词都在描绘人们心目中月亮的美丽,如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李商隐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苏轼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这些美好的诗句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大概也是古人对月亮的探索,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下月亮这位美人的“胖瘦过程吧”。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朔: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这时候月亮看起来会比较“瘦”。
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这时月亮看起来会比较“胖”。
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
月相的变化对我们地球最大的影响便是潮汐,古人也按照月相的变化安排成了天文学里的阴历,今时今日我们有了先进的科技,了解了更多关于月亮的秘密,很多古人没有参透的秘密被我们所破译,但古人那些美好的诗句我们现在也无法再复制了,月亮仿佛成了古今沟通的枢纽,月相的变化值得我们多多留心去观察。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地理常识的考点杂而多,考查的方式也不是常规类型,所以难度较大,在这里汇总了中国湖泊之最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学员了解中国湖泊的内容有所帮助。
中国湖泊之最
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这里海拔高地势高,所以气候十分凉爽。
二、鄱阳湖,是...
03-05
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地震相关知识,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地震相关知识,做好各类知识准备!争取考出好成绩!
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地震相关知识
近几年,我国经常遭受地震灾害的侵扰,有很多无辜的生命及财产因此而受难。2018年12月16日中午12点46分,在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北纬28.24度,东经104.95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发生时,当地震感强烈,目前已有16人受伤,应急管理部启动Ⅳ级应急响应机制。那么对于危害我们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的地震,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去了解一下与地震相关的知识。
一、地震概述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提及地震,我们总是绕不开一些基本名词,如震源、震中、震级等,它们对于我们了解地震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会成为考察点,故而在此为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震源: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
(二)震中: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三)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
(四)震源深度: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
(五)极震区:震后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六)震级: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七)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
二、地震分类
地震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在此简单介绍几种事业单位中常考的:
(一)浅源、中源、深源地震
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1.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
2.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3.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二)构造、火山、陷落、诱发、人工地震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1.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2.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3.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4. 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5.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
02-22
这次小编要为大家提供的是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地震相关知识解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对照例题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定义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地震的危害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三、其他相关概念
(一)震源
震源即为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
(二)震中
地震发生时,地震震源向上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也就是地面距震源最近的地方,称为震中。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越大,烈度越高。
(三)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一般为破坏性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由于地震波以扇形的方式波及)。
(四)地震波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地震时,纵波较快传播到地面。
纵波(P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横波(S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
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因此地震发生时一定要注意纵波,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五)震级
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
(六)烈度
地震对地球表面影响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四、典型例题
1.发生地震时,最先感到的地震波叫()
A.横波 B.纵波 C.面波 D.体波
【答案】B。解析: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地震时,纵波较快传播到地面;面波是地震波的一种,主要在地表传播,能量最大,波速约为3.8千米/秒,低于体波,往往最后被记录到。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而体波是地球内部信息传递的载体,体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而地震烈度在不同的地区()。
A.只有1个 是相同的
B.有多个 是相同的
C.只有1个 可能各不相同
D.有多个 可能各不相同
【答案】C。解析:因为烈...
公务员公共基础地理环境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