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辩证唯物主义

留学群专题频道辩证唯物主义栏目,提供与辩证唯物主义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套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成考政治2016马哲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016成人高考考试即将到来,留学群成人高考栏目为大家分享“成考政治2016马哲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希望能帮助到广大的考生朋友们,透彻理解含义,争取在考试中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想了解更多关于成人高考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留学群成人高考栏目。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唯心主义关予物质的观点

  唯心主义者从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根本观点出发,认为物质是意识或精神的产物,精神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基础。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我国明朝的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意之所在便是物”等。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离开人,离开人脑的某种所谓精神的产物。柏拉图认为,物质是“理念”的“影子”,黑格尔认为,物质是“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外部表现”;朱熹认为,“理生万物”,万物的本原是“理”等。

  (2)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第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这种朴素的看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它把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混为一谈,而且包含着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缺乏实证科学的根据。

  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把原子的特性说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这种物质观是和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所能够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相联系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作为根据,这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相比是一个长远的进步。但是,由于科学材料的不足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没能科学地概括出各种物质形态最一般的特性。因而不能解释物质世界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而且也无力回答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和唯心主义的诘难。

  (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也可以简要地概括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列宁的物质定义内容主要有三点:

  ①指出了物质的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多样性的物质形态的共性,解决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②指明物质是哲学范畴,物质不只是实物,物体或某些物质结构和属性。而是一切运动的事物,是相对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一切运动着的事物。

  ③告诉人们物质是可以认识的,能为感觉“复写、摄影、反映”的东西。

  列宁的物质定义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原则,反对了唯心论和二元论。

  列宁的物质定义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反对了唯心主义;所指明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反对了二元论。

  第二,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批驳了...

2014高考政治答题模板: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高考命题原则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 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 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 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考生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课本、地图、练习题, 将课本知识全面不漏的复习一遍,制定好复习计划, 把握好复习时间,集中精力, 以基础不变应高考万变,这才是复习中最基本的策略。更多有关2014高考文综的信息可登录留学群文综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一、主观题主要的考察思路及主要答题套路

  (三)哲学生活在高考试卷中命题,文综试卷的38题和39题一般都有一个设问。一般考核的是“扩展性”和“限定性”两种设问,并以限定性试题为主。对扩展性试题必须要熟悉考核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对答案要点要高度概括化,对观点本身的原理或方法论不做详细展开;对限定性设问必须要全面把握设问问题的知识点,强调组织答案知识面要全,尽量不漏点。答题的基本套路“观点+引用材料”

  《一》扩展性试题考核方式:




2014试题库汇总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每日一练(72套含答案)

2014高考政治问答题: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0-12

 

  留学群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立足于目前我国社保体系不健全的社会实际制定政策。

  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促进社保体系完善。

  ③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注要求重视量的积累,调整社保结构,积极推动社保体系⒍改革,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工作方法,积极开展改革试点总结经验。

  ⑤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优先保障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关链接:

2014高考政治问答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10-05

  

  留学群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调整宏调政策。

  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与经济、人民生活、物价等密切相关,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⑤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⑥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认识,完善宏观调控。

  2014湖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海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汇总


   相关链接:  

  2013江苏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考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在于()

  A、把实践观点引入了认识论B、把唯物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C、把人本的观点运用于反映论D、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

  2、毛泽东指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离不开实践。”这一观点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下列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观点有()

  A、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C、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自尝一尝”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牛顿是著名的科学家,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来看,万有引力的建立是无数科学工作者长期辛勤实践的结果。因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从1576年到1897年,二十一年如一日,进行了天文学上最重要的观测工作,收集了大量准确的资料。后来的开普勒获得了他的全部观测材料,继承了他的工作。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在自己的实践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有句名言是“假若我能比别人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上述事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间接经验也是来自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

  C、只有事事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才能认识事物

  D、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整的知识

  4、“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

  A、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B、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C、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D、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5、继我国载人深潜5 000米级海试首试成功并突破4 000米水深后,北京时间2011年7月26日上午6时07分,“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 000米水深大关,并在6时17分时达到最大下潜深度5 057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的纪录,也是“蛟龙”号7 000米征途上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从哲学角度分析,“蛟龙”号下潜不断地刷新新的纪录说明()

  A、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化

  D、只有实践主体和客体相结合,才能认识海洋

  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对这一命题的正确理解有()

  A、从无限发展的世界来讲人们最终能达到对世界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因而认识能力有至上性

  B、在每一个具体时代,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相对的,具有非至上性

  C、们只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不能把握事物的真正本质,因而具有非至上性

  D、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从非至上性向至上性发展的过程

 ...

2014高考政治重点知识总结: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09-03

 

  留学群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实性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方法论:

  1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二 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方法论:(可单作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

  ①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

  ② 作为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相关链接: