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初级经济师备考考点

留学群专题频道初级经济师备考考点栏目,提供与初级经济师备考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初级经济师2020工商管理备考考点:生产线组织

 

  为了顺利的通过考试,在考试开始之前,考生应该积极备考复习,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工商管理备考考点:生产线组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工商管理备考考点:生产线组织

  1.广义: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

  2.狭义的生产线:是指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起来的多品种生产组织形式。

  3.优点:生产线可组织多种产品的生产,不要求连续进行,因而生产线灵活性较大。

  4.适用:生产线特别适合于品种、规格复杂多样的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5.生产线的种类

  (1)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

  (2)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

  (3)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

  推荐阅读:

  2020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知识点:流水生产线的分类

  2020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知识点:流水生产线的特征

  初级经济师2020工商管理备考知识点:组织自动线的条件

...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考点:信用的内涵与类型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考试马上就要来了,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考点:信用的内涵与类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考点:信用的内涵与类型

  (一)信用的定义、存在前提及本质特征

  1.信用的定义

  信用是指债权、债务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全部经济现象,是资金盈余者把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者。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存在的前提

  信用在历史上长期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是货币和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3.信用的本质特征

  (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

  (3)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债权与债务关系的统一。

  (4)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二)信用的作用

  现代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信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

  2.信用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交易行为。

  3.信用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桥梁。

  4.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可以保证信用主体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可预测性。

  (三)信用的形式

  1.按债权人和债务人结合的特点分类,分为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

  (1)直接信用又称“直接金融”或“直接融资”,在这种方式下,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建立金融联系,不需要中介。包括预付或赊销商品形式的商业信用、发行及买卖有价债券形式的公司信用、国家信用等。

  (2)间接信用:通过各种金融中介进行借贷活动的信用方式,又称“间接金融”或“间接融资”。

  债权人——金融中介——债务人

  2.按不同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如赊销、预付和分期付款等形式;二是企业直接向社会集资,主要采取发行公司(企业)债券的形式。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存、放款形式的业务活动所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当代已经成为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和基本形式。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债务人是政府,债权人主要是本国居民和金融企业,其形式是发行国库券或公债。

  (4)消费信用

  工商企业或银行以商品或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的特点是债务人是消费者个人,举债的目的是用于消费,还本付息的基础是消费者未来的收入。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态度与行为

 

  考试一天天的靠近,为了做好备考复习的准备,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态度与行为”,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的概念

  阿尔波特(美):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里赫(美):忽略过去的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反应了认知学派的主张

  弗里德曼(美):认知(基础)、情感(核心与关键)、行为倾向(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态度的形成:

  学习理论(后天习得的、诱因理论(利益和损失衡量)、认知一致性理论

  三、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特殊性越高,预测越准确;

  2.时间因素: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预测有较高的效度;

  4.态度强度: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5.态度的可接近性: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

  四、态度改变的理论:

  海德尔(美):平衡理论(遵循最少付出原则)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减少认知失调方法: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

  五、对说服效果有影响的因素:

  1.说服者:可信度、吸引力

  2.说服信息:差距、恐惧、信息呈现方式

  3.被说服者:人格、心情、介入程度、自身免疫、个体差异(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年龄)

  4.情境:预先警告、分散注意。

  六:消除偏见的方法:

  对抗刻板印象、平等接触、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推荐阅读: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团体概述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价值观

 

  时间过得很快,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价值观”,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价值观

  一、价值观:

  1.主体:个体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

  2.表现形式:外显的、内隐的;

  3.功能:解释、预测、导向;

  4.层次:具有超越情景的特点;

  5.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更概括

  奥尔波特:根据斯普兰格《人的类型》把价值观分为六种,编制“价值观研究量表”

  罗奇克(美):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

  莫里斯(美):认为价值包含三种基本含义:实际价值、想象价值、客体价值,13种生活方式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荷兰,霍夫斯塔德):用来衡量和文化有关的价值观

  二、工作价值观(职业价值观):

  工作倾向性、工作需求、职业道德取向

  萨普尔(美):工作价值观分为3大群组(内在、外在工作价值、外在报酬),15个类别

  三、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1.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社会关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

  2.以社会、关系、情境为中心的价值观:中国人的自己是可以扩展的,不仅包括个体自身,还可以推及家庭、亲戚、朋友,甚至家族和宗教。/杨国枢(自我取向、社会取向)

  四、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自我价值是个体的意义定义体系,对于个体在情境中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就是自我价值定向。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取决于自我价值定位、自我价值支持。

  推荐阅读: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团体概述

  2020初级经济...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团体概述

 

  考试马上就要来了,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团体概述”,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备考考点:团体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的概念: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人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只有那些具有充分交流与互动可能性的人群才可以称为团体。团体生活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方式,人们所工作的单位、所生活的家庭、所学习的学校等都是团体。

  身处在团体之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都将受到它的影响。

  (二)团体的形成

  关于团体的形成,心理学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团体活动和团体目标对于人们具有吸引力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个人的目标凭借自己难以完成,通过借助他人的力量,人们就可以达成。团体的这种好处为人们提供了形成团体的直接动机。

  加入团体可以满足人们的人际需要

  团体形成的原因:

  根据社会凝聚力理论,团体存在的基础是团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引。人际间的相互吸引赋予了一群人以凝聚力,并使人群形成团体。团体能否维持下去,取决于团体成员的人际需要在结合后是否可以相互满足。

  个人对于自己的归类也会影响团体的形成

  根据自我归类理论,每个人都会将自己归入不同的类别之中:

  1.自我的最高水平归类:即人类;

  2.内群体一外群体水平归类:如性别、国籍、种族等;

  3.次级的个人自我分类:如人格特质等。

  (三)团体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团体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规模,可以把团体分为大团体和小团体

  根据成员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可以把团体分为松散团体和组织

  根据组织的正式性,把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推荐阅读: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