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智子疑邻栏目,提供与智子疑邻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7-13
智子疑邻属于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文言文的具体内容吧。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智子疑邻原文翻译及注释2022最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留学群阅读。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详细翻译: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注释:
智其子:以为他的儿子很聪明,聪慧,机智。
宋:宋国。
雨:下雨(名词作动词)。.
坏:毁坏,损坏。
筑:修补。
盗:偷盗。动词活用作名词。
富人;富裕的人。
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暮:晚上。
而:无义。表示承接关系。
果:果然。
亡:丢失。
父:(fǔ,第3声,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邻居家的老人。
甚:很。
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15、家:家里的人。
...
智子疑邻要怎么翻译,寓意是什么?想了解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智子疑邻翻译及相关寓意”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注释
智其子:以为他的儿子很聪明,聪慧,机智。
宋:宋国。
雨:下雨(名词作动词)。.
坏:毁坏,损坏。
筑:修补。
盗:偷盗。动词活用作名词。
富人;富裕的人。
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暮:晚上。
而:无义。表示承接关系。
果:果然。
亡:丢失。
父:(fǔ,第3声,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邻居家的老人。
甚:很。
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15、家:家里的人。
古今异义
1、亡古意:丢失 今意:死亡
2、其邻人之父亦云古意:说 今意:常做“云朵”讲,在空中悬浮的有水滴、冰晶凝聚形成的物体
一词多义
1、暮:
夜晚(暮而果大亡其财)
年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果:
果然(暮而果大亡其财)
结果( 未果, 寻病终)
3、亡:
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
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4、其:
其子曰(代词;代他的)
其家甚智其子(代词;代这)
5、之:
他/她。(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
6、而: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承接)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智子疑邻
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中的《颜则旭篇》。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是韩非(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10-15
智子疑邻的文言文不知道如何翻译,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智子疑邻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智子疑邻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
1、宋:宋国。
2、富人;富裕的人。
3、雨(yù):下雨,名词作动词。.
4、坏:毁坏,损坏。
5、筑:修补。
6、盗:小偷,在这里动词活用为名词。
7、父(fǔ):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
8、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9、暮:晚上。
10、而:表修饰。
11、果:果然。
12、亡:丢失。
13、家:指这家人。
14、甚:很,非常。
15、智其子:意动用法,以······为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智认为…聪明。
16、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
古今异义
例句古义今义
1、亡古意:丢失今意:死亡
2、其邻人之父亦云古意:说今意:常做“云朵”讲,在空中悬浮的有水滴、冰晶凝聚形成的物体
【一词多义】
1.暮:
夜晚(暮而果大亡其财)
年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果:
果然(暮而果大亡其财)
结果(未果,寻病终)
3.亡:
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
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对他而且过也必经之
4.其:
其子曰(代词;代指他的)
其家甚智其子(这)
5.之:
他/她。(人称//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
6.而: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翻译】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他家的墙被雨水冲坏了。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他家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但他却怀疑是隔壁那个老人偷了他们的财物。
【道理】
1.从主人那: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2.从老人那: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我们不可以对别人报以偏见,要客观看事物。相信他人善言。
3.从消极方面,这篇文章的主旨:向人进言,要注意自己...
想要了解智子疑邻寓意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有一天下雨那个富人家的墙被毁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智子疑邻的寓意:
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的不同而遭到了不同的对待。要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对人不能持有偏见。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和听者的关系,以免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1、客观分析:
持有相同意见的人因身份不同及与主人亲疏关系的不同而遭到不同对待。
2、积极方面(富人角度):
听取人意见时不能因其身份不同、与自己的亲疏关系不同而决定是否存在偏见。
3、消极方面(邻人角度):
在给别人提意见时要注意与别人的亲疏关系,如果与别人的关系较好,并且此人心胸宽广,则可提意见。
这则故事通常拿来做交浅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训。
...
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那么你知道他的文言文原文是怎样的吗?下面是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智子疑邻》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文言文原文请持续关注留学群!
节选自《 韩非子·说难》(《 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是 韩非(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 ,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 亦云。暮而 果大亡 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
1、宋:宋国。
2、富人;富裕的人。
3、雨( yù):下雨,名词作动词。.
