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日本盂兰盆节习俗栏目,提供与日本盂兰盆节习俗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整理的盂兰盆节的习俗,欢迎阅读。
烧包
烧包:“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放焰口
放焰口:七月十五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普渡拜拜
普渡拜拜: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开始准备黄昏的大拜拜。祭坛上各种牲礼及水果摆上几百盘,杀猪几十条甚或百多条,米谷整卡车,鱼山、内山耸立着,极尽铺张能事,与“做醮”相同。另请和尚或道士登坛作法诵经,引渡孤魂野鬼,回归天地,有时也上演钟旭道捉鬼等民间戏曲。孟兰盆法会:七月十五日是佛教所谓的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的法会中,和尚诵经,盆罗百味,供养僧众,功德无量。
抢孤
抢孤: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拥而上抢夺,因为没有秩序易造成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停办。民国八十一年宜兰头城再度举办此活动,仍延袭旧制,架高近四层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参加的队伍以每五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下令,选手便奋不顾身望往上攀爬。由于有游戏规则所以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抢孤由来: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贵州省
毕节地区、黔南州、黔西南州 等地,“烧包”时,以包砌塔,用香烛绕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阵型,寓意亡者领取纸钱之路,纸钱包均为寸厚,每两包之间夹上画有骏马的纸片一张,称之为“驼钱马”。烧包前,于圈外置金属质盆一个,内盛半盆清水。盆上搁有贵州用来夹取煤炭的“夹钳”一个(也称“火钳”,类似北方的“火筷子”)以及菜刀一把。寓意为防止无主的孤魂野鬼靠近。
河北省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
盂兰盆节是在中国或者是日本都是一个传统节日,盂兰盆节在我国俗称鬼节、七月半,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盂兰盆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那么,跟留学群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盂兰盆节的节日吧!
问:日本盂兰盆节是什么时候?2016盂兰盆节是什么时候
答:盂兰盆节是按日本的太阴太阳历(与我国阴历基本一致)7月15日为中心,来祭祖祭灵的佛教祭日。其实基本上可以算是我国的鬼节。2016盂兰盆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五。
◆ 日本的盂兰盆节是佛教中的盂兰盆节仪式——通过供奉正在经受地狱之苦的人的功德来救助的仪式,和对祖先们的养育之情表示感谢的先祖崇拜为一体。
日本的盂兰盆节可谓是融合了自古以来传承而下的农耕礼仪和先灵祭祀。
盂兰盆节的风俗习惯也因地域、宗教以及教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
因此,没有某种仪式就是绝对正确的说法。
如今的盂兰盆节可谓承千古的中心理念而不变,成为了亲人聚集一堂,怀念祖先古人,并反思自我的重要节日。
◆盂兰盆节和春节——省亲
从“盂兰盆节和春节”这一说法中可以看出盂兰盆节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节日。最近“省亲”这一词语也已变成废词了。
在江户时期,正月和盂兰盆节时佣工休假回老家,从此便将这个节日称为“省亲”。
当时,为了学习工作,工匠以及商人在十三、四岁时便到师傅和商人家中做学徒打工。学徒们在每年的正月和盂兰盆节从主人处领取到衣物和工钱后便回老家。
盂兰盆节也是已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之时,也是确认自己和自己的家(祖先、根)的关系的重要仪式
◆日本的盂兰盆节是将佛教的盂兰盆节同省亲相结合,而流传至今的节日。
在祖先的魂灵归来之日,亲人们聚集一同迎接供奉。
离开故乡的人大多也回到故乡。
介绍加入大家庭的新成员以及近况告知、追忆等等。
◆日本的盂兰盆节是全家聚集一堂供养祖先、追忆已故者的仪式。我认为聚集一堂缅怀故人是非常有意义的良好的风俗习惯。
8月学校基本都开始放暑假,家长带着孩子或是回老家省亲,或是外出旅游,因此这势必是个大家都会拥堵在路上的假期。尽管每年各大媒体都会刊登盂兰盆节期间,道路拥堵时间和状况的预测,各大物流公司也是非常尽责地继续工作,进行包裹的配送,但若碰上交通实在拥堵不堪,还是有可能造成包裹的延误。事实上,每年的盂兰盆节对于物流都会有一定影响。另外,许多家庭出行,也加大了包裹二次配送的可能性。
除了交通之外,住房也是个问题。在日本国民纷纷出游的假期,酒店住房更加紧张,尽管盂兰盆节期间,一些零售百货会做一些打折促销,但是否要加入这出行大军中,真是需要慎重考虑。如果你这趟出行已计划良久,那就祝君有个愉快的旅行。不过传统节日的风俗也要事先了解清楚,别人供奉着用黄瓜和茄子做成的“精灵马”,可不是你夜宵的新鲜食材,别人对于家人和亡者的思念,也请以敬畏之心给予尊重。
相关推荐阅读: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整理的盂兰盆节的由来,欢迎阅读。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乌蓝婆拏。盂兰,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释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唤目犍连(简称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通过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诉他,必须集合众僧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莲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这种仪式最早从南北朝时代目连救母的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西晋时,《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相符,普受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中国广为流传。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即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自此往后,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
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父母祖先等活动结合,构成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
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奠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场,放焰口,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烧包
烧包:“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放焰口
放焰口:七月十五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普渡拜拜
普渡拜拜:七月十五日下午,大家便开始准备黄昏的大拜拜。祭坛上各种牲礼及水果摆上几百盘,杀猪几十条甚或百多条,米谷整卡车,鱼山、内山耸立着,极尽铺张能事,与“做醮”相同。另请和尚或道士登坛作法诵经,引渡孤魂野鬼,回归天地,有时...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整理的盂兰盆节是,欢迎阅读。
