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职称改革栏目,提供与职称改革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留学群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吉林省职称改革:一线工人也可当“教授”,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吉林省职称改革:一线工人也可当“教授”
一线工人也能当教授了。这一点在吉林省得到了印证。
近日,中国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万君,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正高职称资格证书,成为吉林省第一个获得教授级别的工人。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李万君参评正高职称,得益于2015年吉林省在全国较早尝试的跨系列职称评聘改革。相关政策规定,既在本职岗位发挥骨干作用,又在职业院校任教的“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可参评高教系列职称。
而以往,工人没有参加职称评审的机会,技能水平的高低通过参加工人技术等级考试来衡量。从低到高,可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5个等级。其中,高级技师享受副高待遇。
吉林省的职称改革则是让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一样可以参加职称评审。对一线工人而言,通过专业技术评审获得相应职称后,可以转到专业技术岗位或是转为干部身份,改变以往“当工人就得一辈子当工人”的状况。
吉林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于淼介绍说,现在一线工人当中有很多创新型、知识型和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因受限于工人身份,无法申请国家科研资金和享受相应政策支持。一线工人参评专业技术类职称的改革不仅让他们有机会从事专业技术研究,对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也大有裨益。
于淼直言,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很多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任教,缺少生产实践经验,照本宣科,导致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而通过职称评定改革引导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解决职校实践型师资稀缺的问题。
据了解,从业30年的李万君练就了超高的转向架焊接技艺,先后牵头完成技术攻关150多项,取得国家专利24项,被誉为“工人院士”和“高铁焊接大师”。与此同时,他还是长春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了焊接教材的编制,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技能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像李万君这样的高技能人才,有许多来自实践一线的技能技巧,甚至是绝技绝活,这些都是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出来的。于淼解释说,这样的高技能人才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可以立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还能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带动职校生就业,
在吉林省,按照职称改革规定,即是高级技师级别的产业工人,又在职业院校任教的“双师型”技能人才,才有资格参评高教系列职称。但并不是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就能随意评上相应职称。还要经过专业评审会的评审,诸如考察在职校任教的成果和反响等,避免了为评而评的情况发生。
2003年就获得高级技师的李万君,没想到职业生涯内还能评正高职称,当上教授。在他看来,高级技师的责任是凭借过硬技术完成好生产任务,当了教授则要在技术研究和创新、技能传承和人才培养等领域有所成绩。
据悉,吉林省约有48万高技能人才。2015年职称改革以来,有70多人报名参评高教类职称。下一步,吉林省人社部门还将大范围宣传该项改革,让更多技术工人了解相关政策,鼓励他们练好自身本领,参评高教类职称,拓宽职业的上升渠道。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都是孩子考不上大学,才送去上技校,当工人。”李万君说,要从根本上...
12-22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云南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欢迎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云南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云南省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首次职称改革时建立的,分为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两个职称系列,中学教师最高职称为中学高级教师(副高级),小学教师最高职称只到小学高级教师(中级),存在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衔接不够的问题,不利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和积极性的发挥。
云南省已完成“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等相关准备工作,先已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并将在2016年12月底前完成首次评聘,初步实现制度入轨;自2017年转入常态化评聘。
改革步骤: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四步走”
云南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将于2016年底前完成首次评聘,初步实现制度入轨,具体步骤为
6月底前完成资格过渡
8月底前完成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的评审和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申报推荐工作
10月底前完成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
2017年全省转入常态化评聘
改革内容: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3个方面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和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合并为一个职称系列,即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职称档次依次设置为三级教师(员级)、二级教师(助理级)、一级教师(中级)、高级教师(副高)、正高级教师(正高)5个级别。
二是完善评价标准,按照突出师德素养、教育教学业绩的导向要求,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学历和论文的倾向。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按照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业内评价机制。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作用
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通过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学教师增加了正高级职称档次,小学(幼儿园)教师增加了副高级、正高级两个职称档次,从制度上打通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将有利于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教师育人的积极性。
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
通过改革,实现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统一,让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够感受到在中小学任教与高校任教有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大大增强了中小学教师岗位,特别是小学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为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作出了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县以下中小学教师在学历、论文等方面予以倾斜,将进一步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推荐:
11-01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试题:怎样看待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希望考生们能在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开始前,积极准备备考,争取通过这最后一关!
