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新高考模式栏目,提供与新高考模式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和往年一样,2022年的高考成绩出炉之后,一批考试成绩不如人意的考生们在平复心情稳定心态之后打算参加复读,然而外界却传出了不允许复读的消息,这其实是错误的传言,今年依旧可以参加复读,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吧!
2022年高考不允许复读吗
2022年依然是可以高考复读的。所有2022年高考禁止复读的传言,主要是对两个因素的 误读,
1、部分省市规定公办学校不允许招收复读生;
2、新高考政策对复读生并不友善, 高考难度加大。
首先,确实有些省份是禁止公立学校招收复读生的。比如贵州、四川、云南、黑龙江等 多个省份明确禁止公办高中收复读生。但是大家需要知道一点的是,禁止公办学校招收 复读生,并不意味着落榜的高三学生就不能复读,只是需要复读的学生要找到相应的复 读学校才行。笔者所在地区,早在十多年前公立学校就已经不招收复读的高四学生了,而由本地区的专门复读学校进行招生。所以,对于传言的禁止复读,只是以讹传讹,毫 无政策依据。 其次,国家政策是允许社会考生存在的。高三落榜的学生,高四复读生是以社会考生的 身份参加高考的。
2022高考复读政策
截至目前为止,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黑龙江省都已经明确出台了相应的新政策, 2022年的高考复读生不允许入读公立高中,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想要复读,只能选择去 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或者是复读机构了。 河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会限制复读生的志愿报考数量,2022年河南的高考生, 如果是在复读的情况下,那么只允许填报两个志愿,不允许同应届毕业生具有同样的填 报志愿资格。
河南省之所以做出这种举措,主要是源于河南自古以来是我国的考试大省,人口众多, 考生的数额也多,录取分数线高,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控制复读生的数量和志愿填报 情况,那么对于应届考生的确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广东省宣布2022年广东省将会禁止跨市高考,所有考生必须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才 可以参加高考。 在前些年,广东省允许考生在不同的地市参加高考,只要户籍属于广东就可以正常报 考,而2022年将会取消这种方便,考生必须要回到自己的户籍学籍所在地。
除了针对复读生高考的政策,我国在2022年也进行了新高考的改革,如果考生选择了复 读,在2022年参加高考,那么无疑需要面临更多的风险。
新高考复读生政策
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应届生中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 加考试。同时各省也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就可以报名 2022年新高考,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 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 试。具体内容需要参考各省市地区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
2022年高考复读需要注意什么
1、要尽早果断确定选考科目。因为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大量在高二完成选科后,按照 新高考模式进行学习、复习和备考训练的应届生。要看到他们比你的整体优势。你只有 尽早确定选考科目,才能全力以赴缩小主攻范围备考。
2、对于多数复读生建...
伴随着2022年的高考结束,各位高中的小伙伴们以及家长朋友们也都看到了新高考改革之后的变化以及考试效果,那么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如何选科才能更好的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分析吧!
什么是新高考模式
1、第一种模式:“3+3”模式 “3+3”模式:全国实行的城市有6个,分别为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即指文 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 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属于高考制度。但考生在选择科目时需 要关注高校部分专业对于三门科目中的一门到两门会有特定要求,例如要求必须选修物 理科目等。
2、第二种模式:“3+1+2”模式 “3+1+2”模式:全国选择“3+1+2”模式的省份有8个,分别为辽宁、广东、河北、湖 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其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 “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2”指的是考 生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新高考选科怎么选比较好
1.学生依据兴趣理想选科
在正式选科之前,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必须要了解学生自己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有 多少,如果对理科完全不感兴趣,但是仅仅只是为了将来想要从事某一个职业而选择理 科专业,那么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也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2.符合自身职业规划
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能够为学生指明未来的道路,如果家长和孩子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 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那么在选科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与该专业有关的学科,因为在新 高考的模式下很多大学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比较严格。
3.专业覆盖率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未来前景并未做好规划,因此在选科时非常迷茫,这 时就应该结合大学的专业覆盖率进行选科,自己所选的科目的组合覆盖的大学专业数量 越多越好。
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则相对容易考取高分;选择自己在全省或全市有排名优势的科 目,则在赋分制下更容易取得高分优势。两者相结合,对于考生来说绝对有利无害。 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切勿单凭感觉选科,不要只和自己比较,尽量选择竞争对手整体 比较弱的学科,毕竟赋分制下的相对优势是和别人相比而来的。
新高考和旧高考有何区别
1、考试科目的不同
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因此在高中阶段大家首先要经历的就是选科,其中“3+1+2” 模式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在政 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择两门。
2、考试具体分值及时间的不同
新高考方案中六门学科均以分数形式呈现,均计入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 选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一门分值为100分,选二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两 门,每门分值100分。而且考试时间也有所不同,在考试时...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辽宁2018年入学高中生采用“3+3”新高考模式,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辽宁2018年入学高中生采用“3+3”新高考模式
