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民族风情

留学群专题频道民族风情栏目,提供与民族风情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电视剧《民族风情》主要讲述了在很久以前,西双版纳有一个力大无比,无恶不作的魔王,傣族百姓受尽了苦难。为了解救百姓,少女玉相挺身而出,被当做供品投入魔窟。她和姐妹们一起用魔王的白头发杀死了魔王。谁知,魔王的头变成一个大火球。又喷出毒气毒害百姓。玉相和姐妹们跳入江中,托起火球。人们把水泼向姑娘们,洗去污垢。魔王再也不能危害百姓了。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纳木错

 

  留学群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纳木错

  纳木错又称纳木湖、纳木错湖。藏语中,"错"是"湖"的意思。“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纳木错位于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

image.png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推荐阅读: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开封民俗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冈仁波齐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藏族鼻烟壶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傣族孔雀舞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哈尔滨人喝啤酒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世界最古老的婚姻习俗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帕米尔雄鹰的乐器—鹰笛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冈仁波齐

 

  留学群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小编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亚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山峰,坐落在阿里普兰县境内。冈仁波钦海拔6656米,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它峰顶终年冰雪覆盖,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而其形状奇特而壮美,峰形似金字塔,山尖如刺,直插云天,四壁十分对称,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自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水平方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符(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钦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

  传说,有福之人来此朝圣,还能听到峰顶圣乐宫中的罗汉敲击磐木板的声音。在佛教徒的心中,冈仁波钦就是佛的象征。千百年来朝圣的人们风雨兼程,艰难跋涉前往转山。他们认为,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圣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据说,朝拜冈仁波钦,转山一圈可洗去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在轮回中免去地狱之苦,如果转上一百圈则在今生便可升天成佛。

  作为神山的冈仁波齐,其地位是世界性的。印度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往世书》、《冈底斯山海志》等著述中均提及此山。从这些记载推测,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冈仁波齐神山同时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它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湿婆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发源于此。每年络绎不绝的,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朝圣队伍们,使得这里的神圣意味不断得以体现并加深。

  推荐阅读: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开封民俗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藏族鼻烟壶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相约巴音布鲁克看草原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西藏民族简介及语言特色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帕米尔雄鹰的乐器—鹰笛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相约巴音布鲁克看草原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即将开始啦,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留学群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相约巴音布鲁克看草原

  近日,笔者从和静县委宣传部得知,2017年第二十届东归那达慕大会、新疆西域马会马术耐力巡回赛(巴音布鲁克站)暨选商引资洽谈会将于7月27日在巴音布鲁克国家5A级景区举行开幕式。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山脉中部,四周环绕的高山,如众星拱月般将巴音布鲁克托起,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亚高山高寒草甸草原。巴音布鲁克是蒙古语泉水丰饶的意思,开都河宁静地淌过草原,又匆匆地流走,滋养着素有“梦中草原、骏马天堂、天鹅故乡、东归故里”的绿色和静、大美和静。

  七月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草盛马壮,彩旗飞扬,东归那达慕节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纪念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而设立的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届时来自各地的蒙古族群众在此欢聚一堂,不仅有蒙古族民间舞蹈“萨吾尔登”、马头琴合奏、独唱等精彩表演,还有耐力赛马、速度赛马、纯血马赛马、赛走马、本土马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和商业活动等,将为前来观光的游客们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和一场热血澎湃的精彩比赛。

  本届大会由中共和静县委员会、和静县人民政府主办。全程3天,分两个阶段,7月27日—28日举办第二十届东归那达慕大会;7月29日举办新疆西域马会马术耐力巡回赛。还有不容错过的新疆首部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新奇好玩的土尔扈特文化村体验、“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现”的九曲十八弯等美景。

  7月,让我们相聚巴音布鲁克,感受那达慕的欢乐与喜悦,让我们放飞心灵,享受广阔无垠大草原带来的宁静与自由。

  推荐阅读: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西藏民族简介及语言特色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帕米尔雄鹰的乐器—鹰笛

  留学群导游资格证考试 栏目推荐:

  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导...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帕米尔雄鹰的乐器—鹰笛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即将开始啦,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留学群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帕米尔雄鹰的乐器—鹰笛

