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四年级科学教案栏目,提供与四年级科学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4-26
教案是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所制作的,这样可以让教师提前设计好课程的安排,大家是不是也担任的是四年级科学老师呢?留学群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完成教学,就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范例,赶紧研究下有什么内容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总之,留学群的小编在上文所整理的范例已经告诉大家四年级科学教案主要内容都有什么了,大家也可以按照这些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填充内容,这样一份教案就成功制作完成了。
推荐阅读:
04-01
对老师而言,编写教案有助于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怎么写吗?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收集到证据以后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挖土壤;
分组材料:
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只昆虫盒、一只方形盘、一张报纸、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讲述:课前,我们分小组到几个地方去挖了土壤(板书:土壤),下面就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汇报。
3、讲述:看来,大家对土壤了解得还真不少啊!老师这儿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研究了土壤以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好,那就送给大家吧!
4、学生欣赏小诗:
土壤是位伟大的母亲,
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
04-01
对小学生而言,科学是极具吸引力的课程。可这不代表教学就可以敷衍了哦,教案还是需要编写的。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案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二、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
如何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关于肌肉的知识呢,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科学下册《肌肉》教案,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留学群(liuxuequn.com)。
教学目标:
•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
教学重点:
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教学难点: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教学准备:
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导学案:
了解人体肌肉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
2.讲述:仅靠骨骼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有肌肉的参与。(揭示课题:肌肉)。
(二)触摸:了解自身肌肉的分布
1、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2、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3、小结: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三)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2、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学生汇报,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可结合录像)
4、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在活动记录上画出你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5、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游戏:谁是木头人?
讨论: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作业:
(1)做一个手臂活动的模型;
(2)选用其他材料做一个其他的人体运动模型。
板书: 肌肉
人体有肌肉600多块,占人体总重量的40%
肌肉收缩带动骨骼完成运动
教学目标:
1、能针对人体肌肉提出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四年级科学教案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