辽宁2018年入学的高中生也就是目前就读初一的学生们将迎来全新的高考。
全新的“3+3”高考模式将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加文或理综合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提供两次机会。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在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
4月8日,辽宁省政府出台《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针对“3+3”模式的高考改革细则,2018年6月底前,辽宁还将制定并公布《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届时等级性考试时间、分数核算等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将有明确答案。
此外,方案中还包含了中考、职校分类招生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内容。
高考
三科成绩可以自己选择
在高考综合改革方面,文件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调整我省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也就是说,现在上初一以及之后的学生将赶上新政。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构成,满分为750分。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各为150分。
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报考高校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
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按照全国统一高考时间施行。
学业水平考试分两类
文件明确,我省将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也就是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考录取的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考录取的参考。为了与新高考方案相适应和衔接,我省将对现有的《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进行修订和完善,新办法将从 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语文(含民族语文、汉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修订和完善《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等级性考试暂提供一次考试机会。
细则2018年6月底前公布
省教育厅表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暂提供一次考试机会,并逐步过渡到条件成熟时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辽宁等级性考试科目采用的是百分制,但每个等级的分差还未确定。选考成绩计入总分的前提是确保...
留学群高考频道讯:山东2016高一新生将接轨新高考模式
山东2016高一新生将接轨新高考模式
连日来,山东省将从2016年高中秋季入学后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已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尽管新方案还处于审批阶段,尽管新方案的配套细则仍未出台,但这个核心为“两依据、一参考”新模式足以聚焦教育内外的目光,进一步明晰未来高中教育的大势。
所谓“两依据、一参考”,就是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即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同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六门学科,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己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招生录取。
文理分科走向终结
不论是“3+X”、“3+2”,还是“3+X+1”,山东省十几年高考改革路从未走出文理分科的困局。
文理分科一直百受诟病。过早地文理分科,一方面,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从而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不够。另一方面,文理分科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后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不断加大,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考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此次我省高考新方案明确,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生物、历史六门学科纳入高考,让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高考不再以文科、理科区分,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认为,新高考改革方案突出体现了对于学生发展兴趣和能力素质的支持,这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更好地促进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通过全面开设课程,给学生发展需要提供更大的平台。二是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在自己有发展兴趣的专业方面有更多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分为文科和理科。三是选择性增加,难度加大,需要学生更加理性地做好选择。四是每个学生都应当及早发现和发展独特才智,学会独立思考和选择,从而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选课走班成主流
文理不分科真正全面推开后,原先“大一统、一刀切”的课堂统一授课模式不再能够满足需求,普通高中学生必须选课走班,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姜元韶说。
上海和浙江省此前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与山东新高考类似,但当地学生的选择分别有20种和35种,从考试的角度来看更复杂了。教育界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高考改革压力最大的其实不是学生而是学校,满足学生的选择权并不容易。选课走班后班级怎样管理?教师们怎样备课?怎样考核?这些都是文理不分科后不能规避的问题。
青岛十五中在我市普通高中率先实现全面、全程、全员选课走班。校长孙睿说,目前青岛十五中的国家课程实施分层选课走班,其实质在于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基础和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每一门国家课程分为三个层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特点选择自己适合的层级,不同层级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最近发展区,改变了传统课堂“一锅烩”的弊端。同时,让最优秀的教师担任薄弱层级的教学,不同层级学生之间适时调整,这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尊严,注重教育的公平公正。学校全面推行选课走班以来...