  塔什库尔干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路过海拔3 700米的卡拉库里湖的时候,我不禁感到目眩神迷。五月时刻,帕米尔高原深处蓝色的卡拉库里湖水波荡漾,和慕士塔格山色浑然一体,令人浑然忘我。唐玄奘一行也是从这里一路走上苏巴什大阪,到达塔什库尔干后经克什米尔走去了印度。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面积2.5万平方公里,居住着3万多塔吉克人。早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塔吉克族的先民就来到了这高原之上,塔吉克族人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该县制作的《鹰笛之声》荣获全国“金马奖”。我此行的目的除了欣赏这响亮优美的鹰笛外,自然还要拜访制作鹰笛的艺人。对民间艺人,我有一种纯粹的感情和天然的崇拜,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迷人的艺术家。

  67岁的杜克·司马义老人是闻名当地的鹰笛手。家在瓦恰乡二村。儿子霍尼克·坎杜克已经基本传承了他的技艺。“我们崇拜鹰,是鹰的传人。”老人自豪地说。同行的县文体局的塔吉克族艾布力解释道:“我们塔吉克族自古就有‘帕米尔雄鹰’的称号。在我们所有塔吉克人的眼里,鹰是善良吉祥的动物,是百鸟的统帅,是忠诚、恩爱、豪爽和勇敢的象征。

  老人的家是普通的土坯房,听说来了客人,周围邻居们都来了,对我们热情地打招呼,让我们温暖不已。就在院子里,杜克·司马义老人和儿子霍尼克·坎杜克为我们演示了制作鹰笛的过程。

  (摄 影 / 亓永胜)

  “鹰笛是要用鹰的翅骨做成的,有三孔,称‘三孔骨笛’,塔吉克语称‘斯特洪诺依’。‘斯特洪’为骨的意思,‘诺依’是笛子的意思。笛长约25厘米到26厘米左右,整个鹰笛稍有弯曲,吹的一头直径稍大,约有1.5厘米,有孔的一头直径较小,有1厘米左右。”艾布力在杜克·司马义老人和儿子霍尼克·坎杜克准备材料时细心地给我们介绍着相关背景知识。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的新疆博物馆,展柜中陈列着一件从新疆巴楚县脱库孜萨米出土的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1年)的三孔骨笛。据我的同事和前辈新疆民族音乐学家周菁葆先生考证,它就是古代的鹰笛,和今日塔吉克族的鹰笛在用料、形制和吹奏等方面均完全一致,而距离我们至少已经1 500年了。这样说来,鹰笛制作的时间还可以往前推算。

  在远古时期,古老的先民们只有用动物骨骼制作生活器物,这是他们就地取材运用材料的智慧反映。作为游牧民族的塔吉克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因此,中原的文字历史记载可以视作一个反证。在距今8 000年左右,居住在今河南一带的远古先民,即已制作出骨制的列有7个音孔的单管吹奏乐器,被学者称为“骨笛”。自周代雅乐中用竹笛配器以来,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尔也采用其他材料如铜、铁、银、瓷、玉等,骨亦其中之一,只是更为罕见。但在偏远的西域帕米尔高原,却闪烁着这份罕见的薪火,保留了原始的鹰骨笛制作。现在即将呈现在我们视野里的鹰笛制作,就为我们复制了那个遥远时代先民留下来的记忆和技艺,真是令人激动而感慨。

  杜克·司马义老人手里拿着鹰骨说:“鹰有大小和老少的分别,所以制作出的鹰笛,长短、粗细和发出的音质也不一样。好的鹰笛,必须是同一只鹰翅膀上取下的翅骨,这样做...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藏族鼻烟壶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即将开始,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留学群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藏族鼻烟壶

image.png

  鼻烟壶装是鼻烟的用具。藏族的鼻烟壶小巧精致。做工细致,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大多用牛羊犄角制成。具体做法是,截取一段牛羊犄角掏空,泡在水中,软化后压成扁形晾干,然后用木片将满截面堵上,一侧堵死,另一侧可自由启闭,用做壶盖。壶盖穿一羊皮绳,并系上小铜铃,铃上刻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出鼻烟的小圆孔是单独钻的,一般靠近堵死的一侧。有的壶体还嵌有一两道铜箍,使半透明的角质配金黄色的铜箍,显得格外雅致。鼻烟壶的色彩以黑、白、灰居多,人们尤其钟爱白色。

