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关于参军的散文栏目,提供与关于参军的散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难以忘却的记忆,或是晦暗,或是辉煌。我坎坷的一生在凄风苦雨中走过了大半辈子,晦暗的记忆不少,辉煌的却极为有限。但有一次却刻骨铭心,每次撩开记忆的帷帘,那种恢宏壮阔,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场景就会跳将出来,仍令我难忘、兴奋、回味无穷。那场景真的不会忘、不能忘、不敢忘。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崇尚“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年代,除了上大学,参军入伍到部队去锻炼,同样成了有志青年的向往。不少年青人为了能走向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还通过找熟人,托人情实现自己的心愿。那年我决定去参军,到部队这所大学校去锻炼成长,但没有人情关系可找,只得顺其自然地去参加应征,但没想到却一帆风顺,顺利地通过了体检和政审关。不久,就等来了一张盼望已久的“入伍通知书”,穿上了绿色的军装,成为了一位自豪的军人。公社人武部敲锣打鼓将我们送到县武装部。全县的新兵统一到县电影院集合,有好几百人,青一色的绿军装,坐在一起看上去真是威武雄壮,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气、期盼、青春的色彩,整个影院弥散着热闹、朝气蓬勃的气息。在电影院县武装部为我们放了一场《南征北战》的电影,或许这是有一定含意的,我想是否在预示着我们将要面对的军旅生活。尽管那影片我们是重温,但穿上了军装,感受却不同,感到了身上有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肩负的神圣使命,甚至想到那种枪林弹雨的场面也许那一天我们也要经历。看过了影片,想知晓我们将到底去什么地方服役,我们再一次问带兵的部队首长:去的什么地方?当的是什么兵种?那些比我们大不了几个年纪的首长们仍是故弄玄虚,天花乱坠吹嘘一番,我们得不到确切的消息。看完电影,部队首长就要我们启程了。走出影院我们心里一阵惊异,整个县城的主街道已经布置得一片喜庆,高一些的建筑从上到下都披上了欢送新兵的巨大横幅,抬眼望去街两边红艳艳的一片,仿佛一个盛大庆典之日的到来。鞭炮声自从我们走上了主街就此起彼伏响起来,充斥了整个县城。喜庆气氛和鞭炮声引得万人空巷欢送新兵。他们站立于街道的两边,将亲切欣悦的目光披拂在我们身上,饱含着祝福和祈望。那场景比欢迎凯旋归来的部队更加热闹、喜庆、亲切、感人。从电影院到火车站的一二公里的路程,街道两边人潮涌动,欢送声不绝于耳,传递着对子弟兵的亲切情感;鞭炮炸响仿若雷鸣,诉说着喜庆的不同凡响;锣鼓喧天响遏行云,欢鸣着人间的别样喜庆;硝烟弥漫宛若雾境,轻袅着对游子的美好祝愿。真是一派少有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任谁行进其中都会心情澎湃。那一刻真正感觉到了做一个军人的无尚光荣和自豪。清楚地记得那天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由县城中心小学学生组成的穿着一色服装的腰鼓队,他们脸搽胭脂红,腰系红绸带,肩背小腰鼓,步伐轻盈婀娜,动着整齐划一,小手舞动灵巧,鼓点活泼激越,鼓声和鞭炮声将一个不大的县城喧染得空前的热闹。伴随着这些响声一直回荡在我们耳边的还有同这场景极为适宜的抒情歌声:《再见吧,妈妈》。“再见啊!妈妈,再见啊!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已出发,你不要悄悄的流泪,你不要把儿牵挂……”那舒缓、抒情、流淌着难舍情意的旋律,仿佛就是这种场面的真实写照,唱得踏上远征之途的我们愁肠百结,泪水盈眶,在我们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使我们仿佛看到眼含热泪的母亲站在远处挥动手臂向踏上征途的孩儿不断舞动的情景,而游子们只能在心中默默安慰母亲:不要对孩儿担心、牵挂。一路播放的歌声,掀起一段愁绪莫名地爬上了心头,之前,被那宏阔的欢送场面激起的澎湃心情一下子被离愁别绪替代,心...
关于参军的散文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