4、坏:毁坏,损坏。
5、筑:修补。
6、盗:小偷,在这里动词活用为名词。
7、父( fǔ): 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 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
8、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9、暮:晚上。
10、而:表修饰。
11、果:果然。
12、亡:丢失。
13、家:指这家人。
14、甚:很,非常。
15、智其子:意动用法,以······为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智 认为…聪明。
16、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
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今义
1、 亡 古意:丢失 今意:死亡
2、其邻人之父亦 云 古意:说 今意:常做“云朵”讲,在空中悬浮的有水滴、冰晶凝聚形成的物体
一词多义
1.暮:
夜晚( 暮而果大 亡其财)
年老(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果:
果然(暮而 果大亡其财)
结果(未 果,寻病终)
3.亡:
丢失(暮而果大 亡其财)
逃跑(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 亡以应)对他而且过也必经之
4.其:
其子曰(代词;代指他的)
其家甚智其子(这)
5.之:
他/她。(人称//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
6.而: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翻译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他家的墙被雨水冲坏了。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他家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那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但他却怀疑是隔壁那个老人偷了他们的财物。
道理
1.从主人那: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
高考零分作文大全:智子疑邻
各位阅卷老师,如果你们没有读过《韩非子》的话,我很乐意在这里先讲一讲《智子疑邻》的故事:有个富人家,一天晚上下雨把墙冲垮了。儿子说,不把墙修好,就会引来盗贼。邻居老人也这么说。这个晚上,富人家果真来了盗贼。富人就说,我的儿子真聪明,却又怀疑邻居老人是盗贼。
这是一个很烂的故事,因为其中没有追车、凶杀、血迹及激烈的接吻。但是,如果你们一定要我评价一下的话,我要说这故事除了很烂以外,里面的人也很蠢。
一、爸爸不像爸爸
下雨把墙冲坏了,儿子提出了警告,但是作为一家之长的爸爸却没有任何表示。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家人是妈妈说了算,而妈妈刚好去出差了,所以问题就解决不了。由于爸爸采取不作为,造成了失窃。而盗窃发生了以后,这位爸爸居然承认儿子是对的,这就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了。比如:蒋永彦医生属于卫生系统,张文康先生是他这一行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们的关系就很类似这个故事。
蒋医生说北京有很多SARS,事实上的确也有那么多。但是,张部长根本没有说:‘我们家老蒋真聪明啊!’他对记者说,情况已经得到了控制,欢迎大家到北京来,这里是安全的。所以,故事的结尾应该是:家里失窃了,爸爸对邻居说:‘没事没事,不要相信什么关于贼的传说。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啦!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我们家绝对是安全的,没有丢掉任何东西。小孩子瞎说,你们别理他。’
二、妈妈去了哪里?
由于妈妈不在家,所以墙倒了都没有人修。那么,妈妈去了哪里呢?故事里没有说。其实,妈妈出差去了外地,出了点事。当时,妈妈从访问的业务单位大厦里下来,就被一群捕快扭住,带进了衙门。
为什么要抓妈妈呢?因为他们指控妈妈卖淫,说是吊了她好多天的线了。他们还劝妈妈,还是承认了算了,要想摆脱这个罪名,除非:
1.她和麻旦旦一样,是个处女;
2.她是个军嫂,有部队介入;
3.交5000块罚款,或者每招供一个嫖客减1000块罚款。
妈妈大怒,打了手机,叫被访的业务单位出来保人。这叫捕快们很丢面子,于是他们又想出一招:查×××暂住证。由于妈妈没有暂住证,他们就把她送到了收容站。
事后,捕快们总结:我们真是智子疑邻啊!如果那个娘们穿得不跟个民工似的,我们就不会怀疑她是只鸡,而觉得是和我们一样的体面人;如果我们抓她的时候,她会流利地说本地话,我们也不会抓她,而是认为我们高贵的本地人不会干这种事。其实,出来卖的,穿点好衣服,是本地人,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作文标题: 智子疑邻
关 键 词: 小学六年级 550字
字 数: 55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六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qun.com
作文网(Zw.liuxuequn.com)提示:亲爱的同学们,你好!作文网拥有海量的作文范文作为参考,请记得阅读后搜藏本站。谢谢!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六年级550字的作文,题目为:《智子疑邻》,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智子疑邻(续) 话说宋国时期有一个贩卖丝绸布的富商,人长的油头粉面的,挺着一个大肚子,成天手拿着鸟笼在大街上闲逛,碰上外地来的买商就两眼发光,好像看见金子一般,他不断地向外来买商介绍着自己的布有多么华丽,手感有多么的好,从而经过他手下的账单都有一座“泰山”那么高了! 作文标题: 智子疑邻
关 键 词: 小学三年级 650字
字 数: 650字作文
本文适合: 小学三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qun.com
作文网(zw.liuxuequn.com)提示:我们欢迎所有使用和拷贝我们的作文,只需在页面保留我们的版权信息即可。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三年级650字的作文,题目为:《智子疑邻》,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智子疑邻》,“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初一作文”,请随时关注!02-05
总结初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情况,从整体上说,绝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不大,但从卷面上看,学生们对细节问题的掌握不是很到位。比如,修改病句的问题并不是难点,但很多学生由于审题不准而导致丢分,这就是对细节的把握失误。 寒假期间,初三学生在语文复习方面应主要以阅读和积累为主,可利用休息时间阅读美文和名著,这是一个很好的积累阶段。学生们要将眼界放开,注重培养语文素质,把握中考语文试卷中各个部分的考试要点。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相关链接:
《 《 留学群中考频道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中考数学 | 中考英语 | 中考满分作文 | 中考政治 |
10-27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前232)战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结巴),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没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
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商鞅的理论称为“法”。这两种理论统称“刑名”,所以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指韩非的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后来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秦王政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秦王政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马上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安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然而却未被信任和重用。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王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人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超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
韩非子有两个解释,一指人物战国末期韩国的哲学家、法家代表韩非;二指一本书,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的。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
智子疑邻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