  推荐阅读: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开封民俗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西藏民族简介及语言特色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世界最古老的婚姻习俗

  留学群导游资格证考试 栏目推荐:

  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报名网址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管理办法》发布

  <...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西藏民族简介及语言特色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即将开始,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留学群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西藏民族简介及语言特色

  【民族简介】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除藏族外,还有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以及尚未确定族称的僜人、夏尔巴人,加上汉族和其他民族干部、职工,全区现有41个民族成份。世居民族有:藏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还有尚未确定族称的僜人和夏尔巴人,其中门巴族、珞巴族等区内独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的南部和东南部,为跨境而居。

  【语言特色】

  藏语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我们常说的康巴藏族、安多藏族、卫藏一带的藏族,就是根据三大方言的范围来划分的。

  卫藏藏族: “卫藏”指拉萨、日喀则一带,即传统地域里前后藏的统称。该地域还包括阿里、山南以及部分林芝及那曲地区。这一地域内的藏族在方言方面比较一致,而且在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也较统一,是西藏地区传统的核心地域,旧称为西藏的本部。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卫藏藏族。

  康巴藏族:康巴藏族即康区的藏族。康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区,后来这一地域又分为“康”和“安多”两部分。康区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旧称“朵思甘” 地区。习惯上将西藏丹达山以东的地区,东与四川西昌,雅安地区和阿坝藏羌自治州相连,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相连的地域叫称为康区。具体包括: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五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康巴地区历史上处在汉藏过渡地带,在行政、宗教,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康巴人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直爽的民族共性,宗教方面尤为虔诚,有经商和远游传统,体格相对强壮等。装束上最明显的是,康巴男子多扎英雄结以示勇武。这种传统保持至今,拉萨街头随处可见。

  安多藏族:安多藏族的传统地域是指阿尼玛卿山西北、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小积石山以西的广阔地域。安多藏族的中心在阿尼玛卿山至青海湖一带。安多藏族的着装特别富丽,冬季用的藏袍面料以丝绢为主,不似卫藏等地以相对素朴的氇氆等为面料。帽子也多饰裘皮,衣帽布料上多以绿、金、黄、红等色为主的图案装饰。由于安多地区受蒙古和汉族影响较多,所以在习俗和体形特征方面比较有特点。安多藏族普遍高大,体形丰满,男女都比较漂亮。

  嘉绒藏族:位于四川阿坝和部分甘孜境内的藏族称嘉绒藏族。历史上嘉绒一带地处藏、羌、汉等多民族交合部,加上该地区早期民族分布和融合情况更加复杂,所以嘉绒藏族带有较多揉杂特征。如头帕、绣花鞋和腰带等装饰与羌族形似,其生产模式以农业为主,在风俗和习性上又有汉族的特征。

  工布藏族: 在康区与卫藏交接的林芝一带,居住着珞巴人和门巴人等,这一带古称工布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这一带的藏族习惯上称为工布藏族。 另外,康区木雅一带(甘孜州折多山和雅砻江之间)的藏族因其独特的语言和习俗,也称“木雅藏族'。在阿坝东北部的藏族,还分有“白马藏族'等支系。康区地势多南北纵贯河谷,很早以来便是民族走廊,这一带的藏族多为历史中各民族大交融而成,学术界多称此为“藏羌通道”、“藏彝通道”等。往南延伸可达缅甸一带,在语源方面统属藏缅语系,故支系众...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开封民俗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即将开始,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留学群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开封民俗

  斗鸡:是开封人喜爱的一项民间传统博戏活动。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

  斗鸡的选择、饲养、调教、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极富乐趣。

  开封斗鸡协会每逢旅游文化节日都要举行斗鸡比赛,场面十分热闹。

  盘鼓:过春节,逢节庆,打盘鼓,是开封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开封盘鼓节奏性强,套路多变,气势宏大。目前,开封有盘鼓队30余支,每逢元旦、春节、国庆和文化节、菊花花会、庙会,都要举行盘喜表演和比赛。那隆隆的盘鼓声,豪放的击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奋。开封盘鼓队曾赴日本表演,广受赞誉。

