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关于夏至的那些趣事栏目,提供与关于夏至的那些趣事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6月21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的重要节日,称为“夏至节”。在我国有些地方,该节日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夏至”作为节气始于战国,完善于汉武帝时代,且以太初元年颁行新历——太初历为标志。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推行全国。
一 古代“夏至”如何过?
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仪式,到了清代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而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要吃“夏至面”,有的地方还将新麦做成饼、馍等,有“尝新”的意思,所以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宋代官员从夏至这天开始要放假3天,让百官回家休息。而宫廷中,夏至这天御厨们就包出一种夏至馄饨,供皇帝、妃嫔食用。
辽代《辽史•礼志》记载:“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
在清代之前的“夏至”当天,全国还要放假一天,全国各地老百姓以自己的方式庆祝夏至的到来。
二 关于夏至的有趣事
“杯弓蛇影”的成语大家都很熟悉,经常用来形容那些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的人。但其实“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源于“夏至”节气的一次宴饮。据汉朝应劭《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
夏至日照最长,故中国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语。旧时,人不分贫富,夏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其时,夏收完毕,新麦上市,亦带尝新之意。
“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太阳在一年中所能达到北半球最高的纬度。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夏至这天正午,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有趣现象。我国大陆有5个北回归线标志点,分布在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在北回归线标志点都设有“窥阳孔”,公众可以验证夏至中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是否“立竿无影”。
北极村是我国最北的村落,北纬达53度以上,而地球本身有23度半的倾斜角,因此每年夏至前后,尽管地球昼夜旋转,但这里一天仍有17个多小时可以直接看到太阳。夏至时节白昼最长可达19个小时,又被称作“不夜城”。当看不到太阳时,太阳的余光仍可以辐射到这里,并出现夜色清明的奇异现象。
《荆楚岁时记》记述,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人们在夏至这天,把用菊叶烧成的灰撒在小麦上,既可以追肥,又可以消除虫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关于夏至的那些趣事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