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留学随笔栏目,提供与留学随笔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如画般的景色,高素质的待客之道,友好的性格,简单的食物,广袤的大海和平静的小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切都和国内不同。我们新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里的人文环境,想要在这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学会与外国人的相处之道以及对于英语浓厚的学习兴趣。这里的气候是我们中国人难以适应的恶劣条件之一,夏秋季还好,一旦到了冬天估计就难熬了。有时学校会因为暴雪和很滑的冰面而cancel课程,就只好在家里休息了。
我的房东还不错,但他说我是第一个寄住的国际留学生。有点悲剧。我的英语来了这里以后才发现还远远不够,只能继续学习了。除此之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们都是从压力颇大的中国城市里脱离出来的,这里的气氛却安逸的让人想打造懒惰的温床,滋生疲乏的细菌。与其说这是一座安静的城市不如说这是一个休闲的度假村。平时大家会聚在一起聊聊天,喝喝酒。这里不像国内热闹,没有人山人海的大广场,没有热闹的购物街,也没有喧嚣的KTV,有的只是无尽的大海和空无一人的街道。刚来时我觉得自己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但在结交了一些挚友后,我的想法也有所改变。
我意识到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可能就是如此,有无聊也有趣味;有寂寞也有陪伴。在走过艰辛的路途之后,终点之树,便会结出酸甜的成熟果实。
【作者:dream beautyleg】
以上就是留学群作文栏目为你带来的《随笔:初到加拿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创作文,版权归作者及留学群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随笔推荐】: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也可以点击下方“我要投稿”;把作品发给我们,届时将会让更多的读者...
作者(右)在美国
22岁,我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开始了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活。
2009年7月,坐了14个小时的飞机后,我抵达了洛杉矶国际机场,一出机场,旅途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美国,我来了。
初到美国的感受,很复杂。走出机场我准备横穿公路,路上的车飞驰而过,我四处查看却没敢走,可来接我的朋友,连看都没看就一口气走了过去,我当时心里替他捏了一把汗。我说:“你注意点儿车啊!”他说:“在这里是司机注意行人,行人拥有先行权。”
到了学校后,我深刻感到了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在美国,老师一节课上或许会讲很多看似和课本没有丝毫联系的东西,可是这些基本上都和美国当前的社会形势相联系。老师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的穿插也十分自如。
我同很多“80后”一样,没出国前一直对奢侈品的消费抱着一种攀比的态度。高中、大学里,我和同学、朋友一直都向往世界名牌,像衣服、化妆品、鞋子、新潮的电子产品,希望跟上这些潮流。可来了美国,我发现美国人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奢侈消费,朋友之间也少见攀比,这使我很受触动。我想:有了这些钱,为什么不做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呢!
初到美国,新奇、思考、感慨……扑面而来,但更多时候我想到的是祖国,希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也希望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寄自美国)
...
据人民日报:外语培训时,写作老师总提醒我们要杜绝中国式英语,举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常用这样的表达“our country”、“our China”。现在想想,“我们国家”、“我们中国”中的“我们”是标示中国人自我意识的。
剑桥大学是世界名校,对我而言,来剑桥“学习”的感觉超越“交流”的感觉。
在国王学院,一下剑河的小桥,左手边大草坪上就有一块非常醒目的白色石碑,上面镌刻着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名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根据2008年7月8日国王学院立碑公告所言:“这块白色大理石的质地与北京紫禁城内大理石完全一样,”此诗来自中国20世纪最著名诗人,几乎所有的中国访客都知晓,并被它深深感动。这块诗碑寓意为连接中国和剑桥的纽带。
的确,对来剑桥的中国人而言,将《再别康桥》里呈现的梦幻情境在现实中重演,是最大的必修课。那天在The orchard,红珍老师面对剑河,深情地吟诵:“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我印象深刻。我也不知道说服剑桥国王学院为一个旁听生立碑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但是,作为在剑桥的中国符号,尽管它非常不起眼,我知道,它打动了不少中国人的心灵。
在从Anglessy Abbey回来的那天黄昏,我们顺路来到了翁美玲墓地。在出国前,我并不知道翁美玲安葬在剑桥。对翁美玲可以说认识,因为她的艺术形象的确曾在我的生活里;但也可以说不认识,因为她离开记忆很久了。
中国内地引进83版《射雕英雄传》时,在我家乡,有电视机的人家寥寥无几。只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我有一次跟着别人挤在一户自制了电视接收天线的人家的院子里,看了一集“射雕”。印象最深的不是“黄蓉”,却是隔一会儿就插播的弯弓射雕的片花。后来,美丽的“黄蓉”(翁美玲)魅力不可挡,我积攒了许多种不同服装、发式的“黄蓉”的贴画,我的文具盒盖、日记本封面上都是。再后来知道她自杀,当然是不开心。但年少时期,对“凋零在绚烂开放时”并没有深刻的悲剧感,很快,也就淡忘了。
来到剑桥,前辈们都告知要去“翁美玲墓”。那个黄昏,寂静的墓地前,相片里的翁美玲依然笑靥如花,一如20多年前我文具盒里的那张贴画。墓碑前鲜花儿、小玩具——我想,她应该也不孤单吧!