  风筝:四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开封风筝历史悠久,花样繁多,制作考究。每到春季,古城上空风筝纷飞,争奇斗艳。民间艺人制作的工艺风筝、微型风筝,是中外风筝爱好者收藏欣赏的佳品。

  夜市:开封夜市久负盛名,位于市中心的鼓楼夜市规模最大,小吃品种最多。这里的风味小吃,调制精,风味雅,深受中外宾客的喜爱。“炒凉粉”、“杏仁茶”还曾远涉重洋,赴新加坡表演,备受欢迎。如今,逛夜市、品小吃、体味古都民俗风情,已成为游开封的一大乐事。

  菊会:早在北宋时期就盛极一时,明清时代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近千余种,有菊城之称。深秋时节,满城金菊盛开,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传统的菊花花会。

  鸟市:养鸟是七朝古都开封的风俗,是其他古都都所不及的特点。追溯汴京鸟市的历史,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从开封养鸟人家留下来的古董上,还可以看出在明代开封的养鸟、买鸟又有了新的发展。到了清代,开封的养鸟达到鼎盛时期,鸟市就在大相国寺。

  近年来在汴京公园西侧自发形成的汴京鸟市,是我市一个独特的景观。

  灯会:开封的元宵灯会自宋代以来绵延千年。古都灯会继承了历史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规模宏大。每当元宵之夜,市内造型各异的彩灯比比皆是。整个古城火树银花,璀璨夺目。一年一度的灯会,常常吸引大批中外游人前来观赏。每年的元宵灯会让人充分领略“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绚烂风姿。

  庙会:一年一度的东京禹王大庙会是展示开封民间艺术的大舞台,也是品尝开封风味小吃的好去处1993年,开封恢复了“东京禹王大庙会”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庙会期间不仅有民间祭祀活动,而且还有舞狮、盘鼓、旱船、踩高跷、吹唢呐、豫剧、京剧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风味小吃、旅游商品展卖活动。

  推荐阅读: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世界最古老的婚姻习俗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即将开始,小编在这里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希望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留学群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民族风情: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民族情感和审美趣味的体现,蕴藏着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凝结着民族的智慧,连接着民族的情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国家软实力,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一)》(以下简称(《图典》)是一部完整系统地介绍迄今为止广东省各市县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典籍。这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也是广东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大省建设一个积极的、扎实的、有效的举措。《图典》秉承真实、客观的编纂原则,力求实现知识性、学术性与文献性相统一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文献价值、典藏价值和重要的文化意义。

  收录系统完备,凸显文献性与权威性。《图典》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省内有关专家学者认真编写,以简洁精炼的文字系统地完整地介绍了广东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74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82个项目,以及已经确定的这些项目的235名传承人;对入选市县级的所有项目则全部按市县(区)进行记录,无一遗漏,堪称完备。很好地凸显了“典籍”应该具备的文献功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体例科学规范,兼具知识性与学术性。岭南文化历史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国内是少有的。《图典》以严谨的学术规范,科学地分门别类,使各级条目层次分明,让读者检索查阅方便快捷。编纂者在用朴实流畅的文字对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技艺、形态进行扎实表述的同时,综合了国内学术界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能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遗产项目的起源、流传、演变与发展脉络,以及项目的文化特点与艺术价值,较好地实现了知识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图典》收录了928幅能体现该项目的历史与形态特征的精美图片,设计简洁、高雅,舒展有致,文笔通俗流畅,以图补文,以文释图,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了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直观、形象、深刻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发展变化,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能给读者较高的审美享受,可读性极强。同时,书中主要内容均已译成了英文,方便外国读者使用,使《图典》一出版就具备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功能,因而同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实用性。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一)》的出版,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极大地激发广东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提高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从而推动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工作,促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推荐阅读: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海南苗族的历史三部曲

 

  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已经结束,留学群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知识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海南苗族的历史三部曲

  苗族是海南省世居民族之一,现有苗族6万人,主要散居于海南岛中南部地区。从苗族移居海南至定居定耕,他们走过了一条艰辛和漫长的道路。

  来源与族称

  海南苗族是明代从广西作为兵士征调而来,后落籍海南,史志多称之为“苗黎”。清光绪《崖州志》记载:“又有一种曰苗黎,凡数百家。常迁徙于东西黎境……时出城市贸易,从无滋事。盖前明时,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乐定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号药弩手,后营汛废,子孙散外山谷,仍以苗名,至今犹善用药弩。”《琼州府志》、《感恩县志》等也有类似的记载。这表明明代苗族从广西迁来,并在海南落籍了。