农历七月十五,称中元节,在佛教中又称盂兰盆节。
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器具可解救已逝去的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
《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当时佛陀弟子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犍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目犍连焦急忧虑,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度。
佛陀告诉目犍连尊者:“你母亲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悭贪,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她的苦难,必须靠十方众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
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僧众结夏安居结束的解夏日,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佛陀咐瞩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饭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烧香燃灯,将世上最珍贵的食物放在盂兰盆内,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众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灾,使在世人增长福慧,先亡超度。
后来目犍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供养十方三宝,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
盂兰盆法会是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举行,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
最初举行盂兰盆会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他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此后此仪遂在民间普遍流传。唐代,每年皇家以音乐、仪仗送盆到各官寺,献供种种杂物,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自此成为风俗,历代帝王以及民间无不举行盂兰盆会,以报祖德。
盂兰盆会之所以如此流行,深得民心,由于其强调藉供养十方自恣僧,以达慈孝双亲,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孝道慎终追远的伦理传统不谋而合。因此,盂兰盆会实际是个“孝亲节”。
盂兰盆法会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在正式仪式开始前,须先建立佛坛(特称“中元坛”)、普施坛、孤魂坛等三坛。其中,佛坛上设有佛像及导师使用的如意尺(戒尺)等,普施坛上放置多种供品,孤魂坛上设有若干灵位牌。后来除了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在民间的中元节习俗中,放河灯是最盛大的活动。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为其引路。
火供:以燃烧供品的方式供养给本尊。火供的对象有世间的护法神、多闻天王、赞巴拉等等。所有的供品,如五谷杂粮、油、金银等等,都分别象征贪、瞋、痴、嫉妒、傲慢及不同的业力,藉由燃烧供品,他们都欢喜接受。
供养的对象:向诸佛、菩萨、本尊供养以及对护法及高灵力的天神做供养称为上供;供养诸有情众生和诸鬼魂及饿鬼道,同时特别供养那些我们对他欠了恶业的债主称为布施。
盂兰盆节、火供虽为佛教仪式,但均强调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佛家仁爱之心,和中国传统慎终追远的思想不谋而合。从相关记载及传说中,深切体会其双重含意: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
下面是留学群小编整理的盂兰盆节的来历,欢迎阅读。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佛说盂兰盆经》云:“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盂兰”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当时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犍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目犍连焦急忧虑,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度。
佛陀告诉目犍连尊者说:“你母亲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悭贪,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她的苦难,必须靠十方众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
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僧众结夏安居结束的解夏日,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所谓自恣就是自己检点,如发觉自己有过失,应对人发露忏悔:如任何人犯过,亦应对僧众忏悔。结夏安居期间一切圣僧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在解夏日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
故此佛陀咐瞩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饭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烧香燃灯,将世上最珍贵的食物都放在盂兰盆内,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众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灾,使在世人增长福慧,先亡超度。
后来目犍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供养十方三宝,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
一、 昔日佛陀赞叹目犍连尊者:
“以后的佛弟子,如果要行孝道就应该在七月十五日供僧,并以供僧功德回向给过往的亲人,这功德不只可以救度这一世的父母,甚至也可以救度七世的父母。”
二、《佛说盂兰盆经》佛言:
“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三、斋僧功德:
1.仪表端正,容颜□丽,人人见之欢见。
2.气力盖世,精神满足,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
3.生天人间,寿命久长,康健无恼,命终之时,自然受生,不被病苦所缠。
4.事事安乐,不逢灾逆,心想事成,无有困厄。
5.音声清雅,容动三千大千世界;口常说清净妙法,通达无碍,闻者无不信受而行。
四、供僧功德
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大功德。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五、《佛说布施经》云:
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
1、身相端庄;
2、气力增盛;
3、寿命延长;
4、...