李约瑟研究中心,也是剑桥的中国符号。弯曲的回廊、小块的红瓦、房角飞檐等是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房间内饰更是鲜明的中国风,绘着天神的年画、毛笔书写的竖排门牌……我们听讲座的会议室书架上,几乎全是中文书,几个外国人,也都讲着非常流利的汉语。一下子错觉,以为自己就是在中国。也许真是这个研究机构的中国风力量强大,影响到了周围的人。
我们第一次来李约瑟研究中心,问路时遇到个跑步的小伙子,他很热情,用他手机上的GPS给我们查询,临走,竟用汉语对我们说:“我会说‘你身体好吗?’”把我们都逗笑了。
出了国门,不停地在思考如何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遮蔽我们的心灵?如何实现自我知识的丰富?我这些天,在剑桥学院的草坪上、在剑桥的讲座现场、在剑桥的大街小巷,看到黑头发、黄皮肤、年轻而睿智的眼睛与青春飞扬的笑脸。也许答案就在这儿!(赵树坤 )
...留学群[liuxuequn.com]为留学生全程报道海外留学相关新闻:《留学随笔:巴黎左岸书店小记》0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巴黎被视作花都、浪漫之都、购物天堂。一提到巴黎,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埃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街等,殊不知,巴黎亦是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不仅保存着极多的古迹和文化品,而且是文化生产的重镇之一。本人是个书迷,在国内时就喜欢逛书店、买书,来到巴黎,自然也免不了在著名的拉丁区的各个书店畅游一番。
拉丁区云集了多所高校和知名高中,附近的圣日尔曼德佩也是各类文化人聚集之处,大大小小的书店数不胜数,几乎走上几步,就可以发现一家书店。我自2008年来到巴黎,有空的时候,常和友人一起在拉丁区漫步,每遇书店,即入内浏览一番。
初识巴黎的书店,会发现巴黎的书店与国内的书店相比,显得小。
吉伯尔·约瑟夫书店是巴黎最大的综合性书店,几乎所有学科的书都可以找到,也不过5层。虽然也相当可观,但与国内的大书店,如笔者曾去过的上海书城、广州购书中心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这家书店有一个优点,就是新书、旧书同时出售。有些人买了书之后很快读完,又不想收藏,就可以卖给这家书店,书店将其作为二手书出售,价钱通常是原价的八折甚至更低。虽然品相略逊于新书,但对于学生等囊中羞涩的读者而言,则是美事一桩。常常有些刚出版不久的新书之旁,赫然摆着二手书。这些二手书品相不一,有的书中有不少评语、画线,也有的焕然如新。
此外,FNAC也是一家大型综合性书店,但不限于售书,也出售唱片、影碟和影音类的电器,如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简言之,即与“看、听、读”等相关的一切。FNAC遍布法国各地,这一点类似于国内的新华书店。
除了这种综合性的大书店,巴黎更多的是一些精致的小书店,这些小书店遍布各个街区,各有所长,有的以某一类专业书籍见长,有的专营旧书。例如,在蓬皮杜中心北侧,就有一家专营德语书籍的书店,不仅有许多德国出版的德文书,亦有不少法语出版的与德国相关的著作。而在著名的马莱街区,则有一家专营意大利语书籍的书店。此外,还有俄语、西班牙语等各语种特色的书店,当然也少不了中文书店。据笔者了解,巴黎至少有两家中文书店,一家是友丰书店,另一家是位于蓬皮杜中心的凤凰书店,在这两个书店里,读者可以买到国内最新的流行读物。
除了以语种为特色的书店,为数更多的是以专业为特色的书店。例如在先贤祠附近,因为毗邻索邦的法学院,因此云集了多家法律书店。
巴黎的书店还有一个特点,许多书店同时是出版机构。大部分出版商都有自己的书店,或者书店做大做强之后兼营出版。例如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同时亦兼营书店。前面提到的友丰书店同样也兼营出版,出版了不少中文著作的法译本,为推广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在巴黎生活久了,深深地体会到法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实至名归。
法国较多人有阅读习惯,在巴黎坐地铁时常可以看到有人读书。法国的出版业也很发达,而且对各个文化层次都有关照。以哲学为例,既有很精深的学术研究,也有照顾普罗大众的普及读物。由于法国的高中会考(留学群 liuxuequn.com)要考哲学,因此大部分法国人对哲学都有基本的认识,也有不少爱好者。在专业研究方面,法国也保持了很高的水准,以德国哲学中的康德研究为例,康德所有的主要著作,都不止一个法译本,而其研究著作,亦是非常丰富,书店里常见的研究专著,通常都在50种左右。(留学群 liuxuequn.com)...
留学随笔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