09-30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山东2016秋季进入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 选课走班,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山东2016秋季进入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 选课走班
连日来,山东省将从2016年高中秋季入学后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已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尽管新方案还处于审批阶段,尽管新方案的配套细则仍未出台,但这个核心为“两依据、一参考”新模式足以聚焦教育内外的目光,进一步明晰未来高中教育的大势。
所谓“两依据、一参考”,就是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即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同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六门学科,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己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招生录取。
从此不再文理分科
不论是“3+X”、“3+2”,还是“3+X+1”,山东省十几年高考改革路从未走出文理分科的困局。
文理分科一直百受诟病。过早地文理分科,一方面,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从而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不够。另一方面,文理分科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不断加大,因为这样才能考出学生的学习水平。
此次我省高考新方案明确,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生物、历史六门学科纳入高考,让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高考不再以文科、理科区分,而是以学生的选择。青岛2中校长孙先亮认为,新高考改革方案突出体现了对于学生发展兴趣和能力素质的支持,这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更好地促进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通过全面开设课程,给学生发展需要提供更大的平台。二是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在自己有发展兴趣的专业方面有更多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分为文科和理科。三是选择性增加,难度加大,需要学生更加理性地做好选择。四是每个学生都应当及早发现和发展的独特才智,学会独立思考和选择,从而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选课走班成主流
文理不分科真正全面推开后,原先“大一统、一刀切”的课堂统一授课模式不再能够满足需求,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完全选课走班,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姜元韶说。
上海和浙江省此前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与山东新高考类似,但当地学生的选择分别有20种和35种,从考试的角度来看更复杂了。教育界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高考改革压力最大的其实不是学生而是学校,满足学生的选择权并不容易。选课走班后班级怎样管理?教师们怎样备课?怎样考核?这些都是文理不分科后不能规避的问题。
青岛15中在我市普通高中率先实现全面、全程、全员选课走班。校长孙睿说,目前青岛15中的国家课程实施分层选课走班,其实质在于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基础和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每一门国家课程分为三个层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特点选择自己适合的层级,不同层级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最近发展区,改变了传统课堂“一锅烩”的弊端。同时,让最优秀的教师担任薄弱层级的教学,不同层级学生之间适时调整,这都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尊严,注重教育的...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浙江高考:为适应新高考模式 宁波一中学取消班主任制度,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浙江高考:为适应新高考模式 宁波一中学取消班主任制度
今年一开学,高二学生绕不开“高考”的话题,考试变了,课堂当然也变了。而按照政策,他们下月就会有一次选择。这两天记者在走访几所高中学校时了解到,为充分适应浙江省“七选三”新高考模式,这个学期起,不少学校的课堂都变了样,比如小班、走班等等。
政策2017年高考报名已启动,下月底就将考试
2017年按照政策,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选考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30分),选考满分100分。
同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在不同考场安排考试,学考考1小时,选考考1个半小时。因此这次考试是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相结合的考试,对选考科目的考生来说,既通过70分必考题的考试获得高中学考等级,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之一,同时通过100分的考试获得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和赋分。
再过两天,网上报名就要截止了,现场确认时间为9月12日至14日。10月30日~11月1日,2017年的高考就要开启,2014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将开启高考之旅。不过,此之前,为了给考生适应性训练的机会,9月底10月初将在全省范围内安排一次适应性测试。
变革取消班主任制度,尝试学生成长导师制
作为浙江省新高考选课走班教学制度建设试点,宁波四中在新高一取消了原有的行政班班主任制度,尝试学生成长导师制。一个班级30多名学生,居然拥有3个“班主任”,每个“班主任”负责10多名学生。高一学部主任谢铁军介绍说,在“七选三”新高考模式下,原有的行政班必然被打散,为了对走班制模式下的学生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宁波四中决定探索小组化的成长导师制,全方位帮助与跟进每位学生。
宁波四中高一年级共有435名学生,12个班级,每个班级均衡地分成ABC三个学科小组,每班设立3名成长导师,每位导师负责一个小组,全面负责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学业水平。成长导师每周与组内学生开展一次“导师活动日”,以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更细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展选课指导等。
身为成长导师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种“全员导师”模式,不仅增强了每位老师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度。目前,各成长导师已指导每个学生制订了三年自主学习规划,并开始着手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学业选择。
反响与老师走得更近,老师对自己更关注了
十几名学生就拥有一位“班主任”,新模式让高一学生感到好新奇。高一(1)班的赵晓琪开心地说,刚进学校军训时,有种错觉,以为自己提前进入了研究生时代。不过,很快,同学们喜欢上了这一新模式,一个最明显的好处是,与老师走得更近了,老师对自己更关注了。
宁波四中的这种教学新模式同样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高一(1)班沈成琴同学告诉记者,还在军训期间,自己的导师就对班上十多名学生开展了家访,而且还建立了家长QQ群,还没...
新高考模式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