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栏目,提供与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4-18
本文“2017年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复式教学”,跟着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复式教学也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在复式教学中,教师为某个年级学生授课(称为直接教学),同时布置其他年级学生从事各种作业和练习(称为间接教学或自动作业)。
目前,在我国部分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复式教学形式仍然存在。
(一)复式教学的编班形式
复式教学的编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也要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便利。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和自觉性较差,将他们与比较成熟的中高年级编在一起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但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六年级是毕业班,都需要教师花费比其他年级的精力,因此不宜将这两个年级合编在同一个班。
1.单班多级复式
一所小学只有一间教室,所有年级学生都在一起,同时由一名教师上课。
2.双班二三级复式
一所小学有两间教室,由2~3名教师担任4个或6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学生分为两个班。双班二、三级复式具体又有两种分班形式。
(1)相隔年级编班。一、三年级为一班,二、四年级为一班;或一、三、五年级为一班,二、四、六年级为一班。
(2)相邻年级编班。一、二年级为一班,三、四年级为一班;或一、二、三年级为一班,四、五、六年级为一班。
3.三班二级复式
一所小学有三间教室,由3~4名教师担任6个年级的教学工作。通常分为3个二级复式班:一、二年级为一班,三、四年级为一班,五、六年级为一班;或一、三年级为一班,二、四年级为一班,五、六年级为一班。
(二)复式教学的座位排列
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复式教学的座位排列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纵列式
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排成不同的纵列,如图8-1.图8-2.图8-3.图8-4所示。
2.横列式
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排成不同的横列,如图8-5所示。
3.背列式
将不同年级的学生背对背横向排列,如图8-6.图8-7所示。
4.分组式
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按不同方向排列,如图8-8所示。图8-5图8-6图8-7图8-8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适当地调整学生排列的方向。
(三)复式教学的课表安排
复式教学的课表安排,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同时间,同科目
在一节课内,不同年级都安排相同的科目,如表8-1所示。
表8-1一、二复式日课表
这种安排,课程科目相同,儿童注意力不容易分散,教学工作便于开展,但在自动作业和直接教学的配合上有些科目会遇到困难。
2.同时间,异科目
在一节课内,不同年级安排不同的科目,如表8-2所示。
表8-2二、四复式日课表
这种安排有利于将需要直接...
03-21
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疑难点:德育”,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核心考点
1.德育和学校德育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全球性特征。
2.小学德育的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道德教育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及行为上的准备。
3.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4.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括: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再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5.小学德育的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小学德育过程
(1)概念及构成要素
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①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7.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
03-21
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复习笔记:课外活动”,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核心考点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2.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3.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4.课外活动的内容
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即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5.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具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包括:①报告和讲座;②各种集会;③各种比赛;④参观、访问、调查、旅行;⑤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己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是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短期性活动、临时性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室外活动、校外活动;根据活动机能,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训练性活动。
6.课外活动的指导
(1)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2)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
第二,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
第三,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第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第五,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03-21
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疑难点:幼儿园环境”,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幼儿园环境概述
★ 一段时期以来幼儿园的教育在经历了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之后,开始了人本主义的观点,回归教育的本体,更致力于孩子学习的研究。另外,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要求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此幼儿教育上也开始提出了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什么是自主学习呢?它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的接触事物,获得信息取的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幼儿自主学习的骨架特征,就是选择性。自主学习中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选择的环境,来培养和表现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幼儿园的环境是有“一定”的界限的,是由教师提供的,确切的说是老师根据孩子的需要创设的它包括可选择的外在环境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前者指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可选择性,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是指学习时机和学习方式的可选择性,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机,适合自己的发展进程,选择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学习。
可选择的外在环境的创设,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了解,而可选择的内在环境的营造,需要的是老师对孩子的理解。所以可选择的环境虽然是老师创造的,却是给孩子用的。孩子能否自由学习,可选择的环境是关键。
一、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的内部小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环境的教育性
环境的可控性
幼儿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
(1) 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正确的观念: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五、经济性原则...
03-15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速记:课程 ”,希望考生们能顺利报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一般概念
在西方,“课程”即“跑马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意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1、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常年编制的和学周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关于课程的类型有以下5种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基础型课程的要求最基本,适应范围大,并可以作为生长点,在此基础上拓展。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基础型课程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比起基础型课程来有较大的灵活性。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是一级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的编制往往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一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二级课程的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课程编订的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订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它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种活动;既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
03-15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德育 ”,希望考生们能顺利报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①社会性。②历史性。③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1、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4、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四)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一、德育目标;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同时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根据1988年,1994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03-15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班级管理 ”,希望考生们能顺利报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2、班级组织的发展
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班级组织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6世纪,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国伯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运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型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总之,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汇总 ...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广大考生们在看书的同时,也要多做试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义务教育制度”。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义务教育制度
1.概念
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特点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1)强制性
义务教育的国家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义务教育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国家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伴之以系统、完善的立法、执法和监督体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国家强制性还表现在任何违反义务教育法律规定,阻碍或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都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受到强制性处罚或制裁。
(2)普及性
根据法律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聋、哑、弱智和肢残儿童、少年,都必须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并接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义务教育的普及性表现在义务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普及教育是人人有书读,义务教育是人人必须要读书。面向少数人的英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3)免费性
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学费和杂费。
3.义务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通过,2006年修订。
学制年限多种形式并存:六三制、五四制、九年一贯制。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广大考生们在看书的同时,也要多做试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学制及其发展改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学制及其发展改革
(一)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
双轨制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个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i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双轨制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两个轨道相互独立。
2.单轨制
单轨制是横向划分的学校系统,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3.分支制
介于上述两种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叫作分支学制。分支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形式。这种学制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基础性教育,到中等阶段分职业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引申: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来的分支制。
(二)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但现在许多国家采取了措施,把学前教育列为国家义务教育范围,以提前实施义务教育,把学前教育的后期和义务教育的前期有机地衔接起来,改变过去那种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相互脱节的情况。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各国的义务教育年限长短不一,大多在9年左右,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为了提高人才素质,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现在实际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义务教育普及目标。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正继续向后延伸,不仅要普及高中,还要普及职业技术教育,甚至高等教育。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倾向,即普通教育偏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而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技能的训练。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二者相互渗透的趋势。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应该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部分组成,否则便难以安身立命,承担起各项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根本性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即培养“社会化的人”。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在当前各国的学制改革中,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按通行说法,一国高校的入学率,即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同龄人的比例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化...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广大考生们在看书的同时,也要多做试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教育制度概述”。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教育制度概述
(一)概念
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2)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3)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二)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同样也是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学校类型单一,规模较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近代学制。当前社会学校类型更加多样化,这些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往往存在不同的教育行政制度。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这个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3.个人身心发展规律
学制的建立与改革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否则就有可能贻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4.民族文化传统
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同时影响到教育制度。
5.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各国在建立新学制时,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也会吸收其他国家学制改革的有益经验,或多或少地根据国情加以改革。
(三)学校教育制度形式的发展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具有以下特点: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从初等教育延伸到大学教育,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