日本盂兰盆节放假放多少天?这是很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跟着留学群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盂兰盆节放假放多少天?
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
日本盂兰盆节是日本继新年以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后,日本盂兰盆节主要内容从施僧演变为祭祖,最终确立了祖先信仰的主导地位。该信仰是中日传统文化交流的产物,基本内容可分为迎接祖先、祭祀祖先、欢送祖先三个方面。一千多年来,日本盂兰盆节的祭祖思想深深扎根于日本人心中,是盂兰盆节在日本传承的根本原因。
盂兰盆节这一天,人们有组织地进行祭祀活动。在乡间活动更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不例外,城里人也返乡,到墓地祭祖。远离家乡的人能回来的也回来参加,不能回来的也往往委托别人代自己祭奠。
同时,因为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不少人会利用盂兰盆节这个时段回老家团聚。可以说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会,也不算过分。因为城市里的人都回到乡下去,被称作“民族大移动”,这时大城市东京等地有一段时间会显得十分冷清。
日本城市居民的墓地大多在城里,每家共用一块墓碑,东京最大的墓地青山墓地葬有几十万人,还有一些墓地在寺院里,城市每一座寺院都有一片墓碑,农村的墓地就在自家四周。
去墓地扫墓,日本人一般会献上鲜花,大多是菊花或是白色的花,此外还有水果等,摆在墓前。假如死去的亲人爱喝酒和抽烟,日本人会把酒和点着的香烟摆上,然后闭目作揖,在心里向祖先汇报家里的状况,既报喜也报忧,目的是祈祷死去的亲人保佑。也有的日本人念经,一边诵经,一边在心里向祖先汇报现状,祈祷保佑。
...
在中国,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在同一天,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成为盂兰盆节。下面是留学群给大家提供的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的相关资讯,欢迎参考
中元节在每年农历的7月15日,俗称"鬼节",是中国重大节日也是道教节日,我们所熟知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上元节,十月十五日寒食节是下元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公历2016年8月17日,农历7月15日,星期三为2016年中元节。
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相传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地狱的大门会打开,阴间的鬼魂被放出来。所以在这一天,中国百姓会用各种方式来祭拜。
湖南省
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十五当晚,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所谓存在即合理,尽管中元节面临着迷信、污染环境等诸多负担,但仍是家家户户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政策的改善,中元节或许将朝着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鼓励国民更加理性的寄托哀思,表达纪念之情。
福建省
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广东省
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广西省
桂林地区的人多以月十四为鬼节,整个节日应该是以七月七开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过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过程;有的地方从七月七开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饭”(就是祭祀);七月十四晚送别祖先,晚饭前祭祀后到晚上十点左右进行送祖先仪式,同时将写有祖先名讳(关于写多少代祖先各个家庭不一)的“钱包”及担夫、引路大王的“钱包”纸钱等物于路口烧去洒米水饭等仪式送别祖先;其过程繁杂严肃是当地仪式最为复杂的节日,是当地人相当重视的节日,其重视程度是除春节(当地观念中元宵节也属于春节,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样重要的节日。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在广西省,中元节也...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部分地区过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它的另一叫法即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尤以华南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
节日内容 | 节日意义 | 节日文化 |
祭祖节 | 各地习俗 | 其他习俗 |
节日仪式 |
日本盂兰盆节习俗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