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试题:怎样看待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结构化面试题目:对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进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打破了小学职称比中学“矮一截”的状态,拓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师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前,教师职称问题堪称老大难。很多教师教了一辈子书,也评不上小学高级教师,这打击了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小学教师最高职称就是小学高级,只相当于中学初级职称,这是对教师待遇不公平的表现;评上小学高级教师的一般年龄也不小了,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才能;优秀小学跳槽到初中、高中任教,导致小学优质教师的流失,不利于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改革后,中小学教师职称统一,并且新增正高级相当于大学教授,这体现对中小学教师的公平性,也激发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也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提升。进一步规范评价程序,提高职称评价的公正力和公信力;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乡之间、各个学段之间师资的均衡配置。
为了更好的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一、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二、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三、是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10-08
随着教师资格改革的推进,广西柳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也有了改变。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广西柳州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中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广西柳州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中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
柳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重教学实绩向乡村教师倾斜,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正高”了
近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柳州市制定出台了《柳州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共有1400多所中小学,4.1万余名中小学教师涉及这项改革。
此次改革范围为柳州市公办普通中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各级教育科研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电化教育机构(现代教育技术机构)等中小学教育教学机构中在编在岗教师。
本次改革内容包括:第一,健全制度体系,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增设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职务);第二,完善评价标准,对原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进行了修订,改变了原职称评价过分强调论文和学历的倾向,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第三,创新评价机制,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完善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第四,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从2016年起,按照“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数内进行职称评审,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任职资格评审。改革前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的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每年拿出一定的岗位,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择优聘用到相应岗位。
另外,民办中小学校、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教师和其他在岗中小学教师评审管理模式不变,评审条件和标准按新的规定执行。此次改革还体现了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适当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对累积在乡村学校任教2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申报,评审通过后,可即评即聘,为吸引、留住乡村中小学教师人才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评审条件上给予乡村教师倾斜,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要求不再作为乡村教师申报评审条件,论文不做发表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推荐:
2016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绩效提升
2016年教师工资正在进行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哪些变化?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教师工资2016年改革方案: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细则表”,希望大家喜欢!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细则,划分五个等级正高级相当于大学教授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由此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将统一职称评定,中小学教师也将出现“教授”。
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各自独立,分别有三个职称。改革后,两者将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在改革中,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与小学两个教师职务系列,合并为统一的职称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并首次对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增加了正高职称。经国家批准,部分省市将于近期推广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使中小学教师实现新旧职称的平稳过渡。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推荐:
留学群吉林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整理提供“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希望对您备考有帮助!
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背景链接】
2015年7月,网络发起评选“教师十大烦恼”,结果评职称赫然名列榜首;《中国教育报》对近3万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有68%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职称评聘不能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水平,54%的教师认为职称评定非常不合理。这些实例和数据,都说明教师职称评聘积弊颇深,亟需深入改革。
2015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会议认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师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解析】
[问题分析]
一方面,改革以公正合理为价值取向。目前,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无法打通,中学教师最高可以评副高,小学最高等级却仅为中级,因此有老师在评上最高职称后,便会产生惰性思想。通过改革,统一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扩大到初、中、高级,拉高了教师的“职业天花板”。这意味着只要工作有成绩,中小学教师也有机会在职称方面与大学教授平起平坐。再如职称评价,目前主要由行政力量主导,易造成一线教师吃亏、行政领导吃香的不合理现象,在改革后建立起同行专家评审机制,可最大程度让教学回归,提升一线教师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改革还突出科学评价、有所侧重。不少教师之所以为职称疲于奔命,就在于评价体系与教学实际存在一定脱节,考外语、发论文、拼证书……这些都是教师能力的体现,却未必能“等值兑换”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于这些标准都是“硬杠杠”,很多老师为了考外语不得不牺牲备课时间,本末倒置;强行要求中小学老师搞科研发论文,也不符合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取向。改革之后,对教学实践、师德的考量,让教师安心教书,让教师提升道德修养,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保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特别强调职称评价标准要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让广大的乡村教师群体看到了希望。以往,受制于客观条件限制,乡村教师评职称难度要比城市里的教师难度大很多。提升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推动农村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又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危害分析]
其一,职称评聘是妨碍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个人发展的绳索。晋职意味着涨薪,但是近乎苛刻的指标分配,使绝大部分一线教师陷入了晋职无望的纠结和痛苦之中,滋生了“永远无法改变,可以无所作为”的消极教学思想。
其二,职称评聘严重透支了教师的工作精力。晋职手续繁琐,材料太多,使教师不堪其烦。有教师戏称,准备晋职材料,等于抄写一部《红楼梦》。
其三,职称评聘设置的“硬杠杠”太多,教师疲于奔命。职称评聘实行的是量化评分,涉及的权项往往多达几百条,欠缺一项则极有可能面临落聘,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必须格外留意、绞尽脑汁地去拼五花八门的证书。
其四,职称评聘是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捉襟见肘的指标,常常成了行政领导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专利”和“摇钱树”。指标买卖,钱权交易,利益互换,感情照顾,严重损害了公平公正,...
职称改革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