  除了当兵来海南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苗族是为了谋生而来的。海南苗族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苗人从广西来,是坐船过海的。登岸后第一个居住点是凰田。凰田为一盆地,苗人将此盆地开垦成一片良田。但统治者见苗人生活富庶,就进村抢劫,并要将苗人斩尽杀绝。苗人只得丢弃家园,逃往大山密林。

  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语言工作组来海南调查少数民族语言时,有位广西籍的瑶族女同志竟能用本民族语言与海南当地苗族流利地交谈,一时传为异事。专家研究认定,海南苗族实际来源于瑶族,其语言、民族自称(自称“金门”)、服饰、习俗(蓝靛染色)等与广西的山子瑶、云南的蓝靛瑶基本相同。

  海南苗族为什么落籍海南岛后史志称其为“苗”,他们自己也认同“苗”称呢?对于此种情况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的说法。本人认为,“苗”称来历大概有三点可能:其一,苗瑶在古代本为一个族系,二者起源相同,语言相近,风习相似;其二,广西山子瑶或云南蓝靛瑶,或许昔时笼统地被称为苗,后来改称为瑶;其三,瑶族没有文字,迁来海南的部分瑶人,被文献记载为苗(或称苗黎),讹久成真,瑶也就成苗。

  海南苗族使用“苗”称日久,已经认同并接受此称,根据国家民族识别“名从主人”的政策,海南苗族已无更改民族名称的必要了。

  佃种与游耕

  明代中后期,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经渗透到海南岛各地,封建生产方式已占统治地位,沿海和山岭间平坦的土地均被汉族和黎族占有。苗族正是在这个时期迁来海南的,新到的苗族,被视为客体。除极少数富裕的苗人用钱或牛马向汉族、黎族地主换得少量土地作为私有产业外,大部分苗人基本上都是租种汉族、黎族地主的山岭。苗族是一个没有土地的民族。

  苗族租山耕种,先凑钱交由本村的“山甲”(相当于村长),由山甲与汉族或黎族地主交涉,议定租金后领大家搬去居住。每年催租收租也由山甲负责。每年初春,苗族把租来的山地划好范围,便用钩刀砍伐树木和杂草,焚烧后用尖木棒播种,耕作方式极为简单原始。由于土地不翻耕、不施肥,土壤肥力难为保存,每种一年就要抛荒,然后再租种新的山头,生产流动性大,居住十分不稳定。若遇灾荒无力缴纳山租时,山甲只好率领村民搬往更加荒僻的高山上逃租。

  苗族经历的远不止生产生活上的艰难,他们还时常遭到封建统治者残酷的镇压和疯狂的屠杀。1943年6月,******部队以开会发“公民证”为名,诱骗苗民下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中平惨案”,近两千苗族同胞被****...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

 

  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已经结束,留学群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导游资格考试知识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哦。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

  根据专家的研究,苗族历史上五次大迁徙的情况如下:

  第一次大迁徙,是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龙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大迁徙的原因是远古羌人南人,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时间约在若干万年以前(原始初民社会)。

  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在这里又经过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这时诞生的蚩尤,聪明好学,勇敢善战,后来成了九黎族的首领,制造多种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与来其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来联合炎帝族等,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从此九黎族的各部虽与黄帝族斗争了很长时期,但终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时间约在4300—4600年之前(远古到黄帝)。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国;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隶,后来融合到汉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到唐尧)。

  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还逃到了东海,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个独立的群体。只有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这次是分途迁徙,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欢兜是基本未动,即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时间大约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时期)。

  第五次大迁徙,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来力量最强的一支。他们整体逃迁中屡遭武装掠夺,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战败,一次次逃迁,从三危山出来,经过大雪山、渡过浑水河(黄河),朝着南风吹来的方向一步步迁移,过甘肃、青海,经产牦牛、骆驼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都是近距离的迁移,即由崇山往东,曾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后来周王朝视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到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刚发展强大一点,又遭到东汉王朝的一再进剿,又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逃迁,最后达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这支苗人迁徙的方向是先向东、后向西。往东逃迁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没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