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校漂族栏目,提供与校漂族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校漂族指的是指大学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周围的人群。他们生活在曾经熟悉的环境中,不愿踏入社会就业的漂流在原来就读的校园以期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人群。一般大学毕业生们都必须迈出校园,跨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有些人却选择了第三条道路——他们以各种理由滞留在学校,成为寄居在高校周围的一个特殊群体:“校漂族”。
在大学校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已不再是学生,除了大学宿舍变成了租房,依然过着去食堂吃饭、去操场锻炼、去图书馆自习的“四点一线”生活。这个特殊的群体往往被称作“校漂族”,他们虽然已完成学业,却没有踏入社会就业,仍然滞留学校或周边,或继续考研,或等待就业机会
05-24
美国的大学,总希望把自己塑造成学生的家园:一个青少年在这里长大,学到了人生的基本价值和技能,建立了初步的社会网络,甚至认识了自己未来的配偶。总之,除了自己的家庭,大学就是一个最温謦的归宿。这样,学生毕业后会无不自豪地声称:我是某校出身。然后提携校友,为学校捐款。大学,就是其毕业生自我认同的核心。
然而,这种对母校的认同感,正在受到一股新潮流的挑战,那就是校漂族的出现。这种校漂族,也可以称为大学的游牧民族,指的是一批不停地换大学的学生。等他们拿到本科学位,已经上了二个甚至三四个大学。他们喜欢转来转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现在的美国大学生,拿到本科学位时,一大半都上过一个以上的大学,可见这群人的影响非同小可。这也难怪,在2006年,《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群体进行了报道。到了2008年大选时,校漂族第一次登上全国最高的政治舞台。阿拉斯加州长佩林被选为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的竞选伙伴,作为政治新星也大红大紫了一通。人们特别注意到,她大学第一年只在夏威夷太平洋学院读了一个学期,再跑到北爱达荷州的社区学院读了两学期,然后又跳到爱达荷大学读了两个学期,并在此期间回阿拉斯加参加选美比赛,获得了一笔奖学金,接着在当地的Matanuska-Susitna社区学院读了一学期,再回到爱达荷大学修了三学期课,最后毕业。一共读了四所学校。一看便知,她是个穷人,支付学费有困难,读了不少便宜的社区学院凑学分,最后在一个体面的州立大学毕业。而最后赢得大选成为总统的奥巴马,也是先在加州读了两年大学,中途转到了哥仑比亚。严格地说,他也是个校漂族。
根据最近期的统计数据,在1999-2000学年,59%从四年制大学毕业的学生上过不止一个大学,比1992-1993年度53%的比例大幅提高。其中,有16%的毕业生上了三个大学,有8%的学生上了四个大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美国大学自由竞争的开放体制:学生可以自由转学,并且可以把学分随身带走。这样,在A校上了一年,可以到B校读二年级。这种制度,鼓励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挑肥拣瘦,也给另外一些开始没有条件上好学校的学生日后“升级”提供了条件。
简单说来,这种校漂族有低端和高端两种,当然还有许多在两者之间。最低端的校漂族,是那些准备不足,资源有限的学生。他们常常从两年制的社区学院起步。这种学院,大致和我们的中专大专差不多。等读完了,觉得自己有条件上四年制的大学,就继续到四年制大学注册,并把社区学院的学分带过去。这样,毕业时至少就上了两个大学。还有一些学生,上学只争朝夕,希望早一年修够学分,早一年毕业,这样不仅少缴一年学费,而且早一年挣钱。他们放暑假回家,常常到附近便宜的社区学院修课,积累学分。当然,还有一部分不属于这种低端,但也不是上名校的高端学生。他们属于挑肥拣瘦型,上个大学不满意,就换一所,不行再换。他们考虑的因素既包括学校的课程和环境是否与自己投缘,又有学校在奖学金等等方面给出的条件。根据美国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研究,在四年制大学中,有三分之一的转学学生是转到自己更满意的大学去;另有三分之一,是转到更好的地区或者更有声望的大学;还有10%是因为经济原因转学。
《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举了几个例子,其中Erin Dadden女士特别典型。她在2000秋到2005年1月期间完成了大学学业,却换了六所大学!她先上了美国大学,却不喜欢那里的气氛,于是回到家乡附近,到波士顿的麻省大学读书,同时在麻萨诸塞...
校漂族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