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民众的期许

留学群专题频道民众的期许栏目,提供与民众的期许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高考满分作文的热议,是民众的期许

 

  十年寒窗读书苦,无惧严寒酷与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结束了高考这一战。小编祝你考试大捷,马到成功!本文“高考满分作文的热议,是民众的期许”详情请关注留学群高考频道!

  近日,一篇名为《2017第一张高考满分作文出炉》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有人称这是今年全国高考江苏满分作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随后回应称,这篇“满分作文”是假的,高考阅卷过程全程保密,不可能有作文流出。

  这篇文章最早6月7日就出现在微信公号上,字数也远超一般高考作文的限定,只要对高考作文有基本了解,都不难判断其应系“伪作”。现在,当事方和相关部门作出了澄清,这个事情也算画上了句号。但一篇疑点重重的“高考满分作文”,引发数百万的点击与热议,背后所表现出的某种社会心理,还是值得剖析。

  其实,现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版本的“高考满分作文”还有很多。尽管真假难辨,但关注者不少。这种现象,与其说真有这么多人盲信高考满分作文,不若说是借助围观,公众自己已完成了打分和评价,在他们心里,这些作文不管是否真出自高考考场,但满分作文就应该是这样,或是这样的作文应该得高分。比如当年韩寒以《杯中窥人》夺得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在彼时所引发的一种不小的议论便是,这样的作文在高考中能够获得满分吗?于此可以说,当人们在谈论高考满分作文时,其实也是在间接表达一种高考作文观和评价倾向。

  高考作文,作为一种应试选拔,离不开相对固定的评价标准,题材、字数乃至思路都会有所限定。这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在舆论场中,人们谈论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因人而异,突破了既有的框架限定。由此也往往形成了一种高考作文打分机制与舆论认同感的冲突,即真正的高考满分作文,未必能够久流传,甚至近年来,总有真假难辨的高考零分作文,在舆论场中被“打高分”。这种反差,与评价标准的不同有直接关系。但也间接折射了,人们对作文模式化、套路化的反思。

  有人说,高考作文之所以屡屡引发热议,是因为它没有标准答案,专业门槛低,人人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当然是个理由,但也不尽然。相较于那些客观题,高考作文往往最能反映一个考生的内心世界,而正因为具有主观性,也更能体现出题者的价值牵引倾向。回顾四十年以来的高考历史,我们能发现,高考作文题越来越朝着个体化叙事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也是社会风气向着多元、开放、尊重个体价值方向转变的一个缩影。社会对高考满分作文的围观也有着同样的发生学,人们希望借助具体的打分标准,看看到底什么样的作文观被考试评价体系所承认,高考在推崇怎样的价值,又能够展现出多大的包容度。

  较之于高考刚刚恢复的年代,现今的高考作文,出题者与答题者都展现出更开放与多元的气质。但从对高考满分作文的议论中,还是能够看出,对于到底何为满分作文,阅卷者与社会大众的认同,仍有不小差异。好文没有固定的标准,但具体到一篇文章是不是好文,一个具备基本常识与现代文学审美旨趣的社会,应有相对统一的答案与共识。由此可以说,让高考作文题的设置和打分体系,朝着更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依然是社会的期许和高考继续